学历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你有学历焦虑吗?

学历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这两年我们看到很多的新闻,例如中山大学的硕士开起了摩的。北大博导因为本科不是毕业于985,211,被学生发帖吐槽,希望北大能整顿师资。9名博士跑到广州一所中学竞聘老师。19名硕博竞争武汉四个社区岗位等等等等。 于是学历贬值的论述反复出现在大家视野。

首先贬值是一个经济概念,看的是供需关系。比如,去年疫情全球石油产量不变,但是需求下降,供大于求。于是油价下跌,石油开始贬值,所以供需失衡才是贬值的本质。那么学历是供过于求了吗?先看供给,去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一共是874万,比2019年多了40万,看起来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我们再来看看需求。去年人社部专门给高校毕业生开了一场网络招聘。 208万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了2761万个。虽然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岗位需求数量是跟得上的。

这是从数量上来看,再从结构上来看。高校毕业生是一个泛概念,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大专学历人口占人口总数百分之7.7。也就是说, 一百个人里头只有7个读过大专。本硕博的就更少了,如果你有本科学历,那你已经领先93.7%的人了。如果你顺利拿到了研究生文凭,你已经属于前 0.6%了。那博士有多少呢?1978年到2017年这39年时间,我国博士总数八十万,占总人口万分之5.7。这是什么概念? 我国资产千万的富豪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有万分之13.4,博士比千万富豪稀罕得多。

人均本科,学历贬值是真的吗?个人觉得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学历贬值了?建国初期文盲率超过百分之八十,那个时候谁认识字,谁会算数,谁要是能够读到个初中,都算是高学历了。从改革开放开始,专业人才大量缺乏,发展工业,制造业都需要专业人才。于是从初中生里选拔人才去读中专。那个时候的中专录取率不到百分之十,考上的都是成绩好的。毕业之后又有铁饭碗,又能够转户口,还有编制身份。中专在那时候就是高学历,是精英教育。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大学扩招,还有九年制的义务教育普及。初中学历太普遍了,中专也不再金贵,能读大学得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去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整体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本科录取率差不多是百分之44.1。对比之下,1997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第一次超过百万,整体录取率也只有百分之36。当高等教育走向了普及化,带来的是教育机会的增多。 文凭的绝对优势就下降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绝对优势下降这不叫贬值,这是把学历的地位从虚高拉回到了相对客观的真实水平。 既然学历没有贬值,那为啥现在找工作这么难呢?其实这不单是学历的问题,而是时代机遇、市场需求和大学教育的矛盾问题。可能学的专业,从事的行业过时了。90年代经济建设和外贸人才需求高,所以金融、财会、英语这些专业成了香饽饽。后来到了00年代,基建高峰,土木工程大热。到了10年代,移动互联网到来,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专业又站上了风口。中国经济四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行业发展太快,人才需求爆发。但是大学教育专业设置没有跟上。 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年之前呢,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机会,看准机会,那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需要制造焦虑,或者是把这种论调和读书无用论联系在一起,学历都贬值得这么厉害了还读书还干嘛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在普及阶段,刚刚开始大众化的趋势, 远未达到全民化。相比之下,美国二十五岁以上人口有三分之一拥有本科以上学历,那可是一亿本科生啊。中国不是人才太多,而是人才远远还不够。

回到之前的例子,中山大学硕士开摩的,他只是想给自己一个过度,顺便散散心。北大博导,既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又拿过中国计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冯康科学计算奖。而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去基层工作,教书育人,这只是个人选择而已。 不需要当有高学历做出常人认知以外的选择的时候,学历贬值论又四起。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高学历的人才既能够仰望星空,又能够脚踏实地,这才是全社会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历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你有学历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