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篇 为未来而教

为未来而教;课堂,与未来有很关。师者,应面向未来……

一.要有为未来而教的大格局

做一个老师,要有为未来而教的大格局,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不能只看眼前。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鼠目寸光”是讽刺那些把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几千年过去了,如今很多人却真的成了这种人。很多老师,家长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辨教育做的好不好,只看分数,只看快速的效果。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与快是矛盾的。从哲学来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命,都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有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有一个吸收成长的过程。快致慢,反而是倒退的。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有大格局,要着眼于孩子们的未来。用为未来而教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孩子们做面向未来的人。

二、有为未来而教的课堂

每节课堂都与未来有关。吴飞老师的一节新闻题材的公开《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这在当时是著名的作家马识途先生的文章。教这篇课文时,他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寻找课文的毛病,孩子们通过新闻题材的比较,发现这篇文章缺失很多数据。比如说只有洪水中工厂,农田,水利设施,房屋等具体数字的损失,却没有人亡人员伤亡的数字。这与八几年的时政治风气是有关系的,但当时面对很多听课老师,吴老师依然告诉学生,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在于传达正确的观。

在佩服吴非老师勇气的同时,反思,我们不就是要做这样的一个老师吗?应该把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课堂上教给他们的不只是一篇课文,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对生命关怀的意识。

一节课只长45分钟,而孩子们的一辈子却很长。很长很长的一辈子的结果,取决于很多个45分钟。

语文课是这样,我们的其他课不也都是这样吗?任何一门课,比如数学,在遵循教科书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利用数学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学会严谨的计算态度。美术、音乐……一切都该面向孩子的未来。

图片发自App

三、有为未来而教的自由

自由,是人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人一辈子都在与之抗争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存在,我们应该给予怎样的束缚与限制,给予怎样的自由?这是作为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思考的。现实是,我们往往给他们的自由太少了,束缚与限制太多。

有时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我们打着爱的名义,打着保护的名义,打着责任的名义。给她们套上的枷锁。时间上的不自由,孩子没有时间没有自由时间去支配;行动上的不自由,课堂是老师的,只能坐在那儿听,只能坐在那儿吸收,没有活动的余地;思维的不自由,当想法与老师有驳,与教科书有驳,老师就会千方百计把孩子的思维变成和他一样的,和教科书一样的。吴非老师看台湾的课堂,孩子可以自由走出课堂,老师的态度是,孩子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用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们国内的课堂上没有这么开放,但这样一件事,是否也给我们一点启示?

四、有为未来而教的价值观

让孩子们做一个面向未来的孩子,老师首先要有为未来而教的价值观,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性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自身的素养,自己的言行,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润物细无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

每个孩子的思想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即使同班同学说起自己的老师,他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者情景可能大不相同,有的记住的是老师的这样一件事情,有的是那样的一件事情,有的记住的可能是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者是某些话里他听出来的一些暗示,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有良好的教师的价值观。

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吴非老师举例办公室文化,它实在是一种消极的文化,且容易传到学生的耳朵里,带给他们负面的影响,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

图片发自App

五、有为未来而教的行动

为未来而教,不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不是藏在思想深处的一个念想。他是要付出行动的,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比如,让学生俩养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吴非老师虽然不是班里孩子的班主任,但看到他们脏乱差的卫生间,看到他们杂乱的讲台。他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用行动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又会对别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孩子们在未来步入社会以后,肯定会尽量减少类似类似事情的发生。这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一个真正为未来而教的老师。

让孩子们多探索,不止是传递知识。一个孩子的学习,它是需要时机,需要各种学科知识的关联,所以说在合适的时间里,让孩子主动去探索获取知识,获取方法,获取经验,获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还要让他们多阅读。阅读,是拓宽知识面,让孩子们睁眼看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影响他们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所以让孩子多阅读吧!

一个人,他可以情感丰富,饱满,可以文质彬彬,谦逊有礼。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能明辨是非,而非人云亦云,所以让孩子们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的社会上因为有网络,信息的传播最为迅速,泛滥,如果不加以辨别,或者说没有辨别的意识,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经常在朋友圈或者一些微信群里,看到一些危言耸听的或者让人人心慌慌慌的消息,这些消息如果稍微加一些思考,就能发现是假的。但是总有很大一部分人会信以为真,去转发这些消息,我们的孩子绝对不能再做这样的人。

总之,为未来而教,我们的每节课都面向未来,每个教育行为都面向未来,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孩子!

2019.8.10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63篇 为未来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