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乐通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辛温解表药必会得分点

考点1:辛温解表药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辛温解表药代表药歌诀: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另加藁本、西河柳)
2.辛温解表药的主治
(1)麻黄:【主治病证】风寒表实无汗证;肺气不宣的喘咳证;水肿兼有表证者。
(2)桂枝:【主治病证】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胸痹作痛,阳虚心悸;虚寒腹痛;阳虚水肿,痰饮证。
(3)紫苏:【主治病证】风寒感冒,咳嗽胸闷;脾胃气滞证;气滞胎动证;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4)生姜:【主治病证】风寒表证;胃寒呕吐;风寒客肺的咳嗽;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5)荆芥:【主治病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疮疡初起有表证者;(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6)防风:【主治病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风寒湿痹,风湿疹痒;破伤风,小儿惊风。
(7)羌活:【主治病证】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风寒湿痹。
(8)细辛:【主治病证】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鼻渊头痛;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寒饮咳喘。
(9)白芷: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风寒湿痹,寒湿带下;疮疡肿毒。
3.性能特点常考点
(1)麻黄:发汗作用最强,具有“发汗第一药”之称 。
(2)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3)荆芥: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解表、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
(4)香薷: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 。
(5)防风:善祛风胜湿而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为“风药润剂” 。
(6)羌活:作用偏上偏表,善治表实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之风湿痹痛。
(7)细辛:有小毒,为治风寒、风湿所致诸痛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最宜少阴头痛、鼻渊与牙痛。
(8)白芷:阳明头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
(9)苍耳子:有小毒,既为治外感鼻塞头痛之佳品,又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4.药理作用常考点
(1)麻黄: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
(2)桂枝:促进发汗、解热、扩张皮肤血管、抗菌、抗病毒、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增加冠脉血流量、强心、利尿、健胃、促进胃肠蠕动及抑制肿瘤。
(3)细辛: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5.常见药对配伍意义
(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2)麻黄配苦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4)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
(5)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6.用法或用量常考点
(1)细辛:内服:汤剂,1~3g;粉末,0.5~1g。(反藜芦)
(2)辛夷: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
7.使用注意常考点
(1)麻黄: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2)桂枝: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诸出血证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3)羌活: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脾胃虚弱者不宜服;又辛温燥烈,伤阴耗血,故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服。
(4)细辛: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服。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反藜芦。
(5)藁本:本品辛温发散,故血虚头痛及热证忌服。
(6)苍耳子:本品辛温有毒,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血虚头痛者不宜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宜乐通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辛温解表药必会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