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和资金报酬原理。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又包括满足需要的可比原理、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和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四个方面。这些原理的作用在于确保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其中,资金报酬原理是指资金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必须与时间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在进行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时,必须以资金等值的概念和资金等值计算公式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估技术方案的投资回报率和实际经济效益,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是技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用来区分不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大小的原则。在比较和评价多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必须建立共同的比较基础、比较标准和评价条件。因此,比较是技术方案优选的前提。
为了全面、正确地反映被比较方案的经济效果,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可比原理、总消耗费用的可比原理、价格指标的可比原理和时间因素的可比原理。
总之,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是用来确保不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比较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选择最优方案的重要依据。
满足需要的可比是指相比较的技术方案都能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且能够相互替代。在比较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需要确保相比较的技术方案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三个方面具有可比性。因为不同的技术方案实现预期目标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经济效果也各不相同。
因此,要求相比较的技术方案必须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否则就不能直接比较。技术方案通常是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来满足社会需要的。
为了比较各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当这些方案的实际产量相等时,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消耗费用指标,因为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但是,如果相比较的技术方案的实际产量不相等,即使其质量和品种相同,其消耗费用指标也不可比,因为各技术方案没有满足相同的社会需要,不能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先对它们进行可比性处理,然后再比较各方案经济效果的大小。
当进行技术方案比较时,有两种可比性处理方法:
平均计算法:适用于比较产量不同但品种和质量相同的技术方案。该方法计算各方案的单位产品消耗指标,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单位产品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
增量计算法:将不同方案的产量差异抽出来单独分析,用各技术方案的增量消耗指标进行比较。该方法更能反映各方案的真实经济效果,因为它区别对待了不同方案的异同点,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质量的可比性是指各技术方案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同一质量标准,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比较。
如果各备选方案的产品质量相同,数量和品种也相同,那么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消耗费用指标,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但如果各备选方案的产品质量不同,某一方案的产品质量有显著提高,并对方案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那么就需要将质量上的差异转化为产量、投资和经营成本指标的差异,然后再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对不同质量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比较。
假设有两种生产纸张的方案A和方案B,它们的产品质量不同,但数量和品种相同。方案A的纸张质量较低,每吨纸张的生产成本为1000元。方案B的纸张质量较高,每吨纸张的生产成本为1200元。如果只考虑生产成本,方案A看起来更优,但是如果考虑到纸张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就需要将质量差异转化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例如,可以将质量差异转化为销售价格差异。假设方案A的纸张售价为1500元/吨,方案B的纸张售价为1800元/吨。这样,通过将质量差异转化为销售价格差异,可以发现方案B的经济效益更好,即使它的生产成本更高。这个例子展示了将质量差异转化为其他指标的重要性,以更全面地评估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
质量可比修正计算的步骤如下:
修正消耗费用指标,利用使用效果系数对消耗费用指标(如产量指标、投资额或年经营成本)进行修正。当以方案二为基准时,方案一的消耗费用指标调整为 :
进行方案比较,将调整后的消耗费用指标代替调整前的消耗费用进行比较,即比较方案一调整后的投资和经营成本 I’ 和 C’,与方案二的投资和经营成本 I 和 C 的大小。
这样的质量可比修正计算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不同质量方案的经济效益,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对于品种相同的技术方案,如果数量和质量相同,消耗费用指标就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因为消耗费用越少的方案越好。
但对于品种不同的技术方案,需要进行可比处理。可比处理可以采用使用效果系数的方法。首先,从技术方案满足某种需要的角度出发,求出使用效果系数。然后,利用使用效果系数对技术方案的投资费用和经营成本进行调整。最后,比较调整后的投资及经营成本与另一技术方案的投资及经营成本,以做出决策。
因此,对于品种不同的技术方案,必须先进行可比处理才能进行比较,而使用效果系数是常见的可比处理方法之一。
任何技术方案都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一定的需要,这表示必须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对于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技术方案,必须从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比较各个方案的社会总消耗费用,而不能仅考虑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个别环节的费用。
为了使这种比较成为可能,各个技术方案必须采用相同的计算原则和方法,并且考虑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包括在计算消耗费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以及需要对不同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比较。在进行总消耗费用的可比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利益,以便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通常在确定技术方案消耗费用的计算原则和方法时,具体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除了要考虑制造成本,即产品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还应该考虑使用成本,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因此,在计算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这对于新产品开发、生产力布局和厂址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时,有时需要考虑与技术方案实施直接联系的相关部门所增加的费用。这是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在固定资产、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联系。因此,一个部门技术方案的实施必然会引起相关部门的相关投资和相关费用的变化。在计算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时,需要考虑与技术方案相关的所有费用,以便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评估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价格在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比较技术方案时,可能会涉及不同的价格体系,如境外价格、境内价格、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价格必须具有可比性。
价格具有可比性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价格本身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主要指在不同类型的经济评价中应采用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价格。例如,财务评价的目的是评价项目的获利性,因此应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而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采用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影子价格,而不是市场上形成的交换价格。
二、价格的时期要具有可比性。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各种技术方案的消耗费用也随之减少,产品价格也发生变化。因此,在评价不同时期的项目时,必须采用相应时期的价格,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评价近期的方案应统一采用现行价格,评价远期的方案应统一采用远期价格,评价不同时期的方案应采用不变价格。
不变价格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不变的价格,通常是指在某一基准年度确定的价格。这种价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效果,消除价格变动对比较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不变价格是通过价格指数来计算得出的。在不同的经济评价中,可能采用不同的不变价格,具体取决于评价的目的和所使用的数据。
时间因素的可比是指在对不同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各个方案的计算期或研究期要相同。在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需要采用相同的计算期或研究期作为比较的基础。这是因为技术方案的寿命期不同,如果不采用相同的计算期或研究期,就会影响比较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可以采用最小公倍数法或研究期法进行处理。最小公倍数法是选取各技术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的计算期,然后对各个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期法是选取寿命期短的技术方案的寿命期作为共同的研究期,比较研究期的年均收益,以判定各技术方案的相对优劣。
发生在不同时点的费用和效益要进行等值换算。由于各种技术方案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发挥效益的时间方面常常有所差别,因此在技术方案评价时需要考虑其发生的时间。技术方案在不同时点上发生的收益和费用不能简单地直接相加,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不同时点所发生的收益和费用按照资金等值换算到同一时点后进行计算比较。这样可以消除时间因素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各个方案的计算期或研究期要相同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比较两个不同的工程方案,方案A的寿命期为10年,方案B的寿命期为15年。如果我们采用最小公倍数法,就需要选择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即30年,作为比较的基础期。我们可以假定方案A和方案B在这30年中分别实施三次和两次,然后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价。如果我们采用研究期法,就需要选择方案A的寿命期10年作为共同的研究期,比较研究期的年均收益,以判断各技术方案的相对优劣。
发生在不同时点的费用和效益要进行等值换算的例子:
假设我们要比较两种投资方案,方案A需要在第1年投入100万元,第2年获得120万元的收益,方案B需要在第3年投入200万元,第4年获得250万元的收益。如果我们直接比较这两个方案的收益和投资,就会发现方案A的收益高于投资,而方案B的投资高于收益,难以判断哪个方案更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这些费用和效益按照资金等值换算到同一时点。假设我们选择第1年作为基准年,使用折现率8%,则方案A的净现值为:
净现值 = -100 + 120/(1+0.08)^1 = 22.22万
同样地,我们可以将方案B的费用和效益按照资金等值换算到第1年,得到方案B的净现值为:
净现值 = -200 + 250/(1+0.08)^2 = 36.48万
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方案A和方案B的净现值,以判断哪个方案更优。
资金报酬原理是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的是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指资金作为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及其资金流通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资金报酬原理表明,一定的资金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资金必须与时间相结合,才能表示出其真正的价值。
具体来说,资金报酬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资金与劳动力相结合发生价值增值,实质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资金的增值特性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资金一旦用于投资,就不能用于现期消费,牺牲现期消费是为了能在将来得到更多的消费,因此,资金时间价值体现为放弃现期消费所应得到的必要补偿。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从投资角度来看主要有投资利润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和风险补偿率。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资金时间价值是指随时间的变化因上述所有因素引起的资金价值的变化量,狭义的资金时间价值是指扣除风险和通货膨胀因素后资金价值的真实变化量。技术经济分析中的资金时间价值通常是指狭义的概念。
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方式:资金时间价值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前者如利息额、利润额等,后者如利息率、利润率等。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与银行利息的计算方法类似,所以常以利息和利率来说明资金时间价值。
综上所述,资金报酬原理是指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它是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中的基本原理之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指资金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资金报酬原理表明资金必须与时间相结合,才能表示出其真正的价值。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有多方面,资金时间价值可以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
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需支付的代价或者放弃使用资金所得到的必要补偿。这种补偿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如果一个人把一笔资金(本金)存入银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可以获得比本金更多的一笔钱作为利息。这个过程可以用公式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
利率是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到的利息额与原借款额(本金)之比,也就是使用资金的报酬率。它是计算利息的基础,反映了资金随时间变化的增值率。
利率的形式有多种,根据计息期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年利率、季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等。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通常采用年利率。
按照利息与利率发生的先后顺序,利率可以划分为法定利率和测算利率。法定利率是指银行事先确定利率,然后根据利率计算利息;测算利率是指将项目获得的利润转换成利率形式,先确定利息,再根据利息计算出利率。
此外,利率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利率仅指银行利率,而广义的利率则是指各种资金运动所产生的收益率,如投资收益率、资金利润率和银行利率等。在技术经济学中,通常采用广义的利率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有两种方式,即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
单利计息是一种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式,也称为简单利息计算。在单利计息中,利息仅在借款到期时计算一次,而在借款期间不考虑利息的累积。也就是说,单利计息只考虑本金的利息,不考虑利息的利息。
单利计息法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对以前已经产生的利息没有转入计息基数进行累计计息,因此单利计息法计算资金时间价值是不完善的。
复利计息是一种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式,也称为复利计算。在复利计息中,利息不仅在借款到期时计算一次,而且在借款期间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计算并累积。也就是说,复利计息会考虑利息的利息,实现了资金的复利增长。
由于复利计息法考虑了利息的复利增长,更符合资金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的实际状况,因此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复利计息法。
不同计息周期的换算问题,即出现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别。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计息周期有年、季、月、周、日等多种。若按单利计息法计算利息,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若按复利计息法计算利息,一般情况下名义利率小于实际利率。
这是因为复利计息法中,利息的复利增长会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例如,在一年期复利计息中,名义利率为5%,如果计息周期为一年,则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但如果计息周期为半年,则实际利率将高于名义利率,大约是5.06%。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息周期,并计算出实际利率,以便更为准确地进行资金的投资和融资决策。
所谓名义利率,是指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它通常是银行规定的利率。若以r、i。、m分别表示名义利率、计息期利率和计息期数,则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人们在实施和运行技术方案时,会利用工具和设备消耗资源,将原材料加工转化成需要的产品。同时,也会投入资金和成本费用,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获得货币收入。这些资金流入和流出都以货币形式表现。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将分析的对象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其整个寿命期内的资金流出和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过程构成了系统的资金流动,通常以正数表示现金流入,以负数表示现金流出。因此,净现金流量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
为了正确分析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必须了解其资金流动的内容、流动的方向、发生的时间和实际发生的数额。现金流量表达了技术方案整个寿命期内资金运动的全貌,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实际上就是现金流量的比较。因此,准确估计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是做好经济评价和投资决策的关键。
现金流量图是为了更形象地展示技术方案在整个寿命期内资金流动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采用的图形。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技术方案的动态变化。现金流量图通常分为箭线法和标注法两种形式。
箭线法是现金流量图的一种形式,它用箭头表示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箭头长度表示现金流量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现金流的方向。
建设项目在同一年度内往往既有现金流入又有现金流出,在现金流量图上可仅画出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例如,某建设项目第1年年初投资200万元,第2年年初又投资100万元,第2年投产,当年收入500万元,支出350万元,第3年至第5年年现金收入均为800万元,年现金支出均为550万元,第5年年末回收资产余值50万元,则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图如图3-2所示。
标注法是现金流量图的另一种形式,它用标注的方式表示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在它们的上方或下方标注对应的金额。下面是上例标注法表示的现金流量图:
资金时间价值表明同一数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这是由于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将不同时点上的资金进行折现或贴现,以便进行比较和决策。
资金等值是指在一定利率条件下,考虑时间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相关资金具有相等的价值。资金等值计算是将不同时点上的资金按照一定的资金时间价值率进行换算,计算出某一时点的等值资金。在进行资金等值计算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时值与时点:资金的数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值,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资金的数值称为时值。在现金流量图上,时间轴上的某一点称为时点。
现值:现值是指资金“现在”的价值。现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时间点上,同一资金的现值不同,现值计算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贴现率等因素。
终值:终值是指资金经过一定时间的增值后的资金数值。终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时间点上,同一资金的终值不同,终值计算同样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贴现率等因素。
等年值:等年值是指分期等额收付的资金值。例如,每年支付1000元的租金,这些租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的现值或终值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等年值是相等的。
贴现率:贴现率是计算现值或终值时所使用的利率。贴现率的大小反映了时间价值的大小,贴现率越高,资金现值越低。
资金等值和资金等值计算在技术方案的经济分析中是很重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资金等值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估算资金流量的价值,评估不同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优化财务决策。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为了考察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必须对方案寿命期内不同时间发生的全部现金流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发生的现金流人或现金流出,其数值不能直接相加或相减,必须通过资金等值计算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时点上进行分析。资金等值计算通常采用复利计息的方式。
下面给出按复利计息法得出的几个常用资金等值换算公式。
一次收付终值公式是指将一笔资金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的终值,折算为当前时间点上的现值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一次性投资或贷款的现值,也可以用于计算未来某个时间点上的收入或支出在当前时间点上的现值。
一次收付又称整收或整付,指的是在某一时点上一次性收入或支付全部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在一次收付中,资金只在一个时间点上收取或支付,不涉及到分期收付,这与分期付款不同。
如期初一笔资金Р,在利率为i的条件下,等值于n年后的资金F,其现金流量的等值关系如图3-4所示。
一次收付现金流量中,在利率为i的条件下,若期末一笔资金F等值于n年前的资金P,则其现金流量的等值关系如图3-5所示。
等额序列现金流量的特点是n个等额资金A连续地发生在每期期末(或期初)。等额分付终值的现金流量图如图3-6所示。
偿债基金是指借款者借款后,每年必须按一定的利率把一定量现金存入银行,使各年存款金额加利息的总和等于应还的本利和。每年存款金额叫作偿债基金。等额分付偿债基金的现金流量图如图3-7所示。
终值乘现值系数等于现值
等额分付资金回收是指对于银行贷款,在计息期内按预期的利率每期回收等额的资金。资金回收的现金流量图如图3-9所示。
等差序列现金流量即每期期末收支的现金流量是在一定的基础数值上逐期等差增加或逐期等差减少的。其现金流量图如图3-10所示。
每期期末现金流入以G为公差,A为基础,现金流量分别为A,A+G,A+2G,…, A+(n -2)G,A +(n-1)G。显而易见,图3-10中的现金流量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现金流量A构成的等额支付序列现金流量;第二部分是由等差额G构成的递增等差支付序列现金流量,如图3-11所示。
等差现金流量终值的计算可用图3-12表示。其现金流量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等差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可用图3-13表示。其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等差现金流量年金的计算可用图3-14表示。其现金流量年金的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