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2章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者:即“三桓(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鲁国公族大夫东门遂发动政变,杀嫡立庶,鲁君自此地位日卑,失去国政,后来“三桓”又联手清除东门氏,取而代之,执掌国政。
从鲁宣公开始,“三桓”更加强势,他们效法齐、晋两国公族的做法,在国内进行田赋和兵制改革,公室权力被一步步蚕食。
到了鲁昭公(孔子儿子出生时,曾送鲤鱼表示祝贺,曾赞助孔子游学周地)后期,国君大权旁落,逐渐沦为任人摆布的傀儡,政权,军权,财权完全落入“三桓”手中,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斗鸡之变(鲁昭公为了恢复公室威信,派代表郈伯和季平子举行斗鸡比赛,为了获胜,他们都在挖空心思作弊,一个在鸡翅膀上涂上芥末,一个在鸡爪上装上铁爪,被识破后发生争执,后升级为战争)”。
“三桓”联手发动政变,鲁昭公被迫流亡齐国(时年35岁的孔子也随后离开鲁国前往齐国,得到齐景公的欣赏,后被晏婴阻扰未得重用),不久后又流亡晋国,并死于晋国。此后八年,鲁国国政被季平子代理,季平子无法无天,完全把礼制抛在脑后。
《雍》:《诗经-周頌》中一首诗的篇名。周公定礼乐时,用《雍》来作为祭祀周文王的一首頌诗。鲁国是周公的封国,他的儿子伯禽成为第一个鲁国国君,伯禽把《雍》带到鲁国,作为鲁国历代国君祭祀先祖的頌诗。一般安排在“彻”这个仪式上唱诵。鲁国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
彻:通也。会意字,甲骨文从鬲,从又。会餐后撤去食具之意。小篆把“鬲”误为“育”。“彻”的原意为撤去,撤除。如《左传》:“平公不彻乐,非礼也。”意为晋平公举行宴会时,不撤去音乐,这是不合礼法的。
“彻”又表示通达,明白。如“透彻”,也延伸为穿透。如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彻”还有结束,完结的意思。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里的“彻”就是撤去祭品的意思。
维:车盖维也。形声字,原意为系车盖的大绳子。延伸为法度,纲纪。如《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维”用作动词时指保持,保全。如:“维持”,“维护”。“维”也指几何学和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
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做一维,如直线或者曲线。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者曲面有二维。“维”也用作虚词,无义。
相:省视也。由木、目会意。《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相”的原意就是细看,观察。如《诗经》:“相鼠有皮”。《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用作名词时,指相貌。如“相由心生”。
读第一声时,“相”也引申为相互,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相”也延伸为辅助,如“管仲相桓公”,辅助国君的人就可以称为“相”。这里就是“辅助”的意思。
辟:读bi。君王召见诸侯谓辟。
公:诸侯国的国君,诸侯间相称,不管是什么爵位都尊称为“公”。周天子称呼诸侯时,却有严格的区分,如楚国是子爵,称楚子,鲁国是侯爵,称鲁侯。
穆:庄严肃穆的意思。
取:原意为割下右耳,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右耳以计其功,这里是选用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三桓”祭祀时,在撤走祭品的礼仪上使用頌诗《雍》。孔子批评说:“诗中有‘诸侯们在旁协助,天子神情肃穆’的词句,这样的頌诗怎么能用在‘三桓’之堂呢?”
春秋时期,在重要的祭祀仪式或者外交活动中,选择頌诗是非常讲究的,诗词必须符合活动的场合、情境、内容、人物身份以及礼仪规范等。对于“三桓”的僭越行为,作为“礼学”大师的孔子表示非常的气愤和担心,“礼”代表着秩序,代表着安定,所以孔子痛心疾首地提出严厉批评。
诸子称王
周公分封诸侯之时,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诸侯之间称呼时,为了表示尊敬,不管是什么爵位,都称“公”,但是,周天子称呼诸侯时,是严格按照爵位来称呼的,如称呼楚国国君为“楚子”,宋国国君为“宋公”,齐国国君为“齐侯”,晋国国君为“晋伯”。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比如“周平王”等。
周武王灭商后,为了表示对前朝圣王的尊重,也为了表示对前朝后裔的荣誉性补偿,只封了八个公爵诸侯国。它们是:
焦国(炎帝后裔),蓟国(黄帝后裔),祝国(唐尧后裔),陈国(虞舜后裔),杞国(夏禹后裔),宋国(殷商后裔),以及虞国(武王叔叔太伯后裔)和虢国(武王叔叔虢仲)。
由于史料不足等原因,有些国家的爵位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吴国的爵位,很多人都认为是子爵,但是出于情理,这不太可能,因为,吴国的始祖太伯是周文王的伯父,他“三让天下”于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孔子点评他是“至德”,所以不太可能封吴国为子爵。
由于,楚国、越国、吴国都处于南方蛮夷之地,所以被蔑称为“楚子”、“越子”、“吴子”。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吴国是子爵诸侯国。
史书上明确记载的“男爵”诸侯国只有一个:许国。实际应该不止这个数。
在定爵位的时候,难免会有让人不满意的时候,比如定楚国的爵位时,周公觉得楚国地处“南蛮”,离京畿重地较远,对拱卫京都没有地域优势,所以爵位定得较低,但是楚国国君表示非常不满,直到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人还用“不服周”来表示对某人或者某事不满。
随着楚国,吴国,徐国,越国这些蛮夷之邦的日益强大,他们变得越来越叛逆。
在周穆王时期,位于今天江苏省泗洪县境内的徐国是第一个敢称“王”的诸侯国,国君叫徐偃王,他不顾诸侯侧目,公然挑衅周天子权威。不过,没多久,在周穆王的强烈打击之下,徐国国力逐渐衰落,在春秋末期,被吴国所灭。
随着周王室势力的逐渐衰微,南方诸侯们开始不安分起来,“不服周”的楚国率先称王,据《史记》所载:熊渠(前886—前877):“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读gou)亶(dan)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后迫于周厉王的暴虐而去其王号。
但到了楚武王(前740—前690)即位以后,楚国再次自称为王,此时,周幽王被杀,周王室已经东迁,历史进入了东周的春秋时代,王室越来越衰微,再也无力阻止楚人称王了。
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由于远离中原,战事较少,所以慢慢坐大,也都开始自称为王了,吴国的叛逆由来已久,他们认为周天子是他们的祖先泰伯“让”出去的,所以目中无人,漠视周礼。
在国君的继位问题上,吴国不遵“嫡长子制”,而是“兄终弟及制”。自寿梦继位后,吴国就称王了。
到了吴王夫差时期,吴国国力达到了顶峰,夫差乘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今山东莱芜)打败齐军。公元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省奉丘县),欲称霸中原,会盟期间,晋国要求吴国去王号,称公,于是,吴王去王号改称“吴公”,夫差改称为“吴公夫差”。
在大军压境之下,晋定公不得不承认吴国的霸主地位。不过,吴国称霸的同时也标志着吴国霸主的终结。
吴越两国同处江浙平原,没有天然的屏障,所以冲突不断,吴越两国成为世仇(人们常用“吴越同舟”来形容仇人在一起面对危险时,也成为朋友)。吴王带兵北上会盟之时,越王勾践早已“黄雀在后”,乘吴国后方空虚,占领吴国都城,夫差命心腹大臣伯嚭带上厚礼,与越国媾和,勾践暂时也没有灭吴的把握,也就同意撤兵。
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攻打吴国,吴王败,夫差拔剑自刎,吴国亡。
越国在上古时期属于南扬州,始祖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少康复国后,命无余守大禹陵,负责祭祀等事务。
越国的疆域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人口少,经济落后,在西周的建立中,没什么功劳,自然只授予子爵。
到了春秋时期,越国还有一段时间停止了对大禹的祭祀,直到无壬继位后,恢复了对大禹的祭祀,这时,才逐渐有了君臣之间的道义,尊卑礼仪,这时的越国才像个国家。
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允常开始称王,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公元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势力范围一度北到齐鲁,东濒东海,西达赣鄱。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公元前307年,越国被楚国所灭。越王无疆的后人又在今闽浙一带建立了闽越国(国都在今武夷山市,国王无诸),东越国(也叫东瓯国,国都在今温州,国王摇),南海国(国都在今福建武平县东留乡封侯村,国王织)等国。
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些“百越”才被灭亡,国内遗民被迁往江淮地区以及今江西的樟树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