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评《紅樓夢》進行中(八十一)

图片发自App

文图/高仓道/实名:何立新(原创"红楼随梦″81)

话接上回。

周瑞家的办理主人交待的事,是热心麻利快,她端着一只竹编小萝,盛着十二支堆纱花,沿着王夫人來薛姨妈住处的甬道回王夫人住处,按照薛姨妈的指示,先给探春、迎春、惜春送去。

书中交待,这三姊妹原来与贾母住在一处,贾母嫌他们挤着不便,因此分开住,其实,贾母也是上了年纪嫌乱。

咱可想呀,宝玉、黛玉和她这姐妹仨,再加上众多的丫环奶婆,时时唧唧也真够让人烦的,再者,女孩的私密多,一处挤着也确有诸多不便,所以,贾母就让三姐妹搬来王夫人的后厦住,让李纨照管着。

贾母的身旁,只留下宝玉和黛玉。

宝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黛玉丧母又体质羸弱,所以俩人就格外受到贾母的疼爱了。

或许贾母也时常静静地看着宝玉和黛玉,心想这俩孩子一个是内系一个是外亲,俩人两小无猜是多好的一对,看宝玉处处让着黛玉,黛玉也聪明伶俐好风骨………唉……只可惜黛玉身子弱,性格又促狭……

周瑞家的给了迎春和探春花儿,又到里间找惜春,见惜春正在与水月奄的小姑子智能一起玩耍。

奇怪的名字,水月奄的奄字,是奄字还是淹字?如果又是利用谐音,奄字是淹字的含意,则是另有一番隐意了,因为这水月奄的小尼姑智能,后来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闹起了“水月情”。

话说周瑞家的把花给了惜春,并说明这花的原故,不料惜春却冷笑着说:

“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可巧儿送了花来,若剃了头,却把这花戴在哪里?”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环入画收了。

惜春说这话不仅是玩笑话,空穴来风,其实也有她的心理根据。

惜春是宁国府的人,其父贾敬。贾敬笃信道家,遂抛家入道,沉溺于炼丹术,后死于金丹中毒。惜春自幼丧母,虽然是贾珍的胞妹,可贾珍年青,放浪鬼混,根本不管惜春的事,所以,惜春自幼寄居在荣国府,在贾母和王夫人的身边长大。

这种情况,使惜春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阴影,较重的失落感,或者又与遗传基因有关,受父亲的影响。惜春喜欢与道姑来往,与小尼姑智能聊得契合。惜春性格孤僻冷寞,心冷嘴冷,不喜世俗。

事也凑巧,或许惜春与智能正聊着她将来也要当尼姑的想法(后來果然剃发为尼),周瑞家的就来送花,因而才有了她的这番话。

惜春的这番话是心里的话。

周瑞家的多年在荣国府侍候王夫人,既是个热心也爱打听事的人,什么不知道?准明白惜春这话不仅是说着玩的,于是周瑞家的就问智能,可得了月例香供的事?智能说: 不知道……

这里大有深意,周瑞家的这是说给惜春听,当尼姑也不一定是好事!你们贾府这些人,可真是处在福中不知福,不珍惜!

给惜春送下花,周瑞家的顺路又来到王熙凤的家。

进到凤姐的堂屋,小丫环连忙向周瑞家的摆手,意思是凤姐的夫君贾琏在家,不便进去,让她先上别的屋去……

各位文友:

单说我一字一句抄写着红楼梦,时常感到惊讶,这红楼梦是写出来的吗?……我怎么认为就象参天大树,是从生活之根的灵力中,长出来的呢!

我一面抄写,一面眼前晃动着贾府的情景,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一目了然。我傻了眼,说句实在话,在《红楼梦》面前,除了特别优秀得;获诺贝尔奖的小说之外……

图片发自App

【下回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書畫评《紅樓夢》進行中(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