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长期主义者”,成功水到渠成

好几次在不同的场合听到“长期主义”这个词,我只能顾名思义,今天阅读了冯仑的一篇小短文《长期主义》,算是真正明白了“长期主义者”这个概念了了,意思是做一件事要会坚持,日久见其功,不但要敢于做个“长期主义者”,还要在刚开始做一件事,就做好“长期主义”的心理准备和规划,这样才不至于急于求成,或者说一碰到困难或挫折,就退缩与放弃,认为自己就不是这块料,殊不知是自己投入的时间成本太少,人家做一件事短则5年,长达10年甚至30年、50年或一辈子,而你不过投入了一年,就急于收成,就想着怎么样开花结果、功成名就,怎么可能嘛?

在很多事情上,我是个不自知的“短期主义”者。我一直想学习简笔画,也曾投入了一年的时间,每天拿出10-30分钟的时间去临摹一到三张简笔画,一年之后,尽管也临摹得有模有样了,但做不到脱稿画,更不要说创作了。于是,我就断定,我不是这块料,我画不出我想要的效果。我忘记了我学简笔画的初心——我想画出记忆中的一些场景,童年生活的村庄、少年时上学的校舍、青年时上班的工厂、父亲母亲年轻时的模样……那时候摄影不发达,能留下的只是留存在记忆里,我想画出来。可是,我只给了自己一年的时间去练习,并且没有找专业辅导,然后就潦草地宣告结束与失败。

我也一直想拥有一手漂亮的硬笔字,坚持了快一年,我也放弃了;我喜欢写作,甚至是热爱写作,同样的,坚持了396天,再次放弃了。我以为一年就是“长期”了,殊不知,对于做成一件事来说,一年只能说刚入门,至少得三年才能摸到门道,小有所有,得5年甚至10年,要大成,则得投入更多的时间,凡大成者必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我国著名作家严歌苓,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每天写作六七个小时,雷打不动,在写长篇小说《扶桑》的时候,她甚至有几天一写就是17个小时;香港作家亦舒,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写作,风雨不改。正因为她们的“长期主义”,出版一本本好书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其实是这背后一天天一年年的坚持炼就的。

还有一种是“假长期主义者”,看似一件事,你坚持了很多年,其实在这很多年间,你在这件事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偶尔去做,就自认为自己一直在坚持,给自己造成一种“坚持”的假像。就拿我学摄影来说吧,因为工作需要,我必须得掌握摄影技术,在工作场景做好摄影记录,为此,在最初的一年,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摄影理论知识,工作之余学习摄影后期,周末跟着摄影大师去采风,总之是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我都投入到摄影上,成长也看到见,拍摄的作品不时被媒体采用,参加摄影比赛也时不时拿个奖,这样持续了三年,我把精力分散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有时半个月也不会拿起相机去拍一次;至于采风,甚至半年也难得出去一次了;至于后期学习,买回来的那些学习软件已经有两年没有去打开过了……不过,由于工作需要,我还是不时地需要拿起相机去拍摄,但我拍出来的东西老套得很,老的机位、老的构图、老的光线……我叹息“我怎么拍了这么多年,就没点长进呢?人家比我后学的人还比我拍得好。”

这所谓的“这么多年”水份太多,这几年来,我在摄影上投入的时间认真算起来,真的不多。学任何东西“不进则退”,或原地踏步。想要有所成长,就必须做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不要说“一万小时”,至少得5000小时吧。

你想成功吗?先学会做个“长期主义者”吧。

[无戒学堂]第72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个“长期主义者”,成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