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5.1:卫灵公问陈逐末,孔夫子暗讽舍本

「卫灵公篇第十五」1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

卫灵公问孔子战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之事,倒曾听过;军旅之事,却没学过。”孔子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注释】

“卫灵公”,姓姬,名元,卫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小孔子11岁。

“陈”,音义皆同于“阵”,战阵。如《吴子·图国》中的“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

“俎豆”,俎(音“组”)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礼器。后亦泛指各种礼器、或指代祭祀、奉祀之礼。

【评析】

孔子去卫国时,曾感叹卫国人口稠密。随行的冉有便问:人多之后,为政者还要做什么?孔子回答说:“富之”;冉有又问:人民富足之后,为政者还要做什么?孔子回答说:“教之”(参见《善读「论语」13.9》)。《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富之”,则民可以维生;“教之”,则民能知礼义。民能维生且知礼义,自然“本固邦宁”。故治国以礼义为本。但卫国本尚未立,卫灵公却要急着“问陈于孔子”,要逐军旅之末,颇似上一章中“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的“阙党童子”,令孔子深感“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次日便离卫国而去。

《礼记》云:“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孔子精通于“礼”,否则绝说不出“礼以行义”这样深刻精微的话来。但在回答卫灵公时,孔子却说自己只是对“礼之末节”的“俎豆之事”略有耳闻。圣人之谦,由此可见一斑。

子路曾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回答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参见《善读「论语」7.11》)。若不懂“军旅之事”,绝说不出这样合于兵道的话来。所以孔子不是不懂“军旅之事”,只是不愿意教卫灵公。因为孔子之道重德,对人对国家都是一样。一人若是有才而无德,已然如虎添翼,为祸百端;一国若是兵强而无德,更如洪水猛兽,肆虐天下。像军国日本、纳粹德国、红魔赤俄,就都曾是国家兵强而无德的典型,都曾给世界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

很多人怀疑儒家之道能否强国。比如知乎上就有人问:“如果让孔子和他的弟子建立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会成为强国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会。无论从文明程度、经济发展还是军事实力的角度看,真正以儒家理念治理的国家,最终都必然会成为强国。

前边我们曾说到,冉有问孔子应如何对待人民。孔子主张首先要“富之”,就是要发展民生;然后要“教之”,就是要使民知礼明义,要使民有德,此正是礼义为国之本。但冉有若继续追问:既教之后,又当如何?我相信,在可能的诸多回答中,必有一答会是“强兵”,因为文明与正义都需要“强兵”捍卫。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参见《善读「论语」14.16-17》);还曾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参见《善读「论语」13.29》);“陈成子弑简公”,孔子亦曾“告于哀公”,并“请讨之”(参见《善读「论语」14.21》)。儒家虽然主张“温良恭俭让”,但也主张“当仁不让”,主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因此,只要合于义,儒家并不会反对强兵。只是“兵者,凶器也”,必须要有德知义才能善用之。

兵之强者,或诱于利,或明于义。但历史已反复证明:利诱之兵,再强大也只能逞凶于一时,终可以战而胜之;只有明义之士,才是真正不可战胜的。因此,合于儒家之道的强国,才是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真正强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5.1:卫灵公问陈逐末,孔夫子暗讽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