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要懂的发展心理学

      今年五月又重新学习了发展心理学,李俊哲老师带着我们梳理了发展心理学的几个阶段,尤其是婴儿期和幼儿期,李老师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解疑答惑,李老师用实际的例子和生动的讲述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洗礼,了解人的一生发展的几个重要的阶段,让我对如何更科学的养育孩子,如何更好的教学,如何更包容地和别人相处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由于婴儿期和幼儿期是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时期,却又往往被我们忽略,下面主要总结这两个时期自己的学习所得。

    首先是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1、作为家长当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教育产生冲突时,当教师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时,我们该维护学校和老师让孩子顺从,还是为孩子的权益抗争?

答:家长要思考我们是在为谁培养孩子,我们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让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品?我们是为学校培养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 还是为了要培养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有着良好的自尊水平,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一生都热爱学习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家长是焦虑的,从孩子上什么样的早教机构,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到上什么样的辅导班等等问题,家长们被环境的洪流裹挟,即使我们不认同当下的教育体制,我们也只能接受,我们和学校一起一点点地扼杀着孩子的学习兴趣。当然还是有很多“幸存者”,这需要家长的智慧,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文化不一定是对的,我们不要认同单一的“社会文化”。我们要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教会孩子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积极探索的勇气,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情。

2、为什么我们要拼命地把孩子培养成优等生?为什么家长常常因为孩子成绩差(或者考试退步)而批评、指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的场景?

答: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将来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为了孩子过得幸福。这往往是我们的答案。可是我们有没有反思下,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的攀比心,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不是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也许这是因为我们自己过得不幸福,也许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还有另一种既快乐又优秀的成长方法。

3、我拼命赚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满足孩子的几乎所有需要,我尽量给孩子最好的,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孩子不能好好学习?为什么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答: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孩子选对的父母吗?如果孩子拿我们和别的父母比较,他会不会也想要一对别人家的父母呢?我们都爱孩子,可是我们真的会爱吗?爱孩子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是他听话,他成绩好,他能给我们长脸我们才爱他,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必须无条件地爱他。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才能学会爱自己。

4、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影响,孩子是在学习大人的行为中长大的(观察,模仿)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的成才百分之八十取决于家庭教育, 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这个说法也许很多父母会很难接受,事实证明那些在学校行为习惯很差的孩子,那些喜欢骂人打架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早期教育环境的影响。

5、我们天天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呢?

      养花的人需要学习如何养花,如何给不同的花浇水,如何施肥,松土;喂鸡的人需要学习如何养鸡,用什么喂养,如何避免鸡生病,怎样应对突发情况;种地的农民需要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并据此给农作物打药、浇水。可是作为父母我们难道不需要学习如何养孩子吗?对我们来说孩子不比那些植物、动物更重要吗? 为了更好地教学孩子,我们自己必须先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可以通过读书,网上看视频,咨询专家等方法知道孩子的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学习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婴儿期(0—3岁)

1、你的孩子生而不同。(妈妈的情绪会影响胎儿发育,孕期妈妈要保持好心情)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的那一刻受精卵形成,一个小小的生命开始孕育,就像种子一样,不同的种子会长成不同的模样,有的长成草,有的长成花,有的长成树(很多不同种类的草、花和树),各有各的特点。并不是靠外在的培养它们长成了不同的模样,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内在的特质让它们长成了自己的样子。

    孩子也是如此,我们首先要明白每个孩子生来就携带着自己独特的基因,他们生而不同,因此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把孩子朝着哪个方向培养。我们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善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可以参考《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书),发现孩子的特长,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引导。

2、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①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发展对毕生发展有关键意义,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感知觉是个体认知中发展最早的,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有: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学习方式,偏好新颖刺激的想学习模式。

②1.5—2.5岁时语言的关键期。孩子到三岁末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儿童语言发展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家长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和儿童的交流机会。比如:孩子需要什么东西,不要猜到后立即满足他,而要引导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候孩子表达的只是词语,家长可以帮孩子补充完整(举例孩子说糖果,糖果,家长可以引导说宝宝要吃糖果啊,跟妈妈说我要吃糖果)。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多说,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研究发现这个世界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人:第一类是为了爱,他们的一生渴望爱和被爱;第二类是为了做事,他们渴望有所作为,以功成名就为目标;第三类注重体验型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总是喜欢渴望追求新奇的东西,体验不同的生活。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人的人生观和追求不同,但是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无论我们的孩子是哪一类型的,我们都希望更希望孩子成为第二种人,这样便会造成很多不幸。

4、婴儿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说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同一个家庭的孩子,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容易有情绪,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喜欢沉思,有的喜欢社交......因此,我们的教育方法要和婴儿的气质类型相一致,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和环境的矛盾和冲突。

5、婴儿的哭泣时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有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舒服,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不要怕孩子哭,偶尔哭一哭也是一种发泄,该有的情绪不能表达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6、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的反应。

    如果婴儿长时间处于分离焦虑中,会影响其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最好不要把小婴儿放在家里让老人带,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记事,不会对孩子以后有什么影响的,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其实越是婴儿期孩子越是需要和母亲建立更好的连接,事实证明,很多留守儿童都容易出现学习和心理的问题。而且老人只能负责孩子的吃饱穿暖,而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就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满足。

    还有的孩子婴儿期老人帮忙带,到四五岁后又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无论多努力却很难再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而且很难纠正孩子之前养成的坏习惯。 所以无论再难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或者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家人帮着一起照顾孩子,当然前提是父母能给孩子创造比较安全的成长环境,养育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和睦幸福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坚实的后盾。

7、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和亲子交往的质量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安全型依恋婴儿成人后在人际交往、自尊等方面都会发展较好。

①婴儿期的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在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中孩子才能敢于表达自己,探索世界。

②母亲要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意义;通过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通过模仿、亲子游戏等共同活动适应婴儿的社会需要。

③要多肯定孩子,不要限制否定孩子,怀着好奇心去面对孩子。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妈妈的情绪是很容易传递给孩子的,因此,妈妈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妈妈。

          幼儿期(3—6、7岁)

1、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幼儿各种学习主要通过游戏。

2、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世界前进,因此在幼儿期要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3、不要用大人的眼睛去看孩子的世界,不要用大人心中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劳动成果。比如,如果孩子把河流化成粉色,把天空画成紫色,把云画成绿色,不要去评判,可以问一问孩子的理由,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也会感受到儿童的童真童趣。

4、其实小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分辨事物的能力有时候比大人还要强,他们可以看到事物细微的差别。

5、要在生活中在恰当的时候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去思考,让他们理解到,很多事物是不确定的,要差异性地看待事物,要学会换位思考,尽量不要给孩子直接的方法,可以问他:你觉得还要更好的方法吗?你可以再试一试?

6、真诚的表达很重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当对方真诚地表达时我们能感受到对方(同理心在起作用),我们能更理解对方。让孩子学会真诚地表达自己,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7、要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或者哭泣都可以。如果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a、讨好别人b、不相信自己,甚至攻击自己 c、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d、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 e、身体的疾病 f、在最亲的人面前或者对弱者发泄。

2、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边界意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尊,要彼此尊重,对伴侣和孩子都应如此。

3、幼儿期是词汇量增长最迅速的时期(3—4岁词汇量发展最快),是口头语发展的关键期。

4、和孩子发生矛盾时,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孩子,希望孩子听话、乖巧。要反馈孩子的情绪(替孩子表达想法,孩子需要被看到,被理解到),其次是反馈含义,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

举例:针对孩子不吃菜的问题,家长可以换种方式和孩子沟通,比如看小视频或是读小故事,读绘本让孩子认识到吃菜的好处,不同菜里的维生素对身体的重要作用,还可以把菜做成包子、丸子或者饼。

5、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3、4岁)。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此时幼儿的心理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希望父母亲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我很能干”。父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了解儿童特长优势,创造条件,使儿童获得成就感。

      童年期(6、7岁—12、13岁)

1、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会思考,学会安排时间,掌握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和学习策略等。

2、童年期思维发展特点: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童年期的同伴交往中成人不应干涉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而应该积极予以支持和引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必须要懂的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