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Prior to Consciousness 》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先于知觉》
April 4, 1980
1980年4月4日
Q: 关于“上师的恩泽”,马哈拉奇可否谈一谈?
M :
你对上师所讲的话有多么认真,有多大的信任,这认真严肃的“信任”才是最关键的。一旦有了这种认真严肃的信任,那么上师的恩泽就不知不觉,自动而又顺畅的流淌着。对上师的这份信任,是基于内在深处的意识,这内在深处的意识(无条件)信赖它的“本体自性”。我正在尝试去把对“有”性状态的爱,尽可能的指向一个更高的层面。对“自性本体”的爱,是这爱在持续,基于它才建立了种种“寺庙”(比喻这个物质身体)。基督意识一直在持续着;基督意识是对“个人”的信赖吗?作为某“个人”,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那普遍周流的一体意识,那才是他的生命,那生命今天依然活着。
Q: 提升这种爱,或者说释出这种爱,是否有某种方法?
M:
那是内心思想上的修正,那是“进程”中的一部分。有许多的各种各样的手段,各种练习方式。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你也有着具体的“进程”;这些日常生活不就是对“普遍一体意识”的热爱和朝拜吗?
Q: 马哈拉奇谈的这种爱,它超出知觉意识自身?
M:
源自于“普遍一体意识”所吹拂的微风,这微风才使得其它类型的“爱”存活。绝大多数的人,把他们的爱局限锁定在“个体”层面上。
Q: 一个人,怎么将这个局限在个体上的爱,扩展成普遍一体之爱?
M:
明白那虚假的就是虚假暂时的,真的早已真,假的变不成“真”,你能做的就只有去弄明白这一点;你没本事把一件事转译为另一样东西。
Q:当爱失去了它的“对象”,它不丧失它的活力吗?
M:
你所提的问题,是从你的“身体”层面来问的,你没返回你“身体诞生”之前的本来状态。在“爱”这个字诞生之前,你就在了。先于对“身体”的身份识别之前,你务必退归“那”---你身体诞生前的状态。自从我认清了我真正的永恒状态,对此岸就再无任何需要,我只是在等待这梦结束。在那满盈充实的状态,根本没有匮乏。在我遇到我的上师之后,我就保持着这个满盈充实的状态;如果我没遇到我的上师,我就还会像普通“个体人”那样生活然后死去。
我和我的上师相处,也就是大约两年半时间。他住在200多公里之外,他每四个月才到孟买来一次,每次来就只有15天;现在就是那段日子的成果。他告诉我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我就只专注在一件事上:我上师所讲的话是真相,他说“你是超梵”,对此不再怀疑也不再询问。有次我的上师对我表示,他不得不说,说我从不计较别的事情---我只是一心一意的抓住上师讲的话,持之以恒的去参悟。
我完全清楚的知道,这当前的事件状态是什么,它转瞬即逝,是如此的短暂,我也明白那永恒的原态。我不需要也不介意这如露如电的梦境状态。等你回国的时候,你会带着的一个“智慧瑜伽者”的资格离去。告诉我,“智者”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Q: 我觉得某些印度人,他们在这里时间呆的时间更长,他们应该更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M.
现在的印度人是追随着西方人跑的,西方人在“物质方面”已经发展的够多了。现在的印度人不寻求精神灵性,他们更喜欢追随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去模仿你们西方人。只因为《I Am That我是那》是被毛里斯福莱德曼所编辑整理的正式出版物,经过了西方人的鉴定,所以现在的印度人才会去阅读它。吉恩邓恩编辑的书籍,也就有了更多的意义。我不缺少任何有关于上帝或者灵性的知识,因为我完全了解这赤子之心的本能本性是什么。当你彻底弄清了这本原的赤子般的本能本性,这“有”性状态,在你的心灵或者你的尘世事物和工作中,你就不会缺少任何东西,毫无匮乏。
April 8, 1980
1980年4月8日
Q: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想法吗?在某些资料中陈述说,看到这表象的世界就看不到自性本体;反之看到本体就看不到表象。
M:
这世界并非别的什么,只不过就是源自你自身“我”意识的想象画面。就好像你接听了一个电话,正在告知你---你在线,然后这世界立刻显现。当你沉入深眠,然后你觉得你醒来时,这梦世界就随着你的苏醒同步显现。在日常清醒状态和睡梦状态,伴随着“我在”感,这世界也显现着。
Q: “个体自我”(ego)不出现的情况下,能看到这世界吗?
M:
“小我”什么时候显现的呢?当你有某种“反作用力”,此时“小我”就显现在那儿。所观察到的一切都是自发的,无论被观察到的是什么,你都自发的收取。你紧紧抓住它,你记录着它,把它登记造册,也只有此时,才有一个“个体自我”显现在那儿。你看到某种建筑材料就扔在路上,你想象你是一个木匠,然后你开始想象怎么运用那材料;你的想象进程开始了,小我就启动。如果你只是路人,不是木匠,你会完全不理会那建筑材料,你也就只是看到而已,继续走你的路。一旦那建筑材料离开了你的视野,它也就从你的心智中消失了;但如果你抓住那传送来的画面,你开始盘算它,那么“小我”就已经启动了。
Q: 也就是说,对所看到的事物,当它提起“功利”,来到利益计较上,那么小我就猛然显现在那儿了。
M:是的,这就是小我的特性。
Q:回到我刚才的问题上,当世界被看到时,就看不到本体,当本体被看到的时候,就看不到世界,是这样的吗?
M:这是对立的认知方式。当你知道“你在”,世界就显现,如果你不知道“你在”,你的世界也就消失。
Q:我就是自性本体吗?“我在”和“小我”-也即“我是个体人”的想法,我想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我在”意识中,世界还在吗?你能看到它吗?
M:当你从深眠中苏醒,此时你只有“存在”感,毫无言语,没有讯息,这“临场存在感”是首要的本能性的基础要素,必要的先决条件;随后你就充分地经历“你”和这“世界”,但那是一种幻觉。就如同兔子头上的角。世界完全就好比“梦境”。要非常仔细的彻底认清这一点。你惠顾“个体自我”,与之纠缠的太多了。你是否弄明白了所谓的“小我”(个体自我)是什么?
Q: 我觉得我弄明白了,如果我问另一个问题,也许我能解决它。使用蛇和绳子的逻辑分析(在一个昏暗的背景下,把一根绳子误认成一条蛇),如果我们用这这样的分析来看待世界,那么错误的认同又在哪儿呢?
M:自性就是这世界。你谈到移除在本我和世界之间的身份认同,对吗?首先,要彻底弄清楚本我,了解什么是本我。先弄清本我,然后弄清楚世界是什么。世界呈现出来的原因,是你忽然感知到“你在”。
Q:一个人怎么可能在清醒状态,完全失去知觉并仅仅以本我存在?
M:你不得不向太阳咨询。问问太阳,“你怎么消除你的光?”....光明是太阳的表现形式。你能否把阳光与太阳分离开来,或者把太阳从阳光中剥离出来?因为太阳存在,阳光才存在;因为你在,你的世界才在。因为时刻见证着的情景发生着,所以说明你在;因为你在,时刻见证的事物才是明显可感知的;因为太阳在,阳光就在。如果没有时刻见证的情景,见证者在哪儿?仔细审视。
Q:存在就是那见证者,那观者?
M:有两个时刻见证的进程阶层,“有”性状态观睹见证着这所有一切现象。这“有”性状态的观睹见证,知觉意识活动,发生在那永恒本性本能---那绝对存在上。
April 14, 1980
1980年4月14日
M:只要你关心这显现的世界,你就没有时间去关心那“根”,弄清楚那“本”。这根本就是这“知觉意识活动”,当你还是个婴儿时,它就出现了。不管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无论你此时是什么样的行为活动,这一切活动的根本,就是当你还是一个婴儿的那一阶段。在那婴儿阶段,最关键的品质特征---生化方面的,知觉意识活动方面的---就取得“底片”(深刻烙印)。(基于那底片)你从那一阶段开始收集积累知识,你当前正在发生着的各种行为活动,就是以那“底片”为基础。人们对我讲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但没人真正去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的一定要弄清楚婴儿的知觉意识是什么。只有当你稳固在觉知上,立足于觉知,你才能清楚的了解那婴儿的知觉意识。这是唯一的方式。
Q:对比成人的知觉意识活动,婴儿的知觉意识活动就意味着一种回退。对于婴儿或者说人的意识活动来说,那状态是没有思考的,只是纯粹的知觉,纯粹的“在”---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确定朝向。
M:婴儿的知觉和成人的知觉没有任何区别。
Q:如果一个小容器内的空间和大容器内的空间是一样大的,怎么识别小容器?
M:宇宙的“种子”是无量纲无维度的,但基于这身体,知觉意识活动显现着,并且这知觉意识活动把身体等同于它自身,然而事实上,一切都是现象显现,遍满一切无处不在的意识。“我喜欢,我热爱” ---那是现象显现。对于这全部宇宙整体而言,是没有“利益和损失”的,不增也不减,没有利害这种问题,只有当知觉意识把活动,把身体等同于其自身,才产生现在这些问题。
当你吃食物的时候,谁在吃呢?这“我”性状态。食物也包含“我性状态”。所以当你吃下食物,你就保持了你的“我性状态”。可尽管“食物”就是“我”性状态,但却没人把食物等同于自身---他们说“这是我的午餐,我可不是这食物”,但当这些食物被他们吃光,并且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他们却声称“我是这身体”---这下,他们就弄错了。
Q:我想住于智者的状态。
M:那你必须去了解“我在”感,弄清楚---知“我在”的觉识。智者和这“觉识”是同一的。
Q:只有你有这方面的知识吗?
M:你早就是它,但你不得不去尝试了解你自己。
Q:你通过你的存在本质了解它,所以没有复杂难懂的东西。
M:此刻,你正在把身体等同于你本身,所以你不知道那奥妙。你会逐步的醒悟,那时你就真正转为它。
Q:如果“我在”只是单纯的“临场存在感”,那么,种种想法念头,那些观念是怎么冒出来的?
M:基于生命呼吸,那心智的流动就在那儿。心智思维意味着“音信和消息”,意味着符号讯息(语言),所以各种想法就在那儿流动着---它们就是种种念头和观念。审视你的“根本”,那婴儿知觉状态,这些想法就都被吞没。
Q: 但事实上,难点就在于,所有的意识都是同一的,那怎么去弄清楚这“根”?
M:这意识是一棵“树”,但有一粒种子---转入种子。你此刻当前所具有的“知觉”和婴儿知觉是同一知觉;就守在这知觉上就足够了。只要这知觉在,所有每一件事物对你都那么重要,但是如果这知觉突然消失,那么这整个世界对你还有什么意义呢?谁是那种子的“知者”?把注意力放在这“我在”的临场存在感上,注意去审视,这“我在”的临场存在感是怎么呈现出来的---然后你就会领悟。只接受这样的认同:你是这呈现出的单纯的“有性状态”(单纯的临场存在感状态或者单纯的觉知观睹状态),宇宙万物的中心,你观察的这个人生的中心,只不过目前你穿着这身心的外衣。把这一点记录下来。在生活中,你拆卸过很多东西,只是为了好玩,那为什么你不把这个“对身-心的自我身份认同”也拆卸下来,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你盯着月亮看,看看会发生什么?然后你就发现只要你在那儿,月亮就在那儿;因为你在,所以月亮在。这重要的观念,这轻松愉快,你直接就可以经验和欣赏。
Q:肯定有某种力量,它是这创造的原因。
M:这运转的力量是本体自性,这是每个人在他的“有性状态”内都具有的---那驱动运转的力量是有时间限制的。从“有性状态”到来的时刻开始,它自动的营造着,一直到这“有性状态”消失。在“有性状态”到来前,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有性状态消失之后,什么都没有,空无一物。只有在这“有性状态”持续期间,世界和万物营造才在。这力量是对原生想法的信心,忠实恪守原始观念“我是/我在”的协议,就是这“我是/我在”的原生想法,编织着这天地造物之网。这整体的现象表现形式就是这原生想法呈现的一个表象。
April 15, 1980
1980年4月15日
M:当意识知觉和它自身融合,那就是三摩地。当某人什么都不知道了---甚至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三摩地。
Q:身体会变的僵硬吗?
M:身体变的轻柔安静下来。嗣后,没有身体感。当所有一切感知都消失。那就是“霎哈嘉三摩地”。
(Sahaja 梵语“自然而然、与生俱来”)
Q: 身体上的感受是容光焕发,里里外外的活泼欢快;它带来一点小激动。
M:这正常,是自然的。当五种元素彼此相容合。所有类型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五种元素的相容,透过那个时候的身体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它们本身。这对所有人不是普遍共有的,不必规格一致,不是必然地清一色的,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路径方式起作用,并且反应也是各自不同。所以不同的圣贤就有着不同类型的教法和教义。所有人普遍共有的基础状态是“日常清醒状态”,深眠状态,以及“我在”感(临场存在感,时刻当前的临场感知中心---那知觉)。
Q:
我按照马哈拉奇所讲的去做了。我仔细审视婴儿知觉意识活动,我也仔细沉思那种子和树,我已经解决了那“相容的问题”去等同看待。
M: 那些问题被解决之后,还剩下什么呢?对它你能做什么吗?
Q:
不能。种子消失于一个幼苗,幼苗消失于一棵树,最终树也消失。婴儿知觉意识的种子消失于一个少年,等等。
M:
那没消失,那是变换。你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超梵。
Q:这是儿子回到父亲的感受。
M:
那感受发生在源头内,还是在源头外?父母只是被赋予源头的名称,这一点某人始终知晓。当某种东西被领悟到,但其实某人并没真的抓住它,一直到某个名字被赋予它,然后某人就说他已经了解它了。名称并不是那事情。父亲,母亲和孩子,这三个都是名字,但这三个名字都指向同一事。存在是唯一的单体,它存在,“三”只不过是名字和数字,被赋于那根本性基础的同一事。"prakriti"和"purusha"的整体就是我本身,它们两个都只是名称---它们不是形态。这个话题只对那些严肃认真地,有兴趣的人才有意义。
菠萝蜜是表皮厚实带有芒刺的一种大形水果。里面是果肉,果肉里是种子。人吃掉果肉,那种子则有产生更多果实的能力。人的身体也如此。外在表面的身体只是“壳”;人所使用的是里面的“有”性状态。种子能够被用来繁殖,而那香甜,他体验为“我在”,这“我在”的知觉体验,极其看重它自身,并且想要不惜任何代价让这种“有知觉的体验”维持下去。
在取得这个形态之前,你是无形无相的;不由自主的自发的,这形相显现出来。然而当这形相显现出来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有了某种返回无形无相状态的渴望。当你想要返回无形无相,无欲求状态的时候,你才会来到这里,找回真正的你本身。觉知必须认出觉知自己。当它认出它自己,也唯有如此,你才回归那正常状态。
Q:那些来到这里的人们,有谁开悟成为“智者”吗?
M:
那些到这里来的人,他们有很多人获得了“知识”,只是表面肤浅的“知识”。没人真正深入研究这些知识到底是什么;没人真正了悟其中的全部“深义”。他们现在干什么呢?他们陷入“渴望,欲求和期待”的困境中,这使得他们忘掉了这些“知识”。极少数人会深入的实际审视这些知识,把这些知识的“深义”全部吞入他们的心里。一旦你认识到这个活动变化,这活动力的本源,以及这“欲求”的性质和本质,你才能返璞归真,回到你的本来面目。除非你对此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契而不舍,否则你不会明白。
Apri1, 23, 1980
1980年4月23日
M:我,绝对存在,从未有过“我活着”的知觉体验。但现在,我正在知觉体验着“我活着”,我正在知觉体验的,这所有的麻烦,就是透过这“我-是-活动的-知觉体验”。这个知觉体验是受“时间-空间”概念限制的。
当我了解到这整件事,我明白我从未有过任何“我活着”的知觉体验。那是超出任何知觉体验范畴的状态。这知觉体验为什么显现出来?我的上师准确无误的告诉我,“我”念显现出来,这些知觉体验就开始了,这就是能够看清“我”念的真正性质,去从根源上找出,“我”念到底是从哪里显现出来。
当我跟你说什么的时候,别从“身体-想法”的自我认同上来理解。你的真实状态是永远始终在那儿的,它哪儿也没去。尽管你不知道它始终在那儿,但现在你知道它始终在那儿,你什么也没做过。它始终在那儿。
在我真实,完整一体,纯一均质状态,只不过一个微小的涟漪显现出来,讯息来了“我在”。这信息使得一切都不同了,我开始知晓这信息,但现在我已经了解我的真实状态,所以我了解我的真实状态是基础首要的,进而我了解到这涟漪是在我真实状态上来来去去的荡漾。与此同时,你对这涟漪感兴趣,对你的真实状态没兴趣。
源自我“实体”的存在本体,才显现出这个“能知觉的现象状态”。这同一均质本体,默认并理解种种属性特征,心智思维想法投射出的游戏。但是这游戏,这想法思维,则不可能理解这同一均质本体。此刻,它努力想去理解这本体,它和这本体结合一体。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去理解这全部的涵义。你没理解是因为你穿着所有样式的束身衣---“我-是-如此这般,这样那样”。把它们全都脱掉。
从事实真相的终极视角看,并不真有任何东西是要去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就纯粹是任凭自己沉醉于心智思维想法的特技飞行中,沉迷于思想的杂耍表演中。
你渴望去了解认知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心灵事物,全都正发生在这个“它觉性”的对象世界中,全部都发生在幻梦中。你所有的行为活动,物质和精神的,全都发生在这个梦幻泡影里。这一切都正发生在“它觉性”的对象世界里,全都是不真实的假象,在这个假象中是没有真实的。
Q:昨天晚上,在打坐期间,感受到一个纯粹的“我观我在”的状态。我推想这状态,可被识别成“本我”。
M:那种感知状态就意味着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吐掉吧。无论你感知到了什么,被感知到的都“非你”。你为什么抱住感知到的“非你”,迷失在观念想法里呢?你不是你所知觉体验到的东西,你是那“知者”。
April 30, 1980
1980年4月30日
M:这个知觉意识[我在"I AM"] 创造了,并且维系着,所有尘世中的奇迹,人将这些奇迹据为“己”有,是“我”的功劳,是“我做的”。然而另一方面,这个知觉意识对它自己毫无掌控权。
源自这“I AM”,你萌发喷涌出来,这"I AM"源泉有着浩瀚惊人的力量。圣主克利须那说了:“你热爱我,忠实于我”。这意思是什么?这“I AM/我在”觉识就永存你内在之中---只热爱它。你给你的“有性状态”装满了圣主克利须那的那些惊人的品质特性;你的“有性状态”就意味着圣主克利须那,忠实于它。
最初阶段,你的忠实是属于屈服的类型。你崇拜某种秩序法则,并且屈服于那法则。
最后阶段,你变成全部整体宇宙。
你对于某种秩序规则的信赖,不会保持始终如一;它会持续不断的变化。
你们所有人都好像乞丐;你们抱着一个讨饭的碗,而且你想把上帝也收集到这个行乞的饭碗里。
April 4, 1981
1981年4月4日
Q: 一位自性觉悟者,是否始终处于一种至福状态?
M:已经超越“身体”想法的人,根本不需要“至福”。当你不接受由身体而来的“知觉体验”时,你就在那至福状态。那状态是在你父母未生之前的状态,在你出生之前的状态,那不能被描述为“深眠”,那状态超出“深眠”的范畴。智者的感受无异于你出生之前的状态,那是纯粹(清)完整(净)的状态。
Q:我怎么能到那状态?
M:你时刻都在那状态,那状态先于你接收着的“身体”,只不过你因为来自身体的“知觉意识”给混淆颠倒了。
Q: 大梵天,毗湿奴,以及其它众神,都是什么呢?
M: 它们都纯粹只是意识内的现象。每一个显现都有它自己的持续跨度。那个持续跨度可能有数百万年,但是它们全都是现象,并且都有被分派的存在范围和持续时间的“量程”。对消息和见闻觉知的“知者”是无论如何也不被个人希望,恐惧...等等所影响的。
April 10, 1981
1981年4月10日
为什么在某一特定具体的时刻发生某种事情,这不可能用这种二元的因果状态来解释。我们只能观看这运转,并且不可能要求对任何运转发生的任何事件做出任何归因。如果我们有选择权,能够选择是否承担这个身体意识,那谁还会愚蠢的接受这个身体?只因为,毫无任何选择权,所有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整体自然自发的。苦痛也必须担当起来,因为它是这整体运转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个体能够拣择和挑选。
在整体运转中,有大量的苦痛---这个身体是那无数“构成形态”之一,这个身体分担着来自整体苦痛中必须承担的经历体验。
你死死抓住某个“实体”拼命的想去弄明白。这全都只是为了交流的方便。试图去弄明白什么的某个实体,它是谁啊?你持续地喋喋不休,只因为你抱着某些特定的观念,试图去满足你内心中已经不由自主,自发浮现出来的种种观念。这所有的交流过程,阐述过程,等等,只要这个“当前存在感”知觉在,就会持续,并且所有这些东西都只是满足“我在”总念,可是[你]---绝对存在,不是这第一念“我在”。
April 13, 1981
1981年4月13日
在尘世中,二元性始终持续着。显现,只有在基于“身体-心智思想”身份识别的“二元性”上才能够发生。如果上师和弟子,都不认同身体,二元性的问题还会冒出来吗?动物的存在,只是去满足“饥饿”欲求;这就是你到这里来的目的?一个人必须了解他自己不是“形态形象”而是意识知觉活动,这知觉意识活动赋予了那“形态”感知能力。
April 15, 1981
1981年4月15日
这全都是概念想法的游戏。即便是想到“我即将获得认知”,或者“我已经获得认知”,都还是一个“想法”。先于获得任何“知觉认知的体验”之前,那儿不管是什么,那就是真实。
May 10, 1981
1981年5月10日
伴随这究竟认识,在尘世中,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好了。
别试图摘拣和挑选,宣称“这个我一定要做,那个我肯定不做”。别给你自己强加这样的条件限制。
一定要弄清楚这点,那必须坚持尘世生活,或必须放弃这生活的“个体人”在哪里?那么疑惑就不会冒出来了。
如果你完全充满这样的究竟认识,那么尽管尘世有种种麻烦,但没有任何麻烦会真的影响或者伤害到你。
June 6.1981
1981年6月6日
M: 组成这身体形式的因缘要素正在变得疲劳衰弱,伴随着这身体形式的“觉识”也同样正在衰弱。当前现场存在感依然伴随着我,因为那构成身体形态的诸缘依然还有一点力量。当那点力量退离,意识知觉活动也会退离消失,于是就不会有“现场存在感”---但[我]依然还在,没有临场存在感“知觉”而已。
你们每个人都正在试图去保护你自己。你们正在努力捍卫的,那到底是什么呢?尽管你们可能保护的挺好,但是它会持续多久?去吧!刨根问底,找出你正在拼命保护和维持---试图让它长存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会持续多久,能保存多久?
了解你的真正本质,你的真实自性,这唯一的灵性路径是去通过探询找到这个“我在”念的源头。在“临场存在感”(我在)到来之前,我在那状态,那状态里绝无时间概念。所以,什么是出生?那就是时间总体概念设想,那“事件现象活动”,也即“出生,生活,以及死亡”,一起组成的不过就只是“时间”,持续的时间跨度。一旦你把这看透了,所有一切事物都清楚了;直到你彻底了解它,否则什么也不清楚。这多简单容易啊,不是吗?
Q: 说起来简单,但理解这些语言的意思和指向就难了啊。
M: 那是什么?它不在时,你连话都不能理解?去找,刨根问底去找,那根本的源头。要理解我今天早上告诉你的东西,用概念知识的智力完全没戏。必须是直观直觉的领悟。
June 8.1981
1981年6月8日
老年阶段时,智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垂暮时,随着智力的消退丧失,那儿有一个“观睹见证者”。你怎么描述那时刻都在,从未衰老的见证者?
你在,任何念头想法能够浮现之前,你就“在”。所有念头想法,等等...这些浮现出来的东西纯粹只是在“意识知觉”内的活动变化。一旦知觉浮现,所有一切浮现---尘世和尘世里的一切事物和事件。纯粹是观睹见证它们的活动变化。观睹只是“发生”,没有任何“个体真实存在”去观睹。时刻观睹见证的发生,属于普遍“一体意识”的整体功能运转。因为我彻底的否定“个人”的真实存在性,这导致百万人之中只有一个会感兴趣。
Q: 有如此多的人们总是非常不满意,始终搜寻着什么更了不起的东西,并且从未满意的确信---他们找到了他们苦苦找寻的。这是为什么?
M:你永远不会满意,也不会确信,你会一直找下去,直到你发现“你就是你正在找寻的”。如果你以“某一个体人”的身份,想要得到知识,你到这里来不会获得你要的。如果你对这里讲述的认知感到满意,你可以来并且静静的坐着。如果你不能接受“对你个体自我真实性”的这种否定,你可以离开。我会很理解,这不会冒犯我,也不影响我什么。
你明白幻觉就好像一个梦境一样。我们在梦中所看到的某种东西,那很真实。但我们在梦中所看到的真实,只是看起来很真实而已,在梦中,如果某人想要得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那不就是在整个虚假之中去寻找真实吗?
尽管这全都了解了,但还是难以放弃对“男人或者女人”形象的身份识别。没有这形象,识认就不可能被指定。因为绝对存在显现它自己,那儿必须有命题内容和题材。绝对存在的无显和有显,不是两个---“无显和有显”只是表示[绝对存在]的符号,就好像“真实本体”和“影子”。这爱不属于某个体人,它是普遍一体意识整体的“本性”。
June 11, 1981 (Morning)
1981年6月11日 (早晨)
对“身-心”的身份认同已被坚定地抛弃,同时“觉意识”的身份认同被彻底的确立,唯有此时,我所说的才可能听出那么一点点味道。
真正的你是无穷无限的,那是不可被思考和感知辨识的。通过把你本身绑定局限在身体形态上,你已经自我封闭了你本身的无限潜能,你本身就是无限潜在性,那才是真正的你。
在冥想中,那是觉意识在沉思它自己,并且留驻在它自身内。
Q: 就我对此的理解,人生的目的就纯粹只是去了解---所有被显现出来的,以及所有正在运转的,那全都是“普遍一体”意识。除了认识了解,没有任何事情是真的要去完成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真的要去做的。这理解正确吗?
M:正确。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天然自发的(不依赖任何掌控者),自动的,自然而不拘束的,只有“我”和“我的”(宾格)的印象观念,才是束缚。像你这样纯真质朴的人来到这儿,我就处在平静状态,没有热闹可看,但是当来的人认定他们自己是觉悟者,抱着他们的知识自满得意,试图显露卖弄他们的知识,哈哈,那就有热闹看了。
Q:身体和心智思想有没有某种重要性呢?
M: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重要性。
Q:我们不必照顾身体吗?
M: 某人把某物等同于自身并且加以照料,可你和“身心”不再有关,你已经不再认同它和你有关系,那么你为什么还如此在乎,对“照料它们”这么介意呢?当你是这“空”,你就不再是“身体”,你是这“空”,以及这“空”内囊括的一切。你现在显现着一切“已知的”空间。这个空间是被“chidakash” 已知的。当你是“chidakash” 时,你就比物理空间还要微细,膨胀性更大。智者超越这些微细,天空,空间的各个“层级”。他在“chidakash”中,因为“我在”念想,依然还受到限制,依然还要受到“条件缘起”的制约,所以下一状态是“Paramakash”。这是无上状态,在这个无上状态内,有其它的“akash”,七个。在“chidakash”中,这个知晓状态,就是“我在”。在“Paramakash”,则无“在或不在”。它超出所有一切事物现象范畴。
chidakash [cidakasa]. 普遍一体的心智思想;纯一体的意识活动整体;意识的以太或者空,没有个体自我感;无限,普遍遍满的意识领域;所有万物的真实核心,无局限的知识,无限的智性,广大的智慧。
akash[a] [akasa]. “以太”或者“空”元素;虚空,不可见,普遍遍满的连续统一体;
paramakash. 纯粹的存在
June 11, 1981 (Evening)
1981年6月11日(晚)
当你看到某种事物,并且你很喜欢它,欣赏它,对它有浓厚兴趣,这个“兴趣”就是对那“对象”的“爱”。气恼和挫败感浮现出来的时候,那同样也是“爱”的作用。极“好”也就是极“坏”。所有苦痛的体验都是“爱”的效果。去仔细查明,这所有的“爱与恨”的戏剧游戏,它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对“有知觉,有体验”的“有”性状态,对生命活动(生存游戏)的“热爱”,对“有知觉有体验”的热爱,引发了所有的痛苦和种种烦恼,种种穷困和苦难。你不得不面对“苦难”,因为你热爱“有”--知觉有体验,热爱去“生存-活着-变化”。在任何“热爱”之前,就先有了---对“有”的热爱,热爱知觉和体验。品尝着喜爱和悲苦这两方面的品质,品味着“快乐感和痛苦感”这两方面的特征。
想要远离苦痛的那个“你”,它是什么?如果你孤立在我之外,我才能始终让你远离我。可是不论显现什么,都没孤立脱离在我之外。已经涌现出的这个“你”,它是什么?抓住它的根源了吗?导致快乐和苦痛的就只是那个根。当你了解这个“我”,一切就都结束了,完成了。然后你可以热情洋溢的鼓掌,大声喝彩,因为演出全部结束。我正给你的这个“认知”,将会把你所抓住的全部“所谓知识”都消除掉。智者如同这虚空一样微妙。这虚空像什么?你设想那太空,它好像什么?这意识比这太空还要微细。这“空间”的父亲是“我在”意识。
June 13, 1981
1981年6月13日
你是身体里流动的血液吗?你是这皮肤?这骨骼?你不是。如果你这样去调查下去,就忽然明白,你不是这身体,就这样继续调查下去,你会剔除掉所有一切---“非你”。最终,你是什么?直接从这个紧要的地方下手。你太沉溺于你用头脑死记硬背学来的东西了,各种宗教仪式,规矩,种种拜赞和唱诵...等等,除非你每天都重复去背诵,否则你就觉得不舒服,不会得到任何快乐幸福的满足感。这些仪式性的练习,是给那些懵懂的初始者的,为了占用他们的身心(让他们忙碌于此,收摄他们四处外放游荡的身心),可是进行身心的这些仪式练习,那是方便,是为了去了解“你在”---它没有任何“名和相”。
了悟的人,没有这些“苦乐”的疑惑,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如果某人把身体等同为他本身,那么他就肯定沉溺于“身体”的种种隶属关系之中。
June 15, 1981
1981年6月15日
一旦这“究竟认知”在你内在中破晓,你就是一位智者,你就不再是一个人类个体。你就是显化的梵我Brahman(一体我),Chetana(管理和指导性的意识),动态显化的“梵我”(整体)。
Chetana:that part of consciousness that governs the functioning of mind and body。管理和指导“心智思想和身体”功能运转的那部分意识。
在初期,你的种种念头想法还是会习惯于“关联”身体以及身体相关附属物,但已逐渐和“身体-心智思想”脱离瓜葛,逐步切断了对身体的认同,同时逐步的稳固立足于动态流动的“意识觉知”上,你的念头想法会是什么样的品质特征呢?你的念头想法会更加微妙微细,如果那儿有某些念头想法的话。尽管如此,这动态流动,不断变化的意识觉知活动是食物身的品质特性。只要身体形态还在,这个动态流动的意识觉知就在。
早上,不管你内心讨论起什么,还是接收到什么,你会持续地反复,直到你沉入深眠;没人在这个层面上探究质询---所有这些功能运转----它怎么发生的?这个功能运转的品质特性是什么样的,它怎么发生呈现的?你是什么?深入质询它。
June 17, 1981
1981年6月17日
不管我们谈论什么样的认知,我们都不得不借助语言文字来交流,但是语言文字的交流内容不是终极真实。
你想掌握知识,收集知识。这些可以掌握和收集的知识,在这个世界里随处都有,太多太多了。但是罕有人会明白,这样的知识只不过就是一堆“无明”。
你会仔细研究从你内在突然喷涌出来的那些理念,如果你不喜欢,它们就不会呈现在你面前。如果你对灵性生活高度热忱,你的念头想法以及理念就会和灵性高度相关。
July l.1981
1981年7月1日
Q: 深眠是无知觉。绝对存在是超出“有知觉”和“无知觉”范畴的。我不明白。
M:一个孩子出生,作为开始:婴儿根本不知道它自己。对饥饿,口渴等等...的生理反应,只是发生。当生命活动显现,这些就都是身体生理上的事件,但是在这些身体生理反应状态中,知觉还没发展起来,或者说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在一年或者两年后,它忽然知觉到它自己,母亲,等等。当孩子知觉到它自己,它的“知觉-辨识”状态就开始了。
先于知觉辨识状态之前是蒙昧,尽管那状态也是无知觉的,但它是蒙蔽。然后“我在”感的知觉到来:它并不知道它是谁,但它知道它是某种东西。随后孩子开始收集其他人灌注给它的种种印象概念和观念,并演进形成对它自己,对它自己之外的其它人,其它事物的某种固定的观念和印象。心智思维进程已经演化形成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深眠和清醒状态的日常循环。在清醒状态,无论怎样你都处于心智思想状态,你知觉经验着世界,联通你的种种观念想法,然后你落入深眠状态。从技术上讲,深眠,你可以称之为无知觉状态。然而,这种不知觉,不是那种彼岸的“绝对存在”的“不知觉”。
让我们再从婴儿讲起。蒙蔽,知觉,想法印象和观念的收集堆积,遇到上师。上师告诉你:放下种种概念,就单纯的停留在你本身。所以,当你处于“你在”时,就只有“你在”---临场存在感。这是第一步:就驻留在“你在”这临场存在感“知觉”上,这临场存在感“我在”,无须言辞就知道,这就是“觉识”。当婴儿开始知觉到它自己的时候,就只有单纯的“觉识”---但那是一种普遍整体的觉识,是所有人共有的。现在这变成超世俗的了。寻求真相的人,领悟了上师所说的话,放下种种概念,这是第一步,求道者沉浸在“我在”状态,单纯的“临在”。
首先,有“我在”知觉,不需要言辞就知道“我在”,有这“觉识”,世界就显在。好了,现在求道者进入默想沉思,只沉浸在“我在”上,那知觉就沉入“无知觉”。这是有“身体形态”的时候,层次上的最高层次,因为这个“有知觉”和“无知觉”是身体形态的两个活动方面,“身体形态”就意味着“意识活动”,在意识活动领域范畴内,就存续着“有知觉状态和无知觉状态”。
绝对存在,超出“有知觉和无知觉”范畴,不依靠“有知觉或者无知觉的意识活动”就可独立存在。所以,否定“知觉状态”是灵性层次上的最高层次,终点是超然于“有知觉和无知觉”的意识活动状态,超绝于“知觉体验”状态。
Q: 我之前以为“失去知觉”意味着绝对存在。
M: “有知觉”状态和“无知觉”状态,是有身体形态的意识活动表现形式。这个食物堆积架构的身体,连同这知觉意识活动都被完全超越,超出这两者范畴---那是绝对存在。
有光亮,有黑暗,但底层的背景基础是什么? “虚空”。 “虚空”既不是光亮,也不是黑暗,但是“虚空”真实在。你不得不超出光亮和黑暗,居住在“虚空”。同样的,某人必须超出身体形式的意识活动的两个方面---有知觉和无知觉。如果你进入那状态,你就正在值守着“知觉和无知觉”/“意识和无意识”。那就被称之为本自三摩地:或者萨哈嘉三摩地。
你当然就在那状态,本来就在,天然就在,一直就在那状态,但这个精神和身体有关的“身体-意识知觉”架构是始终可取得联系的。此刻,某人显现出的“身体-意识知觉”架构是正在被运转的---否则你就还原回复到绝对状态。它就好比:在一个巨大的娱乐场里,有一道门,并且在这道门上有一个观察孔。那观察孔就是意识知觉,但是你在它后面。(你透过意识知觉这个观察孔,窥视着娱乐场里的一切。这身体的物质世界就是娱乐场,物质世界是意识的观念想法活动的映射,意识知觉是“我在”,而你不是这些东西)
设想那些太空飞船正从地球飞升:当你进入太空,你觉得你已经逃离地球了,但事实不是这样---你还在地球大气层的势力范围内。你必须更进一步飞入太空,那里就没有大气层了。但是,你“到彼岸去”的想法,它在哪里呢?不是这样---你是真正的绝对存在,(想法只在意识活动范畴)这些想法全都是你抓住的种种表相。
[你]知觉体验“你在”,但你完全忽略那个“你在”,那“不加记忆的状态”就是“无知觉”,这是最高状态。你永远也不可能用语言文字来把它描述出来,那状态是绝不可能被语言文字刻画出形象的。
必须彻底了解,你不要迷乱。猜想推测你活在某种无所不知的状态:你不要认为“你是一位智者”了,只因为你自以为的无所不知的状态,你会获得很多功能,还在欢迎着那个状态里的很多操纵权力。你可能觉得你是一位智者,但事实不是这样,那只是第一步。在那个阶段里,有一大堆吸引你的诱惑,有大量有诱惑力的事物。如果你只是纯粹的“在”,毫无言语的静默,不理睬,不干预介入,你就是强健的。放下那些功能,别被它们迷住,别被它们控制,也别去掌控它们。
————————————————————————————————————————————————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Prior to Consciousness 》
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奇尊者《先于知觉》
英文原名: Prior to Consciousness
中文译名:《先于知觉》
原书副标题:Talks with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
原书编撰: Jean Dunn 吉恩 邓恩
中文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
本次翻译,只摘选部分段落。
在翻译中做了一些中文表达和语序习惯上的处理,意译比较多。
翻译中的错漏难免,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