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微服务网关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api网关就是所有的api请求都要先经过我这里,相当于银行大门,端口相当于银行柜台,处理不同的事务。对银行里的每个用户(实际IP和端口)进行分配卡号(服务名),这就是服务注册。

架构原理

每个客户端对API的请求将首先到达Kong,然后被代理到最终API,在请求和响应之间,Kong将执行任何已安装的插件,扩展API功能集,Kong有效的成为每个API的入口点。

使用kong前后对比
api网关的角色(聚合服务)

如果用户需要访问订单信息又需要访问用户地址信息,而这两个服务在不同的服务器IP上,那么就需要一个API网关来做服务聚合。用户只需要访问一个api地址就可以一起查出两个api的数据。

架构原理总结为:Kong = OpenResty + Nginx + Lua

Kong 对外暴露了 Restful API,最终的配置便是落地在了数据库之中。1.1版本之后支持无DB。

Kong大概有以下几个管理对象:节点信息、服务、路由、用户、插件、证书、SNI、上游信息、目标。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服务和路由。下面会聊到。

kong的特性

安装与启动

支持多种安装方式:

安装的方式比较多,总体步骤归结为(具体参考此文):

1、启动任一数据库服务,目前官方支持postgresql和cassandra;

2、设定数据库;

3、启动kong服务。

服务注册与路由添加

路由用来匹配客户端请求的规则,每一个路由都要与一个服务相关联,当一个请求到达Kong的时候,会先给路由匹配,如果匹配成功,那么会将请求转发给服务,服务再去后端请求数据。所以路由是Kong的入口。

在Kong0.13.0之前的版本有API实体,因为API实体使用用起来并不方便,所以将API实体拆分成路由和服务,这样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

Kong的一个API实体必须是路由和服务的组合。

添加路由:

添加服务:

配置可以参考本文。但小马觉得kong与consul的结合这和服务和路由的概念有关。

kong与consul的结合

1、我们看过kong与consul的结合,那是怎么结合的呢?

您可以通过指定dns_resolver属性(在kong.conf配置文件中)以指向Consul服务器(或通过设置KONG_DNS_RESOLVER=环境变量)来使Kong与Consul一起使用。这样,您将迫使Kong使用Consul来解析upstream_urlAPI 中的主机名地址。

2、这句话非常简明概括了它们两者如何结合。为什么需要结合?

小马总结为:consul 的加入kong主要发挥了    DNS负载均衡  + 服务配置中心    的作用。

Nacos和Consul这类产品有着服务配置中心的作用,但是其只能基于IP和端口进行微服务组件的发现,对于类似/path 端点地址(API接口)的发现是做不到的。正式基于这一点,与kong网关的结合仅仅就局限在DNS层面了。

上面讲到可以通过指定kong的DNS_RESOLVER来实现结合。kong是通过DNS来实现IP和端口的负载均衡,不能实现端点和API的自动注册发现(大胆更正一下,这里说的是DNS做不到支持端点和API的负载均衡)。

因此consul的加入更大的是发挥服务配置中心的作用,如果你要使用服务配置中心功能,那就需要结合,如果仅仅使用服务注册中心,那么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kong为请求多个后端服务提供了多种负载均衡方案:一种是简单的基于DNS,另一种是更加动态的环形均衡器,在不需要DNS服务器的情况下也允许服务注册。

啥意思呢?当kong需要服务配置中心的时候要结合consul,负载均衡如果选择基于DNS,那么只能支持IP和端口的负载均衡,而consul也只能支持IP和端口层面的负载均衡,对于类似/path 端点地址(API接口)的发现是做不到的。

与kong同一类型的产品有:enovy(边车模式+自带配置api),nginx,zuul等网格软件或者说网关软件,也就是发挥请求路由转发,负载均衡以及热更新动态配置api等作用。

那么其与k8s的区别是,后者是容器编排工具,后者与docker warm是同级的,负责容器管理,集群管理,以及集群之间的通信,使集群对外就像单机一样。

 Service Mesh最近很火,它的核心组件之一Envoy代理也很火。

相关文献:

github  kong


你可能感兴趣的:(kong微服务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