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工具书的使用

编者注:本文改编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除非知道读那些书,否则没法进行主题阅读;但除非能做主题阅读,否则不知道该读那些书;这是主题阅读的主要矛盾;简而言之,也就是不知从何开始,就没法进行主题阅读。就算粗略地知道如何开始,花在寻找相关书籍与篇章的时间也会很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题工具书。

主题工具书,能告诉我们到哪去找自己感兴趣主题的相关章节,但为了避免对这些内容的意义和影响产生偏见,此类书却不会教你如何阅读。

工具书有缺点,如对没囊括进的作品里的有用部分,只有一些粗略的指引。尽管如此,不论针对哪个主题,它至少总能帮读者知道从何入手,其涵盖的都是想要阅读的书。因此不论是成熟的学者或初学者,工具书都能帮助节省很多精力,让其很快进入重点,开始独立思考;因为他已经知道前人怎么想了。

主题工具书对研究型读者与初学者很有益,它能从这三个方面给人帮助:启动阅读、建议阅读、指导阅读

在【启动阅读】方面,工具书能帮我们在面对传统经典作品时,克服最初的阅读困难。很多阅读方法都要求读完整篇或大部分内容,这样不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使用主题阅读并配合工具书,先阅读大量不同作者一些比较简短的章节,可以帮我们在阅读经典著作之前,先读进去。

用上述方法,还能给我们许多【建议】;读者一开始对某个主题感兴趣,阅读时还会逐渐激发起对其它主题的兴趣。而一旦开始研究起这些主题,就很难不去探索这些;在明白过来之前,已经通过工具书读了一大半了。

这样的方法,还能以三种独特的方式用在【指导阅读】上。

一、读者阅读章节所涉及的主题,给读者诠释章节提供了一个方向。

但不是告诉读者章节的意思。一个章节,在许多不同方面与主题相关,而读者要找出此章节与主题真正相关的地方。要学习这点,需要拥有很重要的阅读技巧。

二、针对同一主题,从不同书籍中收集章节,能帮助读者强化对章节的诠释能力。

有时,按顺序阅读的章节,与上下文中其它内容对照,可以更了解其中含义;有时会遇到相冲突的论点,这时会更明白其中意义。一个作者的章节,由另一个作者的章节做补充、评论,可以帮读者对第二位作者有更多了解。

三、如主题阅读用在不同主题上,当发现同一章节被工具书引用在许多不同主题之下时,这件事就很有指导阅读的效果。

随着读者针对不同主题进行更多不同的诠释,他会发现这些章节含有丰富的意义。多种诠释的技巧,不只是联系着阅读技巧,同时也会训练我们的头脑对含义丰富的章节的敏感性。

主题阅读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阅读,另一种是配合使用工具书;后者可当作构成前一种阅读计划的一部分,一开始从这里着手是明智的做法,尽管前一种应用范围比后一种广。

版权声明

笔者所有原创文章,皆保留版权。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保持本文完整,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 @烈日当空 和本文原始地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工具书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