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讲13中24卓芳 分享第373天
心理学四大流派中
第一个:行为主义。创始人是华生,强调在某一个环境下对人进行训练,或者改变环境中的一些东西,这个人他就会受到影响,他就会发生变化,这是行为主义的主要特征。代表人物,巴弗洛夫,他的实验是在给狗喂食物之前摇铃铛,摇完铃铛给他吃的,慢慢它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这个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是人为训练出来的,我们在实际中也是,我们跟孩子之间,我们可能有什么反应,孩子就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干吗了。这也是训练出来的结果。所以在生活中,尤其对很小的小孩子,我们就要格外的注意对他的行为进行训练,怎么训练?行为主义强调的训练往往是奖励,或者惩罚,他做到了给他奖励,没做到的时候给他惩罚。
而斯金纳提出来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格外强调,如果做得好的时候,就给他正强化,就给他奖励。做得不好的时候给他惩罚,有的时候是消退。所谓的消退就是不再关注,让问题自己逐渐消失。消退就是对他不好的行为不予理睬,过段时间,这种行为可能就自己消失了。比如孩子可能今天只是作业做得慢一点点,让你非常不满意,你把他吵一顿,接下来,他的情绪变得很糟糕,假如我们能接得住,能稳得住,也有可能消退,不去强化。越在乎越关注这个点就越会成为问题。
操作跟经典有什么区别?经典一般就是人主动的给它进行训练,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而操作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我们会通过摸索,通过发现,就会知道我怎么做,比如我好好的学习,然后我爸妈可能对我就会有表扬,接下来我就想更多的去好好学习,这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他发现的。但是也有不好的那种,比如他发现如果他生病了,爸爸妈妈对他就会更好。接下来他可能有更多的生病,有意无意的就会多生病,这也是心理学的现象。从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说,是他自己摸索出来,他做这样一种行为可以让他自己获得好处。所以任何一种行为之所以保留下来,一定是有它的好处的。所以我们焦点里边才说“症状往往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存在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所以我们做咨询或者是通过学习去帮助孩子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去探讨,去看一看大概发生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道理,这件事情对它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当我们听出了意义,可能对这件事情就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这个模式可能就会被打破,比如说有的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关系不好,要闹离婚,结果他就出了一些状况,他出了状况之后,爸爸妈妈关系反而变好了。这其实在行为主义来看也是一种强化。接下来有可能他出现问题的行为就会变多,因为这是有好处的,对他起到积极的强化。他的行为状况对于整个家庭是很有帮助的。
强化一般分像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也有正惩罚和负惩罚,
班杜拉提出来的社会学习论,就是人在社会中学习,被称为“新行为主义”。“交互作用”就是人跟环境相互作用,不是像华生、斯金纳他们认为就是单纯的人只受环境的影响,社会学习论认为人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比如讨厌爸爸酗酒,最后我们可能会找一个跟爸爸一样酗酒的人。或者他不去酗酒,就我们也会天天唠叨他,说他,最后他也变成了一个容易酗酒的人。
我们特别讨厌妈妈小的时候不断的唠叨我们,挑我们的刺,我们会发现不知不觉间,面对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又变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人。这其实就是一种模式的循环。我们意识到,就有意识做点别的,打破这个循环,或者我们能做到接得住。
厌恶疗法,他本来喜欢学习的,但由于父母对他的要求很严格,那么他从学习中得到的都是糟糕的情绪,挫败感。一提到学习,他就想到那些不好的感觉,他就不爱学习了。这就是行为主义非常经典的疗法,“厌恶疗法”。在他干事的时候反复的去唠叨他,说他,批评他,指责他,然后他就讨厌这件事情,这就是厌恶疗法的精髓。厌恶疗法往往也用到其他方面,比如说戒酒等等,把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弄到一块。
行为主义有个暴露疗法(或者说是冲击疗法),他喜欢这一块,就一直让他做。做的太多的时候,他就会感觉非常的恶心。
班杜拉提出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根据情况调节我们自己的行为。看一个人他的社会完善程度或者心理成熟程度,其实就是看他自我调节能力怎么样。
第二个: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大师,都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有一定的关系。要么是对他的理论进行发展,要么提出相反的东西,要不然就是提出弥补的东西。他的理论,包括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移情,自由联想,阻抗,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就认为我们主要受潜意识影响,所以我们才会有口误、笔误。他认为说错话往往都是有意义的。包括我们做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梦的解析》这本书,是弗洛伊德非常经典的三部书之一。
精神分析理论假设就是人的问题往往都是因为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很多痛苦,很多的想法,压抑到了潜意识,他自己有没有意识他就不知道,于是就出现了问题。精神分析它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什么叫自由联想?自由联想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进入到更深层,
很多学派其实并不矛盾,他们很多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个学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学到极深处,其实都是对人的关注,都是给人创设安全,温暖、稳定,放松这样的氛围,然后让他能有机会更好的去自我探索,更好的成长。所以每个学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精神分析在学校里面或者青少年这一块推广,有的时候就不是特别容易,因为它时间太长了。但是如果是成人童年积累了很多的东西,他又找不到原因,找不到什么情况,出现了各种行为,在做的时候可能就会比较好做一些。
行为主义其实研究的主要是动物,精神分析主要的对象都是病人。
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主要是受潜意识影响,并且很多很多东西我们可能都不知道,我们为啥会这样,我们怎么就这样,很多东西都不一定太清楚。
人格结构理论就是本我、自我、超我。
最完美的就是本我和超我能达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和谐的状态,关于性心理发展阶段,精神分析就认为他出现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他的某一个阶段没有成长好,专业名词叫“固着”。
移情一般指的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把对他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移情又包括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就是好的。负移情就是把生活中那种不好的情感转移过来的。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发生移情,治疗就还没有开始,说明来访者还没有进入状态。精神分析里还有阻抗,但是焦点里边也没有阻抗。焦点的创始人写了篇文章,《将阻抗埋葬,阻抗之死》”。由沙泽尔先生所写的,焦点认为那不是阻抗,而是说明来访者他在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关系还不到位,方式是不恰当的。
反移情就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那种东西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情、情绪在来访者身上体现出来了。反移情说明咨询师需要成长。精神分析的咨询,有三大原则,中立、节制、匿名化。所有学派都强调中立、真诚、节制。精神分析的咨询是比较节制自己的。分析师可能什么都不说,或者可能不到10句。什么叫匿名化?精神分析师一般是在来者在后边,他就等于是完全是隐藏的。他不会跟你聊他任何他生活中的任何东西。
第三个: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认为行为主义是动物心理学,精神分析是残疾心理学,分析研究各种非常重的病人。那么人本主义研究的是正常人,所以叫做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认为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想更好,每个人可能也都在努力,只不过他可能现状受阻,导致他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价值,于是他就出问题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派,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受到人本主义的思想的影响,都强调尊重,然后都强调积极关注,真诚,这就是人文主义的最核心的东西,只不过像焦点、叙事,它会更强调这些。
人本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经典的就是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个:家庭治疗。常见的家庭治疗,有4个,严格来说是6个。
第一个,萨提亚女士创立的萨提亚疗法,被称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影响非常广,也被称为家庭治疗之母。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在心理学界举足轻重了。萨提亚这个模式跟传统的心理学有很大的区别,他就认为每个人都是明星,每个人都非常了不起,而不都是症状。精神分析角度来看,很多人都是症状,每个人都是有病的,都有很多问题的。但是萨提亚女士认为,人都是明星的,每个人都想更好的。我们要从家庭里边去看,每个人都可以对这家庭成员更多的好的反馈,好的关注等等。这是萨提亚学派特点。
第二个是策略派,焦点解决受策略派影响是比较多的。
策略派受艾瑞克森的影响,策略派是用症状去改变症状。里面有三个比较关键的特点:矛盾处方,维持症状,奇迹提问。咱们焦点里边的奇迹提问这个最开始也不是完全一样,我们后来有了很多的演化。
第三个,结构式家庭治疗,创始人是米纽秦,他提出来,家庭结构出问题了,可能就会导致个人出问题。现在华人这一块做比较好的是李维榕老师,香港人。
第四个,系统式家庭治疗,米兰派,做的比较好的是北医六院的唐登华教授。他认为,人出问题,往往是家庭的系统出问题了,系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