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陶行知先生名篇《我们的信条》导读

      “要募集一百万元之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读到这样一组数据, 你的心里是否会感到震撼?

        这是在1926年的中国。这个时期,以物价水平较高的上海为例,“每斤大米5分多钱,1银元约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角4分钱至1角5分钱,1银元可以买7斤猪肉;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2分至1角4分钱,1银元可以买8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食盐每斤2—3分钱”。“普通工人基本处于日入三四角”、北京“每间房的平均租金为每月1.25元”。(参考《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年第3期《民国初期各阶层的收入水平与生活状况》)

        当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再来读读这“四个一百万”,会最先想到什么?是的,这位以改造中国乡村生活为使命的人,就是陶行知先生。

        1926年,33岁的陶行知先生与同仁一起组织教师研究会,发表《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制定了《我们的信条》,筹办试验乡村师范。这组数据正是他为了集中力量办好乡村师范提出的。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投身改造乡村教育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他对教育发展的远见卓识——从拥有最广大民众的乡村做起,从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做起。激活源头活水,让好的教育能够抵达中华大地上的每个村庄,每个家庭,每个孩子。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如同铮铮誓言般的十八信条,每一条都掷地有声,如同春雷震响在中华大地上。时至今日,这些教育理念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如何落地?课程教学改革该如何实施?农村学校缺少经费该如何办好教育?当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时,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先生的这篇文章,也许会重拾最初的勇气,找到前行的方向。

        荀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先生不正是这样的人吗?行走世间,如果能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紧紧相联,就会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吧。因为在他心里装着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陶行知先生名篇《我们的信条》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