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知特产》之平湖西瓜

嗨,大家好啊,这里是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我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冥王星星主小刘,关于特产,只有不知道小刘的,没有小刘不知道的。特产是某些地方特有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历史,在这里小刘给介绍一下特产的文化历史传说,这期我们的主角是平湖西瓜。

平湖西瓜汁多瓤细,味甜爽口,皮薄子少,瓜型中等,宜于贮运,被人们誉为“江南第一瓜”。

西瓜,又名寒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密生细毛。叶有深缺刻,呈绿色。雌雄异花,花为黄色。果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皮色浓绿,绿白色或绿夹蛇纹。瓤多汁而甜,深红、淡红、黄或白色。采种子用的品种,果小味淡,子多而大。西瓜性喜炎热、干燥和充足阳光,不耐寒冷。我国除寒冷地区外,南北皆有培。

关于西瓜的原产地,似乎争议不大,一般都认为它最初在非洲热带被发现,原是野生西瓜,有甜味和苦味两种。后来甜味的种子被保留下来,从而产生栽培型的西瓜。现在,我们从古埃及的壁画中还可以看到古代人吃西瓜的形状,从而推知西瓜在埃及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亚洲、欧洲及美洲的西瓜,都是从非洲传过去的。

西瓜何时传入中国?这个问题从明代开始一直有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元世祖说。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饮食》云:“契丹破回纥,得西瓜种。元世祖征西域,中国始有种。”即认为,元世祖是从征契丹时得来的西瓜种,而契丹又是从攻破回纥时得来的。归根结底其源头是回纥,这就要牵涉到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的一则材料,该材料叙述:五代后晋同州邰阳(今陕西合阳)县令胡峤,在契丹灭后晋时落到契丹手里,当了一名文职官员达七年之久。后来他逃回中国,写了一本《陷虏记》,书中说:“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除此之外,还有宋代说、五代说、南北朝说、汉代说等。

平湖西瓜名气大还同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正值盛夏。他在品尝百果之后,感到平湖出产的西瓜其味甚佳,便面谕近侍将瓜子收存起来,引种在安葬在清帝王的东陵,于是平湖西瓜更加出名了。据《平湖县志》记载,当年平湖出产一种白皮、白肉、白子的“三白瓜”,乾隆皇帝品尝的就是这种瓜。这种瓜虽皮薄、肉脆、味甜,但抗病虫害能力较差,成熟期也不易掌握。后来,这里的瓜农从外地引进一种瓜色如虎皮、形状像橄榄的马铃瓜。这种瓜味道不及三白瓜,但产量较高,耐于贮藏。经过当地瓜农复培育改良,选育出一种兼有马铃瓜和三白瓜优点的平湖马铃瓜。最为有名的要数平湖南门外曹兑等地出产的小种马铃瓜。这种瓜单个重6—8斤,两头尖,皮薄,色乌,着地面部分为金黄色,瓜瓤为橙黄色,质细,味鲜甜,纤维少,肉质沙脆,吐子方便,成熟期早。旧上海的瓜商,都号称卖的是“真正南门平湖西瓜”,以此招徕顾客。

“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响应十八大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的精神号召,由中国特产品牌公众评选活动组委会举办。本活动旨在保护地方特产经济,规范特产市场秩序,促进特产经济健康发展,改变名优特产在消费群体中物价高、资源少、产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的“独裁专制”形象,使地方特产名优品牌效应更显著,让地方特产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香。诚挚欢迎您的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刘知特产》之平湖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