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国学可以从《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开始

新买的《古文观止》,看的第一篇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是司马迁唯一被收录的文章,接下来看了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以及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之所以会先看这几篇,是因为记忆正新鲜。而这记忆来自于刚刚听完的《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发刊词里余先生说“有信心在一年之后让绝大多数认真听课的人对中国文化建立完整和深入的理解系统。从我的个人体验来说,他真的做到了。一如前面提到的几篇文章,我听了课,就知道为什么要读该怎么读。不止这些文章,从诗经到明清小说,因为听了这门课,博大精深的3000年中国文化便有了清晰的一条线,不蔓不枝。尽管大道多歧,心中不乱亦不慌,因为有了这条线,学习就有了抓手,选择就有了锚点,感觉上更轻松,这才是乐学。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实在是好容易,只是过于碎片化,东一鳞西一爪的,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套路。如果心里没有些真东西做积淀,哪里来的定力去明白选择呢?想站队都不知道旗手在哪里,也分不清谁跟谁是一体的。近来国学大热,可讲可说的题材太多了,随便一个朝代的一时文化现象的一个点就足够挥洒出一篇大文章了,更何况野史正史考据论证,事实真相还是选择真相,演义还是寓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即便同是大师说,也可能针尖对麦芒,甚至背道而驰。更何况,自古文人相轻,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么,锦心绣口口吐象牙,妙笔生花花式吊打。热闹的让人心惊,也混乱的让人心燥。碰上余先生的这门课,当真如大热天里的冰淇淋,纷乱中立时清爽,又如彷徨中得了一颗定心凡,不再担心枉费了好时光错解了圣贤书。

老实说,余先生讲课的风格不算讨喜,比起易中天先生的泼辣幽默,蒙曼女士的活泼风趣,余先生要刻板得多。通常讲国学的人都比较低调,不说讲授而愿意做分享。但余先生却很严肃正经的摆明师长的位置,要知道敢为师长可是要负责任的,教不严师之惰啊,余先生不说我辈,他只是勇于担责。所以仅听音频,你能感觉余生生老是正襟危坐眉头常锁,温和但是执拗的很。而若听曾仕强先生的呢,你就会觉得声音背后的人老是笑微微的,是亲切而又常常鼓励的。具体到这门课所涉及到知识点绝不高深难懂,更无冷僻峭险之说,而是标准的入门通识课,但背后的知识体系是宏大、完整而又逻辑自洽的。

我以为《中国文化必修课》最了不起的有两点,一是文化观,二是治学观。先说文化观,一直有观点说中国的历史与其说是国家的历史不如说是文化的历史,朝代更迭,民族融合,但文化一脉贯穿始终,自书同文车同轨始。余先生说在世界各种力量中,文化最软也最强,他还给文化做了一个最短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即然文化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那么接下来第二点,余先生的治学观,也必然是基于人性,而不局限于具体的知识点或一时一地的文化现象。所以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文学科中最重要的课题总是来自于普遍人心;而且每个人的最初疑问,直通最深的学问“。所以余先生坚决反对死记硬背,泥古不化,知识总在迭代更新,每种形式都曾独领风骚达到过最辉煌的顶点,不管曾经多么美好,都已是明日黄花。如果我们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形式背后的思维共式与世态人心,而只是比谁能记住更多甚至把复古当做传承,那就必定是舍本逐末,逆势而行,终不可为。也因此必修课里,会把人文学科的成品放到最后,在了解之前先看大的时代变迁、思想碰撞,生活方式、精神价值以至文明的发展逻辑,这一切是所有文化结果所依赖以为生的土壤。有了这样的格局与视野之后,再来看具体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文章自然就条理分明。余先生还特别贴心的在浩如烟海的文卷中筛选出基础记忆与扩展记忆的内容,不多但刚好足够我们做为国学的爱好者完整的了解并有真切的感受,以此为基石,或为研究或仅凭兴趣,各自去找寻所需所爱去蜻蜓点水或皓首穷经,每一分功夫都用的明白,也不枉人生苦短。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到,当代文化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两个共识:一是抵制余秋雨,二是努力赚钱。这实在有趣的很。余先生的学问是否高明,我们道行太浅,无从评价。只知道他做学问不是闭门造车,而能行为万里路读万卷书,他的文字本来属于严肃文学却能做到大众广流传。他功成名就也能激流勇退,鼓吹文化便要身体力行。不管怎么说,能成为文化圈的公敌,可见其影响力非同一般,而余先生也从没有辜负这这样的影响力,总是热情的参与各项文化盛事。文化圈外,举凡佛道,不论中外,喜欢者众。这便是讨嫌的缘起吧。毕竟疫情肆虐时,最辛苦最危险的是一线医护人员,可是仍有人说,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啊,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做牺牲啊。最可怕的是说话的这些人还自认清醒自做清流!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总是会在。骂自由他骂吧,做事的人只管做事,从来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解国学可以从《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