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延禧攻略》,解锁古代过七夕的正确方式!

于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以考究的服装、布景、色调等还原历史真实,获得好评不断。其中,它也较为形象地还原了古代过七夕的传统方式。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之夜坐看牛郎织女星,早已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如今的七夕节,更是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在最初,七夕节与爱情并无关联。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穿针节”,汉朝《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也就是说,最初七夕之时,妇女们常常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拿丝线穿各式各样的针孔。可以说在当时,是一种针线、纺织技艺的交流活动

而后,南北朝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以《诗经·大东》篇中的“牛郎”和“织女”这两颗星为基础,经过加工、丰富成为文学故事,并为其赋予凄美色彩。

此后,牛郎织女的故事慢慢融入到了七夕节之中,织女成为古代女子们心目中的纺织女神。每到七夕之夜,姑娘们便开始向织女祈祷,祈求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也祈求上苍恩赐良缘。这就是“乞巧”名称的由来。

古代七夕的乞巧方式,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三种。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元朝陶宗仪《元氏掖庭录》中讲:“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七夕之夜,月朗星稀,对月迎风穿针,先完者胜出,即为“得巧”。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朝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风俗。

明朝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宫女们围于桌旁,取一碗清水,小心翼翼地将针行于水面,祈求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的乞巧方式,就是古代投针验巧场景的形象再现。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实际上都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如今,七夕乞巧的传统风俗已渐渐弱化甚至消失,只有以牛郎织女故事为忠贞爱情象征的风俗内容一直流传民间,广为传颂,这一天也逐渐成为恋人相会之节,成为现在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

重温古代七夕乞巧风俗,实际上是一次追本溯源、回归初心的过程。我们在一次次回归传统的同时,能够实现与古人隔空对话,感受古人质朴简约的生活方式,理解古人对未来和生活满怀憧憬与希望的诚挚心境,以实际行动与敬畏之心连接古今,完成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听云说】

遇见更美的自己

文艺|美学|纪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延禧攻略》,解锁古代过七夕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