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练+复盘筑基第19课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255天  2021-12-17

本周约练第二场,咨询师

约练开始前,来访者老师说:我的困惑可能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的,所以我希望能陪伴我走走看看,帮助我梳理梳理,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接着再继续约……

听到来访者说到这些,我知道她是在教我怎么陪伴她:多倾听、少打扰,多陪伴、少引导。

来访者是我们最好老师,我们要向来访者学习,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陪伴她,如何倾听她内心的声音。

我们要向来访者学习什么呢?

一方面学习来访者有勇气袒露自己的心声,敢于面对内心的消极面、负向面。同时学习来访者向好向上的心,以及主动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她的问题,我们要向她请教她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期待?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关系,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要抱着谦逊好奇之心,陪伴来访者探寻他自身的宝藏。

复盘筑基第19课

在第十九课筑基课上,刘老师继续就咨询目标进行讲解。

1、 咨询目标的定义、来源、商定时机以及特征。

1、 对咨询目标的理解。 首先来看一下咨询目标,为啥要有咨询目标?不管哪个学派都是格外的看重咨询目标。为什么?因为没有咨询目标,我们的谈话可能就会不知道谈到哪去了。

所以我们尽量的要有咨询目标,但是我们也可以暂时没有咨询目标,没有咨询目标并非就不能帮助到他,并非就一定没有效果,没有咨询目标照样也可以有效果。 就是目标跟效果,它俩并不是一个必然怎么怎么样的关系,这点要注意,我们尽量的要有。所以我们要去探讨咨询目标,有了咨询目标就有了灯塔,就是想干嘛,你通过探讨想干嘛,弄清楚了让我们才有了大方向,有了努力的大方向才更好的去帮到他。

2、 咨询目标的来源。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要实现的目标, 既然是共同的,那包括谁呀?包括咨询师,包括来访者,以谁为主呢?肯定是要以来访者为主,要以他为主,他想干嘛,他想要什么。当然如果在焦点的咨询里边,几乎都是以他为主的,除非他提的是完全不符合咨询的目标的特征,但是按照咨询目标的特征来说,完全非常具体的问题一般是不能作为咨询目标的,但你也可以跟他去做具体的交流,这块有时候容易混的,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具体的问题不能作为咨询目标,那我们聊的好多时候好像又是具体的问题,我们就感觉我们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那怎么又在聊具体的问题?有时候会有点混,你不要太管这一块,现在我们要回到焦点的核心理念上来说,就是有效继续无效改变。如果你有时候感觉有点混也没有关系,你要记着你做咨询有效才是根本,如果你有的时候不清晰,有的地方不清楚,没关系,只要你做咨询有效,你能帮到对方,那就可以,如果你能帮到对方,对对方是相对有效的那就行了,,但是最最重要的一项记着,你是干嘛的?是助人的,助人才是根本,一定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

3、 商定咨询目标的时机

首先要先进行诊断。在焦点里边好像是没有诊断的,其实也有诊断。我们要确定它是否属于咨询的范畴,然后再确定是否属于你的范畴,然后再具体的去了解他的情况,看看他大概怎么回事儿,这就是在做诊断,就是我们要大概的去确认一下他大概怎么回事,属不属于咨询的范畴,以及大概什么样的情况,然后接着开始去探讨,看看他想干嘛,他想聊的主题是什么,他想聊什么主题以及是什么让他想聊这个主题。还有他的主题下边可能又包含好多个小主题,我们要去探讨的是他的这几个小主题又分别有哪些,就是我们从宏观一定要到微观,从笼统一定要去到具体, 因为越具体,越探讨到具体的情况,具体的事儿越能更好的去帮到他,不然的话我们可能就帮不到他。那我们很多的时候在生活中的谈话往往就是在非常笼统的点上去谈话,或者说即使谈到具体的点了,也都是在各自说各自的东西。 那咨询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非常具体的点上去跟他做探讨和澄清,让他越来越弄清楚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做的事情,以及不单是知道所以然,还要知道为啥要这样知其然,不但要他知道,我要聊什么主题,同时他要弄清楚是什么让我想聊这个主题,还弄清楚我希望通过聊这个主题得到啥。这些都要弄清楚的。这就是商谈、商定主题的时候,我们要去弄清楚的一系列的东西,弄清楚了他就知道我可能最看重的最在乎的是啥。

不但要他知道,我要聊什么主题,同时他要弄清楚是什么让我想聊这个主题,还弄清楚我希望通过聊这个主题得到啥。这些都要弄清楚的。这就是商谈、商定主题的时候,我们要去弄清楚的一系列的东西,弄清楚了他就知道我可能最看重的最在乎的是啥。我们反复在强调主题、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好多时候会把主题和目标当成是一样的,他往往是不一样的。

商定主题之后,然后接下来就是探讨目标,主题跟目标是不一样的。主题就是想聊的话题,目标是就这个主题希望实现的一个状态,一个结果,这是它们的区别,所以一定是先定主题,然后才是目标,不定主题是没有目标的,你主题都没定,谈什么目标呢?你没有主题的话,即使谈目标往往也可能跟他最重要的东西可能也不是太相关。 所以每个学派其实强调都是先定主题,然后再定目标,主题有了目标慢慢的跟他探讨。主题和目标,就是了解情况确定主题,然后探讨目标,这都要花一次咨询的一大半时间,我们一般都太快,可能对方刚说一个事儿,你就开始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主题,当成目标了,别说当成主题了,我们直接都当成目标了,然后接着可能就会去了解他的例外了,我们太快了,一定要花时间,花好多的时间去详细聊,慢慢的才聊到目标。在这个过程我们还要从系统观,系统的视角去探讨,去问他身边的人怎么看呀,有谁知道这件事儿,他们怎么说,他怎么看,爸爸妈妈怎么说怎么看,他们有什么反应,然后你有什么感受等等,我们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跟他做探讨,最起码有这个系统的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很多实际咨询的时候,并没有刻意的去谈方案,但是方案已经在里面了,当然目标也属于方案里边的。

4、 咨询目标的特征

咨询目标的特征七个方面:一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一定要在心理学范畴内。二是积极。三是具体或者量化。四是可行。五是可评估。六是双方都接受。七是多层次的统一。

一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我们做咨询一般做的是哪些方面呢?我们做的其实就是有心理的障碍,或者说适应问题或者说发展的问题,我们一般做的是这三个方面,比如他有心理的障碍,可能他有焦虑,他有恐惧,他情绪低落,心情不好,闷闷不乐, 因为某件事导致他状态比较差,这都是属于他的,当然不一定达到障碍,也可能是适应,那还有就是他的发展,比如说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选哪个专业,然后或者是接下来他的人生规划怎么走,这些都属于我们咨询的范畴, 那这些方面的基本上都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希望实现的一个状态,就是希望通过探讨实现的状态,希望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二是积极的。目标要积极,因为有可能他回避了问题也能帮他,但是回避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去真正的帮到他,所以呢咨询目标是要积极的,尤其是有的时候,做咨询可能会是痛苦的,做咨询可能给来访者带来是痛苦的,甚至状态还不如以前,做咨询甚至可能给来访者带来的是状态还不如以前,都有可能。 那你说是不是咨询没效,不是,是这个人可能他以前是麻木的,现在他有知觉了,他开始能有痛苦了,能有哭泣了,他开始心变得开始有知觉了,这是好事儿。别以为这感觉怎么以前还不这样呢,现在怎么做一段时间咨询,反而情绪更糟糕了,更多愁善感了,说明他可能开始有这些思考,有思考这些的能力了,以前可能没有思考这些的能力,他内心就是一种麻木的状态,他就不接收那些东西,现在开始有能力去接收了,虽然是痛苦的。那这样的话其实是在向前进,需要做的是让咨询持续进行,继续做,但有的可能就感觉不好,然后就停了。就像服用药物一样,药物有的时候也是,吃完之后可能就会开始有不舒服啊什么的,有一些反应,有的药物反应是正常的,但有的可能他就感觉不正常,就受不了,然后就停掉了,停掉之后结果就会导致更糟糕。所以咨询并非都是快乐的,并非每次咨询完之后都是感觉比较好的, 那有可能咨询完之后啊,他的感觉不是那么好,痛苦就让他痛苦着。

有的时候痛苦是一个蜕变必经的阶段,我们要顺势而为,他痛苦我们也不能说不让他痛苦,痛苦就先痛苦吧。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做咨询,需要按疗程收费,因为按疗程收费的话,他可能因为已经交过费了,所以他即使痛苦,他该来还是来,这样他的效果可能会持续。那如果没有按疗程收费,他可能一痛苦他就不来了,他不来,那接下来他前面的那些努力,做了几次的咨询,有可能好多次的咨询就前功尽弃了。 积极其实就是面对问题,我们是面对问题的,而非是为了能让他心情更好,然后不面对问题,逃避问题,那不属于咨询的目标,或者不属于咨询目标的特征,需要积极的。有的时候他说我实在是暂时太痛苦了,那我要逃避一段,那也可以,也不是不行啊,我们也要去探讨是什么让你想这样?反正就是讲究的顺势而为,对他有帮助就好。一个疗程一般几次?怎么说呢?按疗程来说,有的是比如说五次、六次、八次、十次,十二次、十五次、二十次都有,但一般是十次的比较多。

目标是要积极而非消极的。前提是一切以尊重为主,随时都要去确认当事人的知觉:看看他想要的是什么,他当下的考量,他当下的所想,他当下的感受,然后去好奇是什么让他这样想?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打算?以及这样之后可能会怎么样?这些我们都要去跟他聊,去跟他探讨。 因为你不聊的时候,他这些东西可能不一定能想到。在聊的过程中,他才会思考:他想要的可能是什么,以及那样做了之后又会具体的给他带来什么不同,带来哪些不一样,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是不是他的初心,还有周围的人有可能会怎么说?怎么看?他自己对周围人的说法看法又会有什么反应?我们都要去跟他做交流。 在这样聊的过程中,他自己就会越来越清晰的知道,哦,原来我想要的其实是这一块,其实那一块我以前没想过,原来那一块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他才会有更多的思考,这就是心理咨询所做的事情。

我们就是陪着他弄清楚这些,没有详细聊的时候,他自己往往是很难想清楚的。

来访者很多时候他以为他想清楚了,他以为讲到这一块没问题,没事的,但是你仍然要去跟他聊,要去具体的探讨,因为在具体的聊具体探讨的过程中,他才会有更直接的强烈的感受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才会出来。 因为自己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他自己往往是片段式的、跳跃式的、零散的。这样的话他很多东西是不系统的,因为到了一些关键的卡点,他就滑走了。但是做咨询的时候都不会这样,因为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会不断的去问他,我们会抓住某一个点,请他来讲,他不想说的话,我们在旁边在等着,他就不得不往这方面去思考,那这样的话很多他以前自己思考不到的东西,他现在就会开始有思考,但是我们并不去帮他什么,我们也不会给他指导,我们也不认为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对他是更有帮助的,我们都没有,我们只是陪着他去探讨这些方面的东西。

三、具体或者量化的。我们焦点解决咨询目标特征总结的,正向,所欲,具体,可行。一个具体一个可行,这是所有咨询共通的目标,目标要具体或者说可以量化,因为具体之后他才更清楚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具体化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我们要学会怎么样去聊的很细。

我们很多的谈话是非常粗糙的。当然,有的时候也可能是不得不粗糙,因为对方他所说的那些东西,他还没有想的更清楚,或者说他跟你的关系还不是太到位。你想聊细,人家不跟你聊,人家感觉到不安全。这个时候可能我们就需要能聊多少聊多少,顺势而为就行。 如果关系已经到位了,用焦点思维来说,他已经到消费型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就非常的细化,越细化越具体,他越有迹可循,他越容易去一步一步的去实操去实现。如果只是一个笼统的,那他可能就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走,这就是具体这一块。把目标同时要细化,一块儿,一块儿,我们其实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就把这个目标细化成一块儿,一块儿,做成一块儿,一小块儿,一小块一小块做成之后,我们就会更有信心,然后就能更好的走下去,后续更多的变化其实就会出现,这就是这一块儿,具体量化这一。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能细化,能多细就多细,你就尊重他就好,你别继续,人家都说没啥聊的,你还继续,可能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随时注意试探观察当事人的反应,确认知觉。我们随时都要以尊重他,不要跑的比他快,所以我们就称为是保持身后一小步的引导,保持身后一小步引导,而不是在他前方。

四是目标要可行。 如果我们自己感觉不可行的,我们也要跟他去探讨。你感觉不可行的,未必对他来说就是不可行的,不要预设,人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有的人他可能会创造很多的奇迹。但有的人就不行。就是每个人他是不一样的,不要拿我们以为的去预设其他人,你感觉他说的好像不可行的目标,他都有可能是可行的。 保持未知的开放的姿态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当我们未知开放了,我们才能听到更多的多元。这个世界是很多元的,你才能听到更多的面向,你才能听到更多人的不同的故事,你才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理解。要不然的话我们是没有这些的,所以可行不可行,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哪怕是真的认为,都认为不可行,但是他仍然坚定要试一试,好,那就试一试,也给予尊重就好。 我们不要试图去控制他的方向和步伐,他感觉可行,你感觉不可行。好,那就继续聊,继续探讨,忘掉你认为的不可行。那万一人家成了呢,人家或许有人家的道理,即使都认为不可行,他想尝试仍然可以尝试,尝试的过程中,他可能又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变化,都有可能出现。 或者说尝试完之后他感觉不可行,接下来就可以探讨:他自己接下来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接下来仍然是想再试试,那就再继续跟他探讨:接下来怎么试?或者说相对可行的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跟他去做探讨,这是目标,有可能不可行,那也有可能是希望别人改变。

如果他希望别人改变怎么办?

如果他希望别人改变,好像也是不可行,别人改变我们管不了,对吧?但是你也可以转一圈去给他做探讨,看怎么样能帮到他。 就是你时刻要保持好奇,不要做评判。你一听,希望别人改变,那我做不到,其实就是你已经做了评判,你做了评判,接下来你就已经对他不好奇了,你也就没有办法去了解到他更多的东西,更多的脉络。如果我们不做预设,我们保持好奇心的话会怎么样?先好奇是什么,然后再好奇希望如何,保持好奇心,三步,第一步好奇是什么?第二步我们要好奇希望如何。第三步,要好奇如何之后会怎么样,意义是什么,希望如何,有什么意义?我们要对这些更多的探讨,然后才会进入他的脉络,才会理解他,以及他在乎的是什么,还有他这个事情困难的点可能在哪,还有他这个事情转机的点有可能在哪,我们才可能有更多了解。 如果你上来就认为那你希望别人改变,这不符合咨询的目标,我做不到。接下来你们就聊不下去了。所以很多时候咨询的脱落不是来访者不想做了,而是咨询师不想做了,咨询师不想给这个来访者聊了。咨询师对这个来访者有看法了,有评价了,有情绪了,有意见了,也不喜欢这个来访者,接纳不了这个来访者,然后这个咨询就脱落了。 很多时候不是来访者的事,我们要去更多的觉察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怎么了,我们自己哪些地方可能需要去调整,或者自己觉察不了的话,可以做督导,可以做分析。

五是咨询目标是需要可以评估的 。那咨询目标怎么评估呢?评估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总结了你我他社表改,六个字,这六个字包含了六个方面评估的方法,社会的社,量表的表,改善的改。

1. 你,就是来访者自己,就是我在咨询师的角色,你就是来访者自己。 我们要去看来访者自己感觉怎么样,我们要去问他:他自己的感受如何,他自己有哪些不错的变化?我们要去问他:所以你这一周感觉有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就要去跟他做探讨:所以你这周感觉有没有什么不一样?能多说一些吗?是什么让你感觉有这些不一样?这是他自己的,这就是你这一块。

2. 我,我作为旁观者,我作为助人者,我的感受是啥,从最开始来的时候,我看到来访者两眼都是空洞无神的,走路完全是软绵绵的,没有力气的,现在两眼放光,整个的精神状态非常的好,思路清晰。 这就是我观察到的,这也是说明他这个咨询是有效果的。还有

3. 他,他就是周围的他人,我们要去问问他:这段时间,周围的人有谁注意到你的变化吗?这些我们还有印象吗?初级班学的:周围的人有谁注意到你的变化吗?有谁注意到你的变化呢?他们注意到什么呢?这其实就是在评估,由重要他人来评估他的咨询效果,他目标实现的程度,跟他去做探讨: 那他们怎么说呢?那你对他们说的这些你又怎么看呢?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跟他去做交流。

4. 社,就是社会功能。我们看一个人做咨询有没有效果,还要看他社会功能如何,社会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这几块儿,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他没有学习怎么办?没有学习,他总有生活,或者他有工作,也就是看他在这个社会中,他该承担的角色,他承担的如何?比以前是不是相对好一些。 如果有一些变化,比如说他以前去不了学校,现在他能去学校了,这就是个很好的变化。以前不能谈学校,现在能谈学校了,这也是变化。因为从焦点的角度来说,目标并非是有或无的关系,而是他能做到有一些变化,那就挺好,那就是效果,这是社。

5. 表,就是量表,我们可以做量表,比如之前他的抑郁测评,我们如果用s d s 去做测评的话,然后他抑郁的分数是75,75什么概念呢?重度抑郁,那现在降到62了,这就是个变化,虽然表面上看着还是没有力气,整个人很绝望,眼神暗淡无光,动不动就哭了。 但是他的分值降低了,他从那个重度到中度了,这就是变化,这是量表这一块也可以看出来。

6.改,就是症状改善程度,他的症状也有一些变化,这就是从这些方面去做一些评估。

六是目标双方可接受。咨询目标要双方接受。但其实从焦点解决的角度来说,基本上都是完全以对方为主。 咨询师在里边,基本上都是隐藏的一个角色,咨询师不居功嘛,咨询师是非常非常的不居功的,我们也不会去把我们在里边有很多的呈现。因为我们认为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让他自己来的时候不知道为啥来,走的时候,他知道要往哪去,他自己有了改变,他还认为都是他的功劳,这就行了。 这就焦点的特点,不居功,不会把自己弄得好像很厉害,然后好像都是自己的功劳,焦点解决不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会更多更尊重他的意愿,更看重他的知觉。

七是目标是多层次统一的。咨询目标需要多层次统一的。目标的特征是统一的,目标之间统一的,近期远期统一的。

2、 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先定主题,主题弄定好了,然后是目标,目标也弄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大致的思路,就是确定方案这一块。 因为方案里边也包括目标。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与求助者商定目标,我们要商定目标,分三步

第一步,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

第二步,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第三步,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有可能他讲的这个主题有好几块,也有可能是好几个主题,也可能是好几个主题背后是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我们都需要详细的去聊,然后才清楚,这个过程要非常的慢,我们一般都太快了,我们会着急的,希望能更快的去解决问题。 好像对方刚说一件事,我们立马就把它定为目标了,其实连主题都没有说清楚,更别说是目标,我们一般都是太快了,太快的原因是因为练的少,心性还不定,就急于希望能更快的改变。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因此而能让自己有成就感,因为做完这个咨询效果不错,或者是对方哭的稀里哗啦的,或者是对方他感觉他有好多的变化,咨询效果很好。 我们内心里边就感觉不错,我们感觉我们挺了不起的。我们感觉我们专业学的不错,感觉自己也可以等等,容易急,做的多了,慢慢的在专业这一块的心性就定了。心性定了之后,我们就不那么着急忙慌的去希望他能更快了,我们就会慢慢的贴着他走,去足够的好奇陪伴,去探讨,在这样聊的过程中,就会更清楚他所在乎的是什么。 他想聊的其实是什么,是什么让他想聊这一块儿。这一块里边可能又包含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可能又有哪些共同的点,我们一一的慢慢慢慢的都能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这就像一个浸泡的过程一样。小火慢炖,满屋飘香。 慢慢的然后就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探讨,你就清楚了。如果你非常着急的去跟他就确定了主题,然后就开始问他想要啥,然后接下来就问啥时候有做的好的时候或者例外这些,聊不成的,他直接就给你来一个,不知道,他没想过,或者他想过了做不到,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走的太快了,然后就会变得比较粗糙。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慢下来,然后看怎么样去能聊出来更多更细的东西,稳住心神。

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怎么才能稳住心神,练的多了你就稳住了,你经历的多了,你就稳了,你没有经历那么多,你咋可能稳?所谓的稳住,其实都是因为你经历足够多了,你已经习惯了,无论你的身还是心,你都已经能承受得住了,然后你就能稳得住了,练的少,你那种稳他就少,他就不够,这块谁也替代不了。

商定咨询目标1.第一步要找出他主要问题。他的主要问题不一定是他最先提出的问题,他最先抛出来的问题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他重要的问题,所以别上来就把他说的那个问题当成是他的主题。 那个问题有可能是投石问路,他不好意思说,尤其是成年人的咨询,成年人的咨询有很多都会牵涉到感情性这两块,成年人的咨询绝大多数都这样。

那怎么样才能让他感觉到是温暖的,那他说也好,他不说也好,他说好的也好,他说不好的也好,不管他怎么着,我们在当下我们都是能稳稳的在这,稳稳的接得住他就行。然后他就会给你这样慢慢慢慢感觉到安全,一点点的往外讲,往外说,很多东西它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在这个过程是没有办法去催促他,要求他,那样都是会让他感觉到更不安全的,氛围创造好,该来的自然就来了,该说的自然就说了,我们要耐得住,练好自己这个容器。所以不管他聊的是主要的还不是主要的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要好奇的去探讨就好了,探讨细化,然后去问他:所以你可能比较在意的是什么?这个我们要去问他,我们要去跟他探讨,有意识的去问这些:所以你可能比较在乎的是什么,所以什么对你来说可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你刚才说的这些用一两句话来总结一下的话是什么?

我们在咨询的时候也可以让对方自己来做总结,尤其是他说的非常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问他,刚才你说的这些如果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的话会是什么,他自己总结,是省事的一种做法。 他总结的会更精准,更符合于他自己的情况。他可能跟你说,我其实最在乎的是什么什么,时刻都要好奇:说说看,是什么让你比较在乎这一块呢?是什么让你比较在乎这一块呢?这一块能讲的再多一些吗?我们要更多的用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比较经典的几句话就是:能说的再多一些吗?能更具体的讲一讲吗?大概什么情况?在聊主题的时候越开放越好。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属于摄入性会谈,我们要了解的非常的细,非常的多。什么叫摄入?所谓的摄入,就是不管啥相关的各种信息,我们都可以五花八门相关的。 只要他想说的都可以说,都可以去跟他聊,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把鱼网给撒开,能撒多大撒多大,过一会儿就开始收。从刚才好几个主题慢慢聊着聊着就剩一个主题了。这一个主题然后再给他往下探讨,去探讨:他想要的是啥? 2.第二个就是确定从哪个主题入手,分清主次依次进行,不是我们来分清主次,而是由他自己来分清主次,我们协助他来分清他的主次,让他自己来讲清楚他的主次到底是啥,他想干嘛,以及是什么让他这样排序。接着双方商定咨询目标,3.第三步,主题确定了,还要好奇,是什么让他想聊这个主题或者以这个主题为主,以及这个主题更多的内容,然后才是, 那你希望通过聊这一块儿让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希望通过聊这一块儿实现什么呢?希望有什么变化呢?这个时候就开始探讨目标了。当目标出来之后,我们好问三位就该出来了,动力,好处,具体,再把它回归到具体的问句去:是什么让你希望有这些改变?如果这些改变发生了,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能具体说说吗?

我们可以去聊的方向。 实际中你说是不是一定去聊这些方向呢?不知道,谁知道会聊到哪呢,聊着看,有可能你刚聊了个第一步,他就不知道跑哪去了,他不会按照你预定好的方向去聊,他随时可能都跑到别的方向上去。那我们就随他就跑到别的方向去就好了。 他跑,我们就随着跑。如果一会儿还有机会,你可以再扯回来,你也可以再回到你想聊的这个话题上去,你也可以继续问他:那刚才你说的这些,会有这些,因为爸爸妈妈然后希望有这些改变等等。你刚才说了一些别的什么什么,那么我想问的是,如果这个改变真的实现了,可能会给你的现在带来什么不一样呢?能说说看吗?这就是你看你就给他撤回来了。

我们在中间虽然说没有刻意的引导他往哪一个我们认为对的方向上去,但是我们仍然是有一个大思路在的,我们仍然是要根据这些问话,让他对哪些方面有具体的思考的,这些仍然是要有的,各位,到这一步,目标这一块基本上才清楚,才出来。

三、咨询目标的整合

小目标:知情行。近期目标。

我们要来看咨询目标的整合,什么大目标、小目标,我们大目标做什么,我们小目标做什么。我们要一一的来聊。首先我们来说小目标,小目标做什么,小目标一般就是改变来访者这几个方面。知情行这三个方面,改变认知,改善情绪,调整行为, 这是我们心理咨询里边能做的近期目标,一般就是做这些,他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他的情绪好转了。那么接下来也知道在哪些地方有改变,要去做些什么了,这就是近期目标,近期目标里边其实也包含了建构解决之道,并非说只有远期目标才是建构解决之道,近期目标也是有的,也是可以让他从这件事情的解决里边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模式的,这是近期目标。我们要想让他有认知的改变。因为其实很多学派都强调认知的改变,不光是那个认知行为学派,很多学派其实都是比较强调和看重认知的变化的。因为当人的认知改变了,很多东西就发生变化了,很多时候不在于外界,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是最大的,因为我们的内心一转变基本上就都变了,我们最终是要修自己。 我们在焦点里其实也在做这些事,焦点解决里其实确认知觉,扩大知觉,改变知觉不也是在让他的认知发生变化,我们通过让他看到他的成功经验,让他去看到其他人,从其他人的视角怎么看,让他看到他想要的是什么,实现之后会怎么样,让他看到他自身的优势资源等等,这些都会让他认知发生变化。 以前他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啥都不行,未来就完了,但是当他看到自身原来还是拥有好多的优势资源,以及周围的人对他的更多的认知看法的时候,他对自身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他的动力与信心也就足了。你说这个事改变了吗?没有,什么变了,他自己的看法认知变了,他就能从看到自己的阴影,然后开始能看到自己的阳光。 因为有影子的地方必有光,要不然他就不可能会有影子。所谓的问题的背后,基本上都存在着资源,都有优势在,关键是他以往可能更多的会只盯着问题。

大目标,也就是终极目标,又叫长远目标,也叫完美目标。它有好多个名字那他是干嘛的呢?按书上所讲的,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从长远来说,咨询目标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完善,人格的变化。般都会更多的强调人格完善这一块。从长远来说,咨询目标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完善,人格的变化。所以像精神分析学派做咨询可能就会做很多年,甚至做终生,做几十年,为了达到人格的完善,这一块就看人了,因为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带着状况去生存,该咋活咋活也没有关系。人生百态,本来就是如此,就像焦点解决讲的,我们要学会与问题共存,学会与问题共存,然后该怎么活怎么活就好,并非说我们一定要让我们自己打磨的非常的怎么样,学会与我们身上很多东西共存,该咋活咋活,然后该完成使命,完成使命,该完成责任,完成责任。 同时生活中该有烦恼有烦恼,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让我们的烦恼可能更少一些,我们的状态相对能更好一些。实在不行,让我们不更糟糕就好。当然如果能通过持久的浸泡,让我们人格更为完善,当然也更好,这就是大目标这一块,大目标就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虽然小目标也有授之以渔的部分,但是大目标这一块儿会更多一些。

一般来说大目标着眼,小目标着手。包括焦点解决也是如此,可不要认为他没有大目标,焦点解决里边也是会跟当事人探讨,他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奇迹问句那一块,其实就是在探讨他的大目标是什么,然后再立足于当下可以去完成的,可以去试一试的是什么,这就是小目标,大目标着眼,小目标着手。没有大目标就没有了大方向,没有小目标就没有办法实现。 所以他俩就结合在一起。用我们学过的连到一起,就是奇迹问句跟评量问句,奇迹问句是天上的云,评量问句是进步的梯,我们就能把它俩连到一起去。大目标着眼小目标着手,其实就相当于通过评量问句,去探讨他具体的一个一个的小目标。

四、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不是所有的人他都有目标,包括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主题,可能有的连主题都没有,更别说有目标了。商定咨询目标要注意什么。不是所有的人他都有目标,包括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主题,可能有的连主题都没有,更别说有目标了。 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他提供不了怎么办?甚至你问他:今天来你希望聊点什么,没有啥想聊的。今天来你希望有什么变化?没有啥,我感觉挺好的。在这一瞬间1.你能不能hold 得住,有可能在这一瞬间我们就会有情绪。我们心里想,你没有啥,你干啥来了,对吧?在这一瞬间,我们有的人可能就是那个火蹭就响起来,我就感觉就是这样的,你没啥事,你来干嘛来了,这咨询,我不做了,你这样要耐下性子,不但要耐下性子,你还要能站到他的角度去感受。 你想一想,作为他,如果是你的话,你没啥目标,没啥想聊的,然后你还来了,被家长给逼过来了,硬要求来的,你内心啥感觉,你内心里边感觉好受吗?我估计够呛,我估计我们内心里边相当不好受的,来访者也一样,你别看他,表面上他说没啥想聊的,我没啥,我感觉挺好的。 你要做的不是对他有情绪,而是要调整自己,并且同时很好的去共情到他,还要相信他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道理。他或许是很不情愿来这儿的,可能还有很多的情绪在,我们都要给予好奇,要去探讨:是什么让你来到这儿的?还不是因为我妈吗?我烦死他了。 他老认为我有问题。哦,能说说看吗,妈妈怎么老认为你有问题呢?就这个时候他说啥你要能接得住,你要继续好奇,我也不知道,反正老认为我有问题,快气死了。“嗯,确实会让人生气。”你要跟他能聊下去,反正能聊啥就先聊啥。 聊本身就会让他能有所好转,状态能有变化。慢慢的他更多东西开始愿意往外说的时候,你就更多的听就好了。倾听即疗愈,倾听本身就可以更好的去帮他,对他就具有疗愈的效果。有可能一两次也没有找到什么目标,没有就没有,有可能好多次了,他也没有想着想聊的主题是啥,没有也就没有。 反正先聊着再说,只要他能愿意来,那就先聊着。如果他实在感觉不愿意来了,那就欢迎他后续再说,那就先不聊了,当然也可以鼓励鼓励他继续聊,只要你想跟他聊,他就会能接收到你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内心里边要去觉察,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跟他聊,我们要去看自己的内心,你想跟他聊吗?

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一是有些咨询师认为咨询师应该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确实需要非常的中立,但是,你一定有你的观点,只不过我们要做到的是,我们的观点态度不影响咨询就好了,我们可以有我们的观点,只不过我们的观点不会跳出来,而始终保持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去好奇他在说什么,好奇他何以如此,他怎么就希望有这样的一个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认为他应该怎么样他不应该怎么样,你内心里边可以有,但是不要让他出来,这个讲的很清楚,说着讲的很容易,实际上怎么做到,练,做咨询师角色练,作为助人者需要有第三只眼,所谓的第三只眼就是保持我们自己,随时去觉察的一种能力。

二是有些咨询师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来访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这块我们都知道,不应该有。

如果咨询师有非常好的答案,怎么办呢?你认为你有非常好的答案的时候,你已经不中立了,你认为非常好的答案未必就适合于他人。 可能只是你以为的,哪怕真的很适合于他,他真的就一定能做到吗?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去更多的表达我们自己为好,不然的话来访者可能就会更多的依赖我们。一旦来访者依赖就会非常影响咨询的效果,不利于他自身的成长。 他自身觉察的东西才是他自身的东西,才是他成长的东西。你告诉他的东西,很多时候,那不是他的东西,那不是在做咨询,那是在做教育,你做教育当然是要直接告诉对方的,但是咨询的话不行。

三是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有的时候人的改变是痛苦的,包括咨询的时候也是,有可能咨询那两三次到那个阶段了,他就是痛苦的。所以为什么做咨询有的时候,虽然有的不提倡这样,但是也有好多咨询师都在这么做,就是按疗程收费,按疗程收费,到时候人家做不完,当然要退的,这是一定的。 但我也知道有的咨询师也是不退的,最好是要退的。因为人做咨询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要往更深层次的走,或者说他需要改变当下的模式,他就需要有行动。但这个时候他就会有痛苦,他就会有不舒服。如果你是一次一次收费的话,他可能这时候有痛苦的时候他就不来了,这就为啥,分析做分析比做咨询在这块管的更严,做分析就是哪怕你不做也是必须要交费的。 为啥要这样?因为遇到困难,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没有这样的设置,可能自己就不做了,那么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去面对那个卡点,到关键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有不舒服,就会有痛苦,我们可能就会在这个点我们就划走。 所以咨询并非都是快乐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以快乐满足为目标,那很有可能他并没有直接的去面对他的状况。那是不是说面对状况就一定是痛苦呢?当然这个结论也不成立,他不一定都是痛苦的,但是他有可能是痛苦的,那痛苦该往前走还得往前走,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替他。 或许过了那个阶段他就好了。

四是有些咨询师把来访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有的时候他适应环境了,但是可能没有直面他的状况,这个时候也不能作为咨询目标,除非他当下的已经真的很困难了。他就是想只适应环境就好,当然也是可以的。尊重来访者。

3、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咨询目标

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但是行为主义对这个人本主义有很多的批评,因为行为主义就认为人本主义这些太虚无缥缈了,太空了。你说的那些都是啥呀?笼统的那些东西咋实现呀?比如他说这个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目标,自我实现有哪些特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说,自我实现的特征包括乐于接受、生活充实、信任自己,较强自由感、高度创造性。 行为主义就认为你这个东西统统没法量化,不能量化的东西能当真吗?那不能量化的东西你又怎么实现呢?所以行为主义一直都认为我们要对他的行为进行量化,改变了多少,改变了哪些。只有具体的行为,具体的变化才能当成咨询的目标。 这就行为主义的。那你说他们是不是矛盾的呢?不矛盾,其实人本主义更多的是大目标,行为主义更多的是具体的目标,也不能说它是小目标,它更多是更具体的目标。这样的一个特点。所以很多学派到最后其实是统一的。 所以我们才要强调深挖一口井,深挖一口井,非常的重要,一通百通。精神分析又是干嘛呢?因为精神分析应该属于三大学派里边最火的学派,很多人都会认为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是基础,必学精神分析。当然精神分析是基础,我们不否认,但是不是必学精神分析,这个看情况,不一定要深入学,最起码你要有所了解,当然更好。你说我实在不想学,我就学学这些也行,也能助人,也能很好的助人,并非是一定必须得很好的学好多年精神分析,然后再学才能很好的助人,不一定,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但是我不否认精神分析,它是很好的一个心理学的基础,这一点我是不否认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一般就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所以它进行的时间就是非常非常的长,一二百次起步,三五十次可能都没开场,一二百次起步,他的时间是非常非常长的,数年都很正常,十几年也不算多长。 但现在精神分析其实也在,每个学派也都在不断的优化,不断的改良,精神分析学派现在有的也讲究比较少的次数去帮助到人,他也在改变,我们也不能保持固始固有的那些印象,不是深挖这个学派,我们也不好太多的评价。 那什么叫潜意识意识化,有老师问分析是指什么?分析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人,一般称为是动力取向,动力学取向,动力学取向的,基本上都要做分析,被分析,被分析其实就是自己,然后更多的时候分析师提供一个容器,然后来访者或者说被分析者半躺一般是半躺,或者也可以坐着,然后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是比较强调自由联想的,他认为很多潜意识的东西在影响着我们,而潜意识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捕捉到,但他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怎么办?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什么叫自由联想?想到啥说啥,不管是什么,不管是道德的、不道德的,或者是羞耻的,跟性有关的,各种你想到什么随意说,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你不知道,天南海北,过去未来,你不知道,随时想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 自由联想,自由联想,自由言说,自言自语,到点结束,一周三次,一般如此。在这样不断说的过程中,看似天南海北,但是有可能那一段时间几十次都是有一个大的主题在的,说着说着很多很多东西它就出来了,潜意识的东西就开始意识化了,它的变化就出来了。

包括催眠,有的时候也是在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因为弗洛伊德最早的时候是精神科医生出身,尤其是针对那个神经症这一块,所以精神分析针对神经症的效果,往往就是针对相对更重一些的,往往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一块儿,精神分析学派,你说心理学那么多东西咋办?学你的就好,只要有效,其实学你的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约练+复盘筑基第1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