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05天。
今天分享《王子与贫儿》,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马克·吐温,作为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一直用自己巧妙的构思、幽默的语言、辛辣的讽刺,为儿童文学带来充满活力、浪漫幻想的艺术之美。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他用童话的形式,展开了生动有趣的情节,用对比的手法直观地呈现。因为王子爱德华与贫儿汤姆对换身份,角色产生了错位,故事也自然分成了两条线索,一条线是王子在民间的落难记,另一条是贫儿成了至高无上的国王。
首先能看到人物角色的对比,故事的第一章就带来一个十分有趣的设定,两个主人公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在同一天出生,王子他的出生带来了举国欢庆,壮丽的游行队伍走上了街头,就连不认识的人也会相互拥抱,不分昼夜地狂欢几天。
而贫儿汤姆的出生,只是给贫困的家庭又带来一张吃饭的嘴巴,除了家人为此发愁外,再也没人搭理他,长大后的爱德华身着锦绣,光彩照人,垃圾大院里的汤姆却只能靠乞讨来维持生计,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人物性格上也有互补,王子带着皇家贵族的姿态,盛气凌人,贫儿汤姆却十分谦卑、谦逊,对人温柔可亲,但马克·吐温并没有过分地追求两个角色的反差和对立,他笔下的王子和贫儿都有着丰富的儿童天性,都善良待人喜欢玩耍,热爱游戏。王子渴望感受民间自由自在的欢乐,贫儿希望过上富足充实的生活,这才使得人物更加真实,也使王子和贫儿的交换产生了可能。
随着故事的推进发展,情节在一前一后也产生了鲜明对比,马克·吐温将错位的艺术玩到了极致,两个角色交换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份,实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最初王子是国家王储,所有的卫兵都对王子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可王子仅仅换上了贫儿汤姆的衣服后,“王子的意向”便不复存在了,卫兵立刻认不得王子,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打得一转一转滚到了大路上。
虽然明显可以看出,马克·吐温的夸张手法,但这种对比直观地展现了王子和贫儿的巨大差距,卫兵们前后的两副面孔,终于让王子走出了万众宠爱的象牙塔,看到了外面残酷,残忍的世界。
被济贫院毫无教养的弃儿暴打,他又被汤姆的混蛋爸爸暴打。他睡在又脏又臭的牛棚里,他给农妇家洗碗,剪羊毛,做农活。他从看似老实,实则是杀人狂的隐士手中死里逃生。他被拖入无业人员的贼帮,加入坑蒙拐骗大军。真实民众的社会现状,对比从前锦衣玉食,奢靡浪费的皇宫生活,王子的内心大为触动,见微知著地也为他后来的改变,做了最合理的铺垫。
反观贫儿汤姆的前后变化,这带着马克·吐温标志性的幽默感。马克·吐温喜剧般娓娓道来了整个故事,这个垃圾大院走出来的小乞丐,一步步地踏上了人生巅峰。从前的汤姆吃不饱穿不暖,只要回家时没讨到钱,爸爸和奶奶就会恶狠狠地毒打他,可怜的汤姆无法反抗,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毒打。
同样夸张的是,只是穿上了王子的衣服,汤姆的世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人都对汤姆奴颜婢膝,汤姆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正确的。吃饭前有仆人帮他从领子到袜子统统换过一遍。牧师神圣地念着悼词,饭前有专门的人员帮忙试毒,用餐时有世袭罔替的贵族,听汤姆的吩咐。
从前一贫如洗的家庭,对比后来高高在上的皇宫。每一种变化都是一种诱惑,将纯接的汤姆推向了沉迷享乐的深渊。然而,无论是流落在民间的王子,还是深居皇宫的贫儿,两人都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迷失了自我,反而找到了真我。
贫儿汤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多次想逃离皇宫,接回爱德华王子,他觉得皇宫里的每一样事物都让他感到不适。王子爱德华也一样,即便被打得浑身是血,遍体鳞伤,也坚称自己是王子,是王国唯一一位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他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旁人的嘲笑和侮辱。这种自尊自爱的表现是王子与生俱来的觉悟和傲骨。
在马克·吐温眼里,儿童与成年人完全不同。最后一种对比就是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对比。马克·吐温笔下真正的好孩子是纯洁的,一尘不染的。虽然汤姆出身于脏乱差的垃圾大院,但从小受到神父安德鲁的启蒙教育,变得爱读书,懂礼貌,有自己心底坚持的正义。即便被滚蛋父亲打骂,也不肯与父亲同流合污,成为低贱的小偷。
王子爱德华的父亲,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是英国著名的暴君,他统治下的英国实行暴政,人民往往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送上绞刑架,反观汤姆虽然是个孩子,却给百姓实行仁政,他只是怀着最寻常的儿童心理,认为对百姓好是一个英民君主应该做的事。
如此没有了复杂的权力纷争,勾心斗角,只用孩子善良的心灵简单地治国,反而获得了人民的拥戴,故事的尾声汤姆已经越来越习惯当国王的种种好处。他完全可以在登上王位后弄假成真,找到并杀死当初和自己交换身份的爱德华,让自己永远成为大英的合法国王。
虽然有机会,但汤姆始终没有冒名顶替,尤其在最后的加冕大典上,当母亲的呼唤唤醒了他的良知,当真正的国王爱德华出现之后,汤姆果断交出来了王权,没有贪恋富贵,留恋权势,这就和故事里一路保护王子的迈尔斯·亨顿的弟弟休·亨顿形成了强烈对比。
当迈尔斯·亨顿蒙冤入狱时,身为弟弟的休·亨顿,非但没有想办法救助哥哥,反而霸占了哥哥的未婚妻,夺走了父亲留给哥哥的遗产,还派人暗杀哥哥迈尔斯,他不择手段丝毫不念手足之情。
成年人世界里的处处险恶,反而到了孩子身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诚实地做人做事,正义就将战胜邪恶。高尔基曾经说,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马克·吐温践行着这句话,他相信孩子们善良的天性,所以他让汤姆交出了王权。这正是孩子们的胜利,是正义与良知的胜利。
《王子与贫儿》除了融入深刻意义的对比思考之外,马克·吐温也对儿童心理,儿童兴趣有着巧妙的呈现。故事的第十三章,迈尔斯·亨顿上街给落难的王子买了一套旧衣服。看着王子仍然蒙着被子呼呼大睡,亨顿便坐在王子的旁边,一边兴高采烈的哼着小曲,一边穿针引线,给旧衣服缝扣子,补窟窿窿,等缝完才发现王子不见了。
原来在亨顿上街买衣服时,王子已经被人骗走。为了拖延时间,不至于马上被发现,骗子故意把被窝卷得像里面有人躺着一样,惹得亨顿气到跳脚,破口大骂。连骗子写得都有了顽童的情趣。联系起之前亨顿一边唱歌,一边做针线活的滑稽样子,设计果然风趣幽默,非常适用于儿童的喜好。
故事的结尾还有一个充满童趣的转折,在国王的加冕大典上,落难的爱德华成功赶到,向所有人宣布,自己才是英国的合法国王,但新上任的摄政王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爱德华想证明自己,必须说出丢失国玺的位置。爱德华反复回忆才派人拿回国玺,重新登基。
可贫儿汤姆早早见过这个珍贵无比的宝贝,前文里也有铺垫。汤姆被误认为王子后,因为从前挨饿惯了,每次用餐后,还是会在小小的口袋里塞满栗子,而这个国玺正是被汤姆当作砸栗子的大金饼。
马克·吐温用完全的儿童视角,逼真的刻画出了儿童的神态、心理、所思所想。马克·吐温不愧为顶级的文学大师。他往往用戏谑滑稽的语气,抓住事物的特点夸张并放大,娴熟地照出了社会的本来面貌。但在《王子与贫儿》中,这种讽刺风格发生了变化。与此前作品完全不同的是,马克·吐温不再怀柔。他对于罪恶制造者们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和鞭挞,将社会的惨状直观地展示出来。
当王子流落民间后,他听到了流浪者们的谈话。一个叫黑西贝的姑娘,因为替别人看手相,被英国的法律污蔑为巫婆,在慢火上被活活烤死。
在汤姆当上国王后,见到了这样一个冤案,被叛死刑的年轻人,满含恐惧地向汤姆哀求,国王陛下,请您可怜我吧,我是没有罪的。我在绝路前要请求一个恩典,请皇上大发慈悲,发个圣旨,给我处以绞刑吧。
所谓的大发慈悲,只是求一个相对而言不太痛苦的死法,因为他原本被判处放在油锅里活活煮死,然而更大的讽刺随后出现,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犯罪,投毒事件发生时,年轻人正在泰晤士河营救落水儿童,他被判死刑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巫婆信口开河的占卜。
我们上面说的那个黑西贝的姑娘,正是因为替人相掌被当作巫婆,然而被活活烧死。显然法律不允许巫婆存在,紧接着到了英国权威的法律部门,巫婆又摇身变成了裁决有罪的最大证据。
马克·吐温辛辣的讽刺笔触,揭露了统治者们残暴不仁的真面目,也把人民遭受的苦难展示给读者,也在用一颗身而为人的良心坚定不移地呼唤光明与正义。
《王子与贫儿》这部世界名著太值得看了,因为它不仅会带给孩子精彩趣味和一波三折的故事。同样也能引人深思,启迪更多人坚持正义,守护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