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流》

江山风流

                                                   江山五中毛丽福(合羽)

       办公室的窗户边,有一方茶几,茶几上是两盆墨兰,不大,仅有数十支兰叶,其中一盆生得很散,浸在水里,玻璃缸装着,根系清晰可见。我的办公室在二楼,正对着学校的“激情追梦”广场,每天晨晚读都有学生在广场上激情朗读,夏季里,日光常常探着头搭进窗口,照在玻璃缸上,撷着墨兰花根,俨然一种“三径春风静闭关,谁把灵根锄出谷”的劝告。而另一盆凑得很紧,抱成一团,用陶瓷盆装着,根部铺着一层轻质陶粒,大概是阳光被遮挡的缘故,看起来矮小不少。

       两盆墨兰,一直都是静静的,没见过开花,只记得刚买的时候,奇香无比,这几日内心颇有些烦躁,疲乏的身躯几近崩塌,于是斜躺在靠椅上,静静地仰望着天花板,这时,鼻角隐约有股清香袭来,幽香阵阵,起身寻觅,走到茶几旁,才发现,这久违的“老友”正在“怒放”,给这潮湿的六月带来别样的味道。

       而这种安静的优雅,打动人的,莫过于一股静静的信仰。其实,优雅的不只是这两株墨兰,或这一类的兰松竹梅,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它的姿态,诚如加缪所说,“你必须生存到那想要哭泣的地步”。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须江公园正门殿后的那一座座雕塑。雕塑刻画的一代代江山才子,有手捧书海的才女毛彦文,有端坐春风的大儒毛子水,有理学大师徐存、“青天”毛恺和大将毛渐等。那日,我起早跑步,黎明的天空曙光初现,晨星犹在,月色朦胧,踏进公园石阶,寻觅这巍然的景色。少了虫声,满园都是安静灿烂的夏景,纵使一蓬衰草在这些英杰的陪伴下舒展得很是惬意。

       都说,灵魂是个流浪汉,命运叫他奔向远方,奔向远方,可是远行者又都惦念着出发的原点,于是,寻觅寻觅,冷清之间都夹杂着凄惨戚戚。谁都知道,这种寻觅既属于个人,又不属于个人。我很庆幸,能与这些名士们独自对白,互相交心。故乡就是这样,任何地方都是开始,亦会随时结束。每一段乡音,每一句诗句,都有完整的全局性含义,都露出刚强的意志。这时,这几尊雕像有一种巨大的浓缩性和放射性,像铀,每个雕塑都在辐射。

       丰子恺曾经感慨道:“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的确,六月的江城,虽然有些闷,有点热,有点焦虑,更需要“心静”。倘若一座城市因为这些塑像而使精神达到永恒,倘若这些雕像被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呵护热爱,这将是怎样一种安慰。史书记载,五代吴越宝正六年(931),吴越王钱镠,因境南有江郎山,改须江县为江山县,仍属衢州。我不禁感慨,跨越10个世纪的江城,这片承接过徐霞客、毛滂脚步的土地,这片古老的辽阔风光,足以让每一个活在水泥缝隙中的现代人感到敬畏和惊羡,喟叹自身的平庸和粗糙。

       真正的江山是藏在角落里的,朗峰巍峨,须水蜿蜒,这些雕像是幸运的,在浮夸尘世的喧嚣下,它们被保留被爱护,恬静地伫立在多娇河山之间。功成身退的先人们将亲眼目睹江山子弟一鸣惊人的横空出世,并见证他们作为江山多娇的风流一族,光芒四射地站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成为江山文化上一座座文化里程碑。

       如今,时光已经进入七月,回顾庚子年初疫情的沧桑,更为刺破这扰人的迷茫,我内心涌动着一股信仰,那是须江公园雕塑前的一段古文,读罢,那铿锵,那自信,便是一片生命的交响——

     《江山代有才人出》:“姑蔑故国,百越旧土,江山在焉。江山,山川重秀,天地丹青,人物风流,俊彦辈出。缘当三省边地,浙闽要冲,烽烟频传,屡被战火,江山民风尚武,骁勇彪悍。本自江郎三峰刚正品格,江山之人,率真敢言,勇憨无畏,忠孝节烈,百个佳话,尝引太白歌而赋,镌有朱子诗共文。日上霞关,峰峦如戟如浪,月落须江,流水为曲为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20.7.1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山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