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物是人非。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座典型的医学院校园布局,与一般医学院并无二致。

从学校正门进去,正前方约莫50米距离耸立一座老院长的塑像。不论学校之前如何地扩建翻修,也不会把老院长的塑像考虑在大刀阔斧“改革”范围之内,毕竟那是厚德载物的CY精神的巍巍象征——一位步履矫健的老人, 同时挥动着右手似在跟CY莘莘学子打招呼,又似在展望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坚定的眼神一如白求恩精神一般激励无数投身于医学领域的学生孜孜不倦刻苦求知。一座塑像不仅见证的是这座学校走过的风雨飘摇的几十年历程,更是学校核心精神的外在体现。

塑像后面的一方广场天地则起着过渡学校布局的作用,晚上则担任轮滑场地的作用。广场前方则是主楼,囊括承接着各个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甚至一些解剖实验课程。往左便是几栋教学楼,往右依旧是教学楼,只不过区别于左旁教学楼海纳多科的杂糅,它有一个响亮且易记的名字:英语楼,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英式发音、美式发音、甚至独具特色的中式英语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淌而出了。英语楼前面则是一个人工小湖,湖中碧绿,水波荡漾,湖中央小岛因地制宜,成为洁白鸽子的绝佳住所,于是它也有了一个专属的名字——鸽子岛。鸽子们倒也自来熟一般在或晴朗或阴沉的天气跺着优雅步伐缓缓散步在上面地上,吸引人们驻足观望,吸引得人们有时喂食它们,偶尔默契低空飞过,翅膀滑动的气流吹皱一池湖水,“咕咕”声与小孩惊叹声飘荡岛的上空,许久不散,不知不觉成为这个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后来逐渐演变为无数情侣晚上约会的绝佳场所,倘若偶尔某一天碰到湖中央的喷泉开放,一道道水珠变换多彩形状,更是增添了几分情趣,都让英语楼后面的小树林黯然失色。

图片发自App


如同大多数医学院一样,学校过道两旁栽着的大树整齐划一,这些树木都已有一些年头,如今十来米的高度已非“亭亭如盖”所能形容,在夏日无私为广大学生投下一片清凉。有些建筑不怎么出彩,甚至平淡无奇, 却在实用方面拔得头筹,比如餐厅及其旁边的宿舍楼。仅有两层之高、占地面积相比于其它校建筑小的可怜的餐厅却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每每饭点,两个餐厅就像一张张开的大网,将各个教室、宿舍里涌出的“鱼儿”尽数收进,难得且少见学生们这般积极,不过从一侧面反应处学校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当然了这个也能从学生们的身材上反应出来,本应一副副健康有型的身材,结果活脱脱长成了一副副膀阔腰圆的模样,女的要是生在唐朝,估计也就没杨玉环啥事了。不过这也从中反应出长医学生的运动情况是多么的不容乐观,估计他们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谈恋爱和游戏上面了,一天唯一贡献的走路除了上课去教室、下课回宿舍以外,就是晚上下课去往旁边的小吃街吃个美美的宵夜了。

图片发自App


这也是为什么当今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大学生活得很堕落。”其实仔细想来,这都是有原因的。外在环境永远只是堕落和平庸的借口,一颗是否向上的心永远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作用,如果一个人想要装睡,旁人是无法叫醒他的。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即失业了。

想到这里,突然很难过,只是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也活得这般无所事事,将日子过得了无生趣。

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未来可期,因为这只是曾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触景生情,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