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剧,大家都不陌生。
可好看的翻拍剧,那真是少之又少。
本该熨贴人心的《深夜食堂》,活生生让一碗某品牌酸菜方便面给泼凉了;
本该展现演技的《柒个我》,差点把张一山通过余罪、刘星积攒起来的好感拜了个精光;
说好独立行走的《不负时光》,却让人满脸疑惑:从石原里美那里“借鉴”来的穿搭,怎么就成了本土时尚呢?
打着“丑女”旗号的《漂亮的李慧珍》,更让观众带入感不足:迪丽热巴那么好看哪里丑了?
这些“教训”不禁让大家反思:明明已经有了优秀的范本在前,明明已经少走了那么多弯路,怎么抄都抄不会呢?
翻拍到底难在哪里?
本土化。
翻拍不是复制,不是照搬,而是需要让一部“外来”的影视剧变得接“地”气,让人物和剧情立住,不会让人产生水土不服的观感。
今天,咱们就聊一聊最近很火的这部翻拍剧——
《安家》
翻拍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
日剧名字大致分三类,要么很长很复杂(《我们从未知道那天所见过的花的名字》、《byplayers~如果这6位名配角共同生活的话~》…),要么很短很敷衍(《温室里的加穗子》、《孤独的美食家》…),要么很怪很隐晦(《绝叫》、《洗屋》…)。
这名字,属于第二种。
很敷衍,很直白。
原版日剧剧情如剧名,就是一个女人到处卖房子的故事。
一看,重点就在“女人”。
《安家》一开始也叫这名儿,看上去似乎不准备费什么心思。
确实就冲这,当初很多人还没看,就挺失望的。
实则不然。
据说,片方找到了《蜗居》的编剧六六,对原作的剧情进行了全方位的本土化设计。
以一个名为“安家天下”的街头连锁房地产中介为据点,两个处事风格南辕北辙的双店长为主线,几个各有性格特点的职员为副线,带观众领略房产行业里的方方面面。
剧情原创,名字自然要换。
《卖房子的女人》变成了《安家》。
一看,重点就在“房子”,直击国人买房痛点。
这不,一下子就有国产剧那味儿了不是?
虽然背景和角色,基本延续了原作《卖房子的女人》的设定。
比如优哉游哉的房地产公司门店,因为业绩不好,迎来了准备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新店长。
比如罗晋饰演的佛系店长徐文昌,和他那群或混吃等死的老油条,或能力不足的废柴手下。
再比如孙俪饰演的金牌房产中介房似锦,依旧从总公司空降而来,仍然有着和原剧女主同样的口头禅——“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自此,“安家天下”门店迎来双店长制度,一个佛系,一个狼性,理念难以调和的两人,引出了之后种种鸡飞狗跳的卖房日常。
可除此之外,《安家》中具体的情节设置,则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
比如房价上涨,即使是博士学历的夫妻俩,有一方还是医生,可在大上海打拼七八年,依旧负担不起一套两居室。
比如养儿不防老,卖包子的老夫妻辛苦大半辈子买了一套房,被忽悠添上了儿媳妇的名字,自己却无处可去。
比如老洋房案例,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明明是借给你住的房子,怎么住着住着就成了你的呢?
再比如夫妻俩为了购房名额假离婚,结果一方人财两空;难产客户看房,要求准备几十套房源最后一套都不买;奇葩客户想买凶宅,竟是听信风水大师的保命之道……形形色色的客户,全是编剧团队对真实案例的取材。
看,这样写实的行业剧,和同样卖房子的“真朋友”一对比,质量是不是一下子高了几个档次?
我承认,这部剧在国产拍拍剧中真不算差,可也没那么优秀。
你问原因?
成也本土化,败也本土化。
《安家》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引出观众的两点期待:行业挖掘,现实刻画。
可事实上,这两点回答得都不够好。
国产行业剧最令人诟病的是什么?
不专业。
虽然在《安家》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房地产销售的状态——
野鸡中介扎堆,而且紧贴正规中介;
穿制服排排站,公司门口跳抓钱舞;
吃饭狼吞虎咽,随时关注房源信息;
客户消息秒回,每天坚持问候客户;
自备阳伞和水,客户需求一定满足……
甚至为了凸显房似锦“销售冠军”的身份,还整整花费了三集来刻画。
最精彩的,就是那套“组合拳”。
一边是博士夫妻想买房,可是看了近一年都没看中满意的。
又想要周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满足老中幼三代需求,又希望价格不那么贵,而且他们得把手中的一居室卖了才能买得起新房。
明明勉强才能买个小两居,却还奢望能有个小杂物间做书房,躲在洗手间赶论文、头上内衣裤滴着水的经历,实在是再也不想体会。
另一边是开发商委托的跑道房,价格低位置佳,就是格局怪了点儿,十多年都没卖出去。
还有一边则是包子铺老夫妇,愿意全款给儿子买一套一居室。
这不巧了嘛??
房似锦立刻抓住客户痛点——博士夫妇需要“私人空间”,包子铺夫妇重视“子孙发展”。
于是,改造跑道房,两室一厅的房子隔出三室两厅,满足了博士夫妇的需求,还给人造了一个“诗与远方”的梦。
而包子铺夫妇得知要买的房子,不只住过俩博士,还能便宜八万块,一下子就看对了眼。
房似锦作为空降兵,首战大捷。
精彩吗?
可前十几集的精彩也仅止于此,之后的故事中,真正与买卖房子有关的情节,占比绝对不超过半数。
大部分剧情都在主角私人生活、门店八卦日常,以及房客相关鸡毛蒜皮的小事之间来回掰扯——
徐文昌为买房假离婚了,结果发现自己被绿了,还被前妻赖上喜当爹了……
房似锦和徐文昌合租了,房似锦被小三了,房似锦被勒索了,勒索她的人原来是她亲妈……
老公给小三买房,原配却掌掴卖房中介;员工上班两年一单未开,上司分派任务还强行diss;为了方便带客户看房,小区物业竟敢贪污高额回扣……
最新的剧情还有徐文昌前妻和房似锦妈妈联手,房似锦帮弟弟还贷才罢休;房似锦发现上司送自己假包,原来这些年的信任都错付了;徐文昌陪房似锦进医院,恩人变仇人再变情人的剧情即将上演……
职场成了八卦修罗场,而职业本身,则被潦草描绘成用来忽悠人的噱头。
故事的重心,更是变成了“卖惨”。
有的人撬下属单,是因为她是个“卖房子的樊胜美”,原生家庭压得她喘不过气;
有的人让同事“被”小三,是因为他妈妈被绿跳楼自杀,他自己又被绿觉得丢人;
有的人天天吃同事剩饭,不找招呼就拿人吃的,是因为他有个嗜赌的母亲,攒不了钱;
有的人上班浑水摸鱼,是因为她从小住在壁橱里,只希望工作中遇见有钱人嫁了……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可这跟卖房子有什么关系?
原生家庭也好,童年阴影也罢,这些确实是本土化的内容。
可过分本土化的结果却是,过多的生活、情感、家庭支线,让故事沦为主角的个人秀,丢掉了原版的精髓:
“借房子展示日本社会不同形态的生活方式,以及表达对其的包容与理解,允许并尊重一切看似边缘、奇葩、不正常的生活方式的存在。”
在《安家》中呢?
恕我直言,除了贩卖焦虑,我什么都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