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反馈了一个园区问题:3岁的乐乐晚上告诉妈妈,“今天豆豆打我了”!
妈妈听了很生气,立马打电话给园区的杨老师,质问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幼儿园挨打了,老师是怎么看孩子的?幼儿园怎么能有校园暴力?
杨老师先告诉乐乐妈妈:孩子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因为豆豆小朋友今天请假了,去给外婆过生日,没来上幼儿园。
然后跟乐乐妈妈说了“对不起,我们以后会多加注意,一定照顾好孩子”。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龄前孩子想象力很丰富,但容易把想象和现实混淆,思维能力刚刚萌芽,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到了6岁左右,才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描述一件事情。
3岁的孩子进入园区后,整天和小朋友在一起。但是孩子还没有学会怎样和小朋友相处,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又不会表达,就喜欢用小手进行探索。
开篇的案例中,乐乐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小女孩,喜欢安静地坐着看书、玩玩具。豆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有点坐不住,喜欢跑跑跳跳,也喜欢跟小朋友玩,偶尔会揪揪小朋友衣服,拉拉小朋友的手,或者去摸摸小朋友的脸,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人”。
在玩游戏的时候,偶尔也会有小朋友告状,“老师,豆豆拽我衣服”、“老师、豆豆挤我”等,老师会及时提醒豆豆,这样做是不礼貌的,豆豆会立刻跟小朋友道歉,大家就没事了。
3~4岁的孩子回家后向家长告状,基本有如下原因:
一、孩子想得到妈妈的关注。孩子白天上幼儿园是跟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放学回到家后,家长忙于准备晚饭、做家务,可能没有时间跟孩子亲近。白天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晚上忙完以后,感觉身心疲惫,便会疏忽了跟孩子的交流。孩子为了得到妈妈的关注,会采取自己的方式去亲近妈妈。
二、把故事里的角色想象成了自己。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但由于年龄小,不容易把想象和现实分开,有时会把故事里的内容想象成现实。如:当孩子听了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后,有的小朋友回家告诉妈妈:变色龙把幼儿园的桌子吃了,说的家长一头雾水。
三、夸大了小朋友的动作。3岁幼儿还没有学会怎样和小朋友交往,但又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就会选择用手替代嘴巴,尝试和小朋友交流。与此同时,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较差,别的孩子一个举手的动作,他们就会认为是要打他,再加上想象的成分,就成了真的打他了。
如何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幼儿用拳头打人、拉头发、掐、咬、推、踢人等伤害别人的动作是攻击的表现,骂人、抢别人东西、虐待动物也属于攻击行为的发展,而且如果任由攻击行为不断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容易发展成为品行障碍和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孩子今后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交往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会转化为犯罪行为。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应深入了解幼儿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幼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幼儿有攻击行为的原因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安或受挫后的愤怒
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或不能做要做的事情,又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这种感觉就会转化为对人对物的攻击行为,但并不是故意要伤害谁。幼儿通过攻击行为来宣泄内心冲突或紧张,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满情绪在幼儿心中过多地积聚从而避免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攻击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宣泄不满情绪的方式,应对措施如下:
(1)、家长应该交给幼儿调控情绪的策略。例如,不安的时候拿玩具或其他安慰物使自己平静下来,愿望得不到满足时找个替代物品,会讲话后学习用语言表达愿望和愤怒情绪的词汇。
(2)、平时也可以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宣泄内心的紧张情绪,如经常带幼儿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艺术活动等。
(3)、当成人发现幼儿不高兴时,要及时主动地询问情况,不要置之不理,建议幼儿去看动画片或玩喜欢的游戏等。运用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及绘画游戏等方式来疏导、缓解幼儿的消极情绪,帮幼儿学会控制和调控情绪。
(4)、对幼儿的期望要合理,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期望只会增加幼儿的挫折感,增加其攻击行为,要尽量减少对幼儿不适当的限制和控制,以减少 TA 的挫折感,进而减少 TA 的内心压力,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2、表达行为不恰当
孩子高兴、兴奋的时候常常敲打或拉妈妈头发,这与TA们还不会恰当的表达方式有关,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应对措施如下:
(1)、要教孩子学习表达喜悦的方法。在孩子敲打或拉扯妈妈头发表达高兴、兴奋的时候,你可以模仿 TA 的表情,但是用拍手或拥抱等正确的方式去回应 TA 。孩子就会逐渐明白,高兴的时候是要拍手或者拥抱来表达的。
(2)、有些两三岁的孩子把打人当作好玩,打人后还觉得很开心,而很多被打的成人也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人反而逗逗 TA 说:“真有意思,来,再打一下。”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认为打人是很好玩的事情。当孩子打人觉得好玩时,成年人应严肃对待,不予理睬,时间一长 TA 就会明白,打人这件事并不好玩。
3、与强化有关
攻击行为出现后达到了目的,而且未收到惩罚,如将小朋友推倒后抢到了想要的玩具,并没有受到对方的反抗和大人的惩罚,这就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意识,以为攻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应对措施:应坚决地及时制止并让 TA 感受、理解、体验别人的需求和情绪,最好在攻击出现之前就能发现迹象,予以制止。例如,当幼儿打了别人,人家疼,就让 TA 体验到疼的滋味。当然,不能通过打孩子来帮助孩子体验疼的感觉,可以让 TA 通过回忆自己的疼痛经验来体验别人的不舒服,例如摔倒时的疼痛。再如,玩玩具,要教孩子一些知识和方法,别人在玩的时候,如果自己也想玩,应和别人商量:“咱们轮流玩吧,你玩一会儿给我,我玩一会儿再给你。”
4.吸引关注和注意
当幼儿以攻击来吸引注意时,之前很可能是大人们忽视了幼儿发出的非攻击性信号而惹怒了TA,而当幼儿出现了攻击行为才被注意并得到关注,于是强化了幼儿的攻击行为。
应对措施:家长应及时关注幼儿恰当的表达并做出回应及鼓励。
5.任性、被溺爱
家长对幼儿过多的关注及各种要求的满足,造成了幼儿骄横、任性、自私的性格,事事惟我独尊,不懂得分享,喜欢独占。当与同伴争抢玩具、发生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选择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孩子的攻击行为。有的家长对幼儿的攻击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错误引导,教幼儿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对于因被溺爱、任性造成的攻击行为,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应对措施如下:
(1)、家长平时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幼儿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幼儿的自我意识。
(2)、对于幼儿的要求也应当保持理智,合理的要求要及时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不要为赢得幼儿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3)、平时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和愿望,并要教他们正确看待问题,勇于承担一切错误。比如,孩子摔跤了,家长不能教孩子怪地板、怪石头,而应该告诉 TA “勇敢地站起来”。
(4)、家庭中也要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不能父母批评,而爷爷奶奶却庇护。
面对孩子的告状,家长要理性处理,并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孩子告诉家长“有小朋友打他时”,家长首先要冷静,检查一下孩子身上有没有受伤的地方,然后通过询问、谈话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状况。
询问孩子挨打的经过:谁打你了?为什么打你?你告诉老师了么?分析孩子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及时跟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最了解孩子的情况,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及时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带孩子出去玩,教给孩子和小伙伴相处的方法。学龄前儿童使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家长要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游玩,去探索。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可以帮孩子找到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让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家长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老师也是一样的,肩负着培养和照顾幼儿的责任,更不希望孩子们出现任何问题。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相互信任,不断交流沟通,共同做好教育和保育工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充满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