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孔子最亲密的弟子之一,姓端木名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卫国贤大夫蘧伯玉的外孙,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济世才干,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子贡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章:人们都喜欢把章称为“立早”章,其实应该叫“音十”章,章从音从十。据《说文》:章由音由十会意。“音”,指“音乐”、“乐曲”;“十”不是指数目,是“竟”的意思,即终结、结束。
许慎对“十”的解释明显受到了老子“起一终十”说的影响,“一”为万物之始,“十”为万物之终。由“音”和“十”会出的意思是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
也有人认为“章”是“彰”的初文,本义指花纹、文采。由花纹引申为刻有印文的印鉴,又引申为标志。
花纹鲜明突出,引申为明显、显著,如“欲盖弥彰”。再由显著引申为表扬。以上二义后写作“彰”。章又是乐曲的一个章节,引申指诗文的段落。
法规是文字写成的分章节的条文,所以“章”又引申为条规、法规,如“章程”。乐章是有规律的,所以“章”引申为条理、秩序。
性:指人性。孔子还提到过“性相近,习相远也。”这里的“性”是指人天生的基质和条件,“性相近”即每个人刚出生时,天生的禀赋都差不多。但通过学习之后,差距就变大了。这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本文的“性”不同义。
天道:日月星辰及气候的变化规律,古人把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叫做“星象”,把天气的变化规律叫做“气象”,天道就是“星象”和“气象”的变化规律。
比如,代表皇帝的“帝星”比较暗淡了,意思就是世间的皇帝大权即将旁落、地位式微了。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中的道就是指“天道”。天道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所以天道也指万事万物的“规律”。
天道映照着世道,如果世道不按照天道的规律运行就叫“无道”,“天道酬勤”意思就是正常的世道会给勤奋的人更多的回报。
古人认为,天道的变化预示着世事的变化,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于是产生了专门观天象的星占师。
很多人都把天道理解为天命,这是错误的,孔子多次提到天命,他甚至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天命是客观唯物的,就是老天赋予我们的“使命”。
全文理解为:
子贡说:“老师关于《诗》《书》《礼》《乐》等文献的讲述,我们能够听得到;老师关于人性和天道方面的言论,我们从来没听到过。”
孔子的思想是实用型的客观唯物主义思想,对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他不想讨论,因为人性的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个很难说得清楚的问题。
至于“天道”,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历来被很多人深信不疑,举行祭祀或者征伐之前必须先“观天象”,看看上天的旨意,然后再做出决断。
如1976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武王征商”簋就有关于“观天象”测凶吉的记载。统治阶层还喜欢利用“天道”来蛊惑民心,证明自己地位的合法性。
但很多人表示不可信,比如战国时期的荀子个东汉时期的王充等都提出过质疑。孔子也表示怀疑,所以他不想讨论这个话题。
《左传》有云:“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天道是个遥远飘渺的东西,我们又怎么去了解?
人道才是最实在的,所以我们的为人处事不如多讲人道。
孔子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现实精神,对于人性和天道采取存而不述的态度,仅仅是示之以端,想要了解更多,需要学生深造而自得。
关于人性的争论
孔子是不谈“人性”话题的,但是他有个姓漆雕、名开的弟子却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对人性进行客观诠释的人,漆雕开(春秋末期蔡国人,今河南上蔡人)首倡人性“善恶”论,并提出了“天理”和“人性”的概念。
漆雕开认为: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而言,人性有善恶两面,正如天地有阴阳,人有贵贱,水有清浊一样。
人如果扬善则为善,纵恶则为恶。人之性决定人之情,人之情决定人之心,心则主导人之“德”、“义”等行为。
善性的人就有美好的情感流露,最终会有善良的行为。所以,国家和社会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抑恶扬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人的善心。
漆雕开对人性的客观认知,最终形成了中国伦理学的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学者。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
漆雕开的人性观得到了孔子弟子宓子贱及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等人的大力支持,战国初期思想家世硕坚信人性“有善有恶”,世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恶”两种自然属性,“善”和“恶”的分别只在于后天之“养”,养善则善长,养恶则恶长。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他的《论衡》中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举人之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世硕极大地发扬了漆雕开人性论的微言大义,功不可没。
亚圣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孟子认为,人心是“向善”的,他认为,每个人的心都有四个“善端”,这四个端口流出“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人性之善就像水一样,自然地往下流。
但是,人的“善端”容易被堵,所以要经常通过教育或者环境的影响来疏通这些端口。
墨子有个叫告不害的学生提出了人性的“无善无恶”论,告子认为人性像流水,流向由环境决定。
告子曾在世界上最早的公办高校和社会科学院,齐国的稷下学宫中举行了好几场场辩论,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
告子还说“以人性为仁义”,犹如“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的学生公都子曾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战国末期的荀子则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好追名逐利,人人都是自私的,人的“善”性只是“伪善”罢了。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需要管束。荀子在他的《劝学》中曰:“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其中就有明显的“法家”思想的倾向。
荀子的两个门徒李斯和韩非是“性恶”论的彻底支持者,他们提倡使用严刑峻法来治国安民。尤其是韩非,法家思想非常极端。
李斯和韩非成为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由此可以证明,法家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分支之一。
漆雕开引发的人性大辩论持续了几个世纪,而此时地球的另外一端,古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在探讨同样的问题。他们也是师徒承继关系。
苏格拉底强调自我道德完善,柏拉图则和孟子相同,明确提出性善论,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善恶二重论”,这个和漆雕开的“善恶养为观”非常接近。
被西方国家称为西方“人伦学之父”的亚里士多德,晚于漆雕开一百多年出生,所以,漆雕开无疑为“世界人伦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