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44)石屋清珙禅师

图片发自App

文/余光

崇福寺走出的又一高僧,就是石屋清珙禅师,(1272—1352)元代高僧,临济宗第十九世禅师。江苏常熟人。临济宗第十九世禅师。俗姓温字石屋。生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 年),幼依本州崇福寺之惟永法师出家。20岁落发后,23岁受具足戒。首参天目高峰原妙禅师,经三年。后嗣法于高峰和尚之法眷及庵信禅师,经六年。为及庵信禅师所器重,曾被誉为“法海中透网金鳞”。 元顺宗至正年间,诏赐金襕袈裟。后频出入吴越,弘扬禅风,广结善缘。曾应请住当湖(今浙江平湖东门外)福源寺,后退居霅溪(浙江湖州别称)之西天湖,前后共四十余年。清珙于至正十二年(1352 年)患疾,一天半夜与众人诀别。其弟子请示如何办理后事,他当即吟一偈,偈曰:“青山不著臭尸骸,死了仍须掘地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临终偈》)

石屋清珙禅师作为曹洞宗一代宗师,在中国禅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日本学者称其为“僧中之仙”,其师及庵禅师称他“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他的禅学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宏富,主要包括:心如境如的真如思想;佛心即凡心、退隐与清闲生道的隐逸思想;言语道断、知见无明的反智思想;为法忘躯、为众竭力的弘法利生思想等。清珙其力主知见沉实,弘曹洞的稳宛家风;在生活修道上,崇仰山林,成为一代佛门隐士;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山居诗尤甚。

著作有:《石屋清珙禅师山居诗》《石屋清洪禅师语录》《石屋珙禅师诗集》。另《古今禅藻集》录清珙诗作二十五首,《元诗选》和《宋元诗会》则各录三十三首与十二首。

图片发自App

石屋清珙禅师轶事典故:清珙有弟子普愚太古,高丽人。元至正七年(1347年)七月初,普愚太古禅师离大都燕京(今北京)大观寺,至湖州霞雾山,拜访清珙。普愚太古求法15天后于八月初一离开,带走了“蒙授正印,传衣法信”的袈裟禅杖。普愚归国后,受到高丽王器重,尊为国师。常在高丽王面前说起清珙大师德行,高丽王十分仰慕。清珙圆寂后,高丽王上表朝廷,诏谥清珙为“佛慈慧照禅师”,并移文江浙,净慈寺平山禅师前往天湖,取清珙大师的一半舍利,送往高丽,在高丽建塔供奉。此事在释元旭所撰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44)石屋清珙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