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反思——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反思

图片发自App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都知道人生需要自省、反思,但真正做到勤于自省的人少之又少,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算是一个。

他将“反省”做到了极致,即使在自己大限即将到来之际仍不忘在日记中反省到:“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该了结之事,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虽然“官至极品”,却仍有如此感悟与自责,可见他对自省的重视程度。

到底什么是反思呢?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什么是反思。

“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地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他认为老人具有智慧是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接近尽头了——当一切都开始收尾的时候,才能够看清楚前面所有事情的对错成败。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事情的是非,不知道事情的对错。

有时候,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个错误可能反而成全了你,一件很倒霉的事情也能促使你成就以后辉煌的事业;反过来,年轻时候遇到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可能到了年老时候才发现,如果没有那件“幸运的事”,你自己这一辈子说不定过得会更好。

刘澜老师在《领导力30讲》中提到反思有四个要素,符合这四个要素、四个标准的就是真正的反思。

图片发自App

一是抽身而出

这是反思最核心的地方。反思的本质是对思之再思,你先有一个思,然后对这个思进行再思,才是反思。但是,要做到再思,你首先要从已经有的那个思中抽身而出。

抽身而出,听起来不难,实际上很难。

心理学家卡尼曼指出,我们进行思考的时候,跟进行体力劳动一样,也应用的是“最省力法则”。另外有个心理学家叫斯坦诺维奇,有另一个说法,说我们都是“认知吝啬鬼”

“最省力法则”和“认知吝啬鬼”说的是同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指导法则,就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思,已经有了一个想法,大多数人就在这个想法里安居乐业了,就不愿抽身而出去进行反思了。

怎样才能抽身而出呢?

对于抽身而出,管理大师德鲁克使用过一个技巧,叫做“反馈分析”。

德鲁克说,在你做一个重要决策之前,先把你期待实现的目标写下来,一年以后,把你最终实现的目标跟你写下来的预期目标相比较,这就是反馈分析。

反馈分析帮助你发现当初真正的思,避免事后的合理化现象。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合理化”,就是我们把最终实现的结果就认为是当初想要的结果。所以,你在行动之前,就把你预期实现的目标写下来,这实际就是把你最初的思写下来,这样过了一年,你回头再思的时候,才能够知道你当初真正的思是什么。

图片发自App

二是放下情感

很多时候妨碍你反思的是你的情感。

正面情感会妨碍你反思。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宜家效应,就是说我们自己出力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会更喜欢。在家具上是这样,在思想上也是这样。我们对自己想出来的主意,会更喜欢。

这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不愿意认为它可能是错的,不愿意对它进行再思。

有一个事前反思的方法叫做预演失败,就是在项目进行前,先假设一下,项目最后完全失败了,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个方法的好处有两个:

一方面,你自然而然地抽身而出了。你们已经有了一个项目方案,已经有了一个思,但是现在你不能停留在那里了,你必须从这个方案中抽身而出。

另一方面,让你自然而然放下情感。你已经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心血,产生了宜家效应,让你高估了它的正确性,低估了风险。使用预演失败方法,假设项目最终确定失败了,这个假设帮助你放下情感,放下对已有方案的情感,开始考虑新的可能性。

负面情感更妨碍我们反思。人的本性是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同样的道理,我们对负面情感比对正面情感更敏感,所以,负面情感更妨碍我们反思。

有学者把这种现象命名为“情感标签”。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事情被戴上了“情感标签”。因为有这个负面的情感标签贴在上面,你不愿意回想这些事情。所以你不愿意回想,因为不能放下情感,你对你过去的思,不愿意进行再思。所以,从情感的角度,对失败是很难反思的。

图片发自App

三是转换角度

转换角度是反思的一个核心要素。反思的本质是对思之再思。你已经有了思,就是你已经有了一个旧的角度,你现在对它进行再思,就是你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怎么转换角度?刘澜老师介绍了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叫做“换人思考”。

这跟通常说的“换位思考”不是一回事。换位思考指你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思考。

换人思考是反过来,是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别人处在我的位置,他会怎么做?而且,这个别人不是抽象的别人,而是一个具体的别人。

换人思考是一个非常好的反思技巧。首先,当你使用换人思考的时候,你自然而然转换了角度。比如,你问:我的上级会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这样一问,你自然站在了你上级的角度,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就帮助你做到了反思的第三大要素:转换角度。而且,换人思考还帮助你自然而然做到了反思的第二大要素,放下情感。因为,你换的这个人不是你,他是不带有你的情感的。

四是指导实践

反思是对思之再思。为什么要再思?为了将来更好地实践。所以,你需要反思出来一个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你将来的实践。这也是反思最终落地的关键一步,没有这一步就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反思是为我们成长进步服务的,让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必须通过这一步实现。

让我们总结一下反思的四大要素:

第一个,抽身而出。技巧:反馈分析

第二个,放下情感。技巧:预演失败

第三个,转换角度。技巧:换人思考

第四个,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

让我们想想,当我们反思时,是否具备这四个要素,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从这四个基本的要素做起吧。

事业和人生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反思的速度和次数。——吴伯凡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认识反思——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