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围绕着在纳粹期间,几大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考和转变……窥探人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弃权产生的罪恶
在纳粹的阴影刚遮盖德国的天空之时,那些受过优良教育之人,对纳粹主义往往都是不屑、不拿他们当回事……当希特勒胜券在握,几大法典颁布之后,人们开始自我安慰,向纳粹游行队伍举起胳膊,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不信仰纳粹,不过是为了保住生命。但正如此,人们的责任心、正直感,逐步被恐惧、妥协一点一滴侵蚀。
就仿佛一切都发生在烈日暴晒之下令人晃神的瞬间,在某种被麻醉的状态之下,杀人如同潮水涌动一般,“天经地义”,无能为力。
为何暴行之下,在那一刻的当下,执法者无人反抗、毅然执行命令?
记者哈夫纳认为,人们已经习惯成为大众传媒、习惯的奴役,在冲击的当下投身于生存的日常事务之中,他/她的思绪都在自我谴责、合理化事件、应急、生存之中,几乎没有人敢停下来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研究极权主义的阿伦特认为,是人们没有在时代要求回应的时候给予充分的回应,这时人们放弃思索听从指令,便如故意犯罪一样危险——恶之平庸。
但人们的思考真的能解决如此不宽容的罪恶吗?屠杀、禁制、焚书坑儒……对生命的漠视、对思想的扼杀,在历史一次又一次上演。
弃权产生的罪恶是否只是一种回溯观,我们从结果去倒推过去的做法当然会觉得过去简单又愚蠢。如果人类的思想一直朝向“正确”的部分,便不可能有极端思想的出现;因为对于人类这样一种具有时间纬度的生物而言,正确性从来就没有绝对之论。而我们不断追求所谓的正确性,当一个掌权者对自己的“神圣”的使命感受到极其猛烈的召唤、对自己切身的利益感受到急迫的保护欲之下,用极端的手段去消灭了另一方。
那么我们普通的个人该如何做?当下的极端掌权者已经遮蔽天空,其他弱小的个体难道只能义无反顾成为另一派,即使家破人亡亦守护正道?
我想逃离。这是一群体意识与另一群体意识的冲击,但我能否两个都不是,只是我自己。
也许我只是一个只会享受他人胜果的寄生虫。但为什么?明明一条桥大家都能过,要你死我活?
嗨,人,真复杂;人是人,都又不止是一个人……
2.对抗das Man(社会的我)原译:常人
收回极端主义的话匣子。海德格尔经常提醒人们要摆脱遗忘、习惯,常质询日常的存在。因为我们真实的存在很容易被——das Man (社会的我)所摆布。就如真我、本我、超我一般,海德格尔从哲学上提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常人的我,一个是真实的我。
常人的我,无所不在又没有实体,因而随处都在,所以我们习惯了常我,习惯了被夺走思考的自由,让常我代替思考;而真实的我,因为太少机会可以出现,以至于我们根本不了解真实的自己,听不出真我的呐喊。
人们多有过突然莫名崩溃的情绪,仿佛世界崩塌,委屈不甘、害怕未知……也许那是真实的你在哭喊,让你停下听TA诉说,TA真正想要的重要之物,而非被要求需要之物。
去意识你的存在,真实的自我在呐喊,要你去做些什么事,做出什么决定。
本到这也算是一个独到思想,让人感恩去找回真实的自己;但令人唏嘘的是,海德格尔在这里找到了纳粹主义的自己,没错,他用他的理论自由地奔向了纳粹。
3.让人“失望”的思考
1933年,海德格尔在一个纳粹的巢穴中发表了充满纳粹思想的就任校长演讲,当然还用他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一番包装。谁能想到一个呼唤常人起身思考的哲学家,成为了纳粹,那一口一个追求真理原是纳粹的召唤。
他是一个模糊的人。在他正式作为纳粹活动过程中,为曾经提携、帮助他的犹太老师写了一封平淡的信证明其爱国之心;与为数不多的哲学好友保持交流,但不被理解,变得生疏;又因公开角色的不适应,辞去校长职务,表面与纳粹再无关联,但私下又为纳粹政党提供城市生活方案;在自己助手与政府扯上政治问题时,坚持在其学生政治问题报告中写上一句,总体不错,但据他观察,学生其实对政府有看法;跟有部分犹太血统的前学生两家人观光游览之时,一直佩戴着纳粹的胸针。
接着在后面几年之中他的思想越变越离奇,开始了一场长久而缓慢的改变,赋予森林诗意,向着“缓慢而从容生长的枫树,散发明亮而朴实的光辉的繁茂草地,在漫长秋夜里奔流的山间小溪,白雪皑皑、异常质朴的平原”走去,回到缓慢而孤独的黑森林。
很多人努力想要去了解他,却只瞥见一张白纸,他根本没有个性,他们惊呼道。
借用他自己的话来描绘他,“多种多样的离奇当道,没有哪一种比人更离奇。”
4.蜷缩于习惯、普遍观念的硬壳,成为囚徒、奴隶
具有神学倾向存在主义的马塞尔认为,人非常容易囿于习惯和普遍的观念之中,对金钱、熟悉的场景产生一种狭隘的眷恋。
因此我们在面对各种境遇之时,要让自己不断保持脱离、警觉,逃脱每个人被社会、家庭赋予的坚硬的外壳。放下原来方便的假设、概念,打通通往“事物本身的”道路。
将人们从忘性中惊醒,敲破虚幻的假象,扯断无形的提偶线,成为自由、真实的自我。
但此刻海德格尔认为,将人们惊醒,是要人们勇敢完成对于有着独特存在和命运的德国提出的要求,帮助“天选的英雄”。
5.终极的观点——时间
海德格尔认为没有对于每个时代都适用的普遍信息,当然除了学科定律。哲学不太能够像宗教那样,用神明、超验定义。因为人的存在永远在于当下,而非站在更高纬度的俯视。
存在是本地的,具有一种历史的境遇,构成于时间和地域之中。随着时代的波动,人类历史的演进,不同的观念将在舞台上昙花一现。
海德格尔曾提出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时间,我们的本质是时间的存在者。首先我们是有限的、会死的——向死而生;其次我们都是历史的存在者,我们在领会独特历境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先行者。
在这生死一刻,直面自身命数,人们就会从社会的自我中脱离,获得真实的自我。
于是他在那个阶段奔赴了他认为的使命,他的真我。
6.历史潮流下的哲学家们,该如何选择?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这些哲学家们有的在纠结是否应该离开德国,有的毅然决然选择离开,有的经历危险之后离开,有的决心小心翼翼活在自己的生命背景之下。
即使在一开始就知道纳粹德国如何危险,但理论上知道是一回事,当其变成“个人命运”之时,个人的过往稳固的理念、规范开始逐步崩塌,产生一种陌生感,这又是另一回事。
在本章节之中从常我、真我的感叹,到海德格尔加入纳粹的唏嘘……
到底该如何让人保持独立、清醒的认知,而又非过度合理化自身?
后续:《存在主义咖啡馆》
存在主义 | 事物本身 | 魔法师 | 常人 | 扁桃树 | 手稿 | 解放 | 破坏 | 生平 | 哲学家 | 交叉 | 苦难 | 现象学 | 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