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情商杀了你 —漫谈三国著名杀人案例

恰好看到《后汉书》中“王允杀蔡邕”一段,颇有不平。尽可能调动有限的文史知识,联想同时期另外几个名人被杀,方感惊悚,些许顿悟。历史总会给人一些经验启迪─苟求富贵长安,情商第一位,会装傻、懂委婉、不露形色是基本功。

因不会装傻而死的代表是杨修,聪明盖主且丝毫不掩饰,死期不远。

因不懂委婉谏言、屡次冲撞上司而被杀的是孔融,尽管尔从小让梨又“孔子后代、一代大儒”,冒犯权威就是死罪,何况孔孟之道本有“讽谏”的传统。

被情商害死的,还有多情的蔡中郎。

蔡中郎死得太意外。他其实有“三高”(品德高、名望高、才华高)护佑,非死于自恃聪明,而死在“喜怒形于色”。董卓被杀,弃尸于市,肚脐上点油灯烧了几天几夜,老百姓欢天喜地,放鞭炮、K歌跳舞,只有蔡邕一人为他伤心难过,因为想到了这个恶事做尽的坏人对自己不坏,一度有偏爱、知遇之恩,如今落得如此下场,难免伤感起来。杀他的王允,是平董卓之乱的最大功臣,印象中总觉得是个和蔼正义的东汉老忠臣,权力大而且心胸也阔,否则《三国演义》不会写他献宠婢貂蝉设美人计杀董卓。

错了,王司徒其实肚量不大。谈到董贼已除,看到对面的蔡邕不仅唉声叹气,还“有动于形”,顿时勃然大怒,拿下治罪。蔡邕乞求“黥首刖足”,留条残命写汉史,不允;士大夫去救援,甚至马太尉亲自求情,允还是不允。理由是:蔡的笔这么厉害,让他写历史难道不遭殃?当年汉武帝留情,阉割了司马迁,结果还不是让他来骂自己?就这样,远够不上死罪的蔡邕因为自己的多情善感,以及王允的刚愎自用而怨死在狱中。尽管王允马上悔悟,可制止已来不及了。官员与学者们无不伤心落泪。

评价蔡邕之死最到位的当属明代李贽:“今人俱以蔡邕哭董卓为非,是论固正矣。然情有可原,事有足录,何也?士各为知己者死。设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何可概论也?董卓诚为邕之知己,哭而报之,杀而残之,不为过也。犹胜今之势盛则借其余润,势衰则掉臂去之,甚至为操戈,为下石,无所不至者。毕竟蔡为君子,而此辈则真小人也。”

以上三人,皆是文人从政,才有余而性格上有缺憾,结果都成了权力刀锋上的祭品。

再补充一句,三国中,情商最高者不是刘备,也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做人圆通低调,做事滴水不漏,赢得了360°无死角的口碑,不仅得到主公的绝对信任,甚至政敌都另眼相看,敬他三分。他无愧于“孙吴政坛的不倒翁”。

杀你不一定是你错,只是你不懂规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让情商杀了你 —漫谈三国著名杀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