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你回家吗?— 抢票那些事儿

回家日子临近,心里很期待。期待见到亲人,期待有年味儿的家乡。期待看到热热闹闹办年货的场面,期待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炮仗,期待一起堆雪人,玩迪迪津。东北的冬天干干冷,爽极了。睫毛会因为戴口罩的哈气有雾凇,可以看漫天的雪花飘落,抓雪球感受它的温度,感受雪地棉踩在地上吱吱的响声。一切美好的愿望在脑子里发散,离开越久就越想念种种。


今天是1月27号,腊月二十二,对于抢票来说已然是过了最佳时间。我还在不同的app上挂着回上海的抢票订单,盼望着有人退票,就可以幸运的捡个漏儿了。每听到短信嘀的一声都会想是不是抢到了。

事与愿违,今年的票好像特别难买,不只是我,同事家是南方的,回程票也没有落定。我们都来自小城镇,来到大城市工作,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对于家的渴望,对于抢票的吐槽,对于接下来的安排有很多相似之处。


前几天午休吃饭时,我们在吐槽票难买时,有几种声音出来。聊完后就觉得每个人角度不同,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会被拿出来讨论。相同背景的人在一起给到更多的是认同感,不同背景情况的人的在一起,才会给到想法的冲击,这样的生活才是多彩的。

1.为什么不坐飞机,火车多辛苦?

说这个是附近开车几百公里即可到家的,并且经济实力还不错的同事。对的,飞机省时省力。但在春节这种特殊档口,不选择它的唯一理由就是“穷”。春节热门航线,基本是全价票,有些甚至只有头等舱。相比之下,高铁在这个时候优势就明显了,例如我要买的,高铁二等座票价是机票的二分之一。有舍有得,缺点是要抢票等待。取舍之间,我选择省取经济利益,而放弃时间精力。但如果我损失的时间可以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那么选择结果也就不同了。

2.为什么非要春节回家?可以平日回去,也不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和金钱。

说这个的是一个本地姑娘,每天都能见到爸妈。她说从小过年就是家里人一起吃个饭,平时也可以吃的,年味不浓,没什么特别,要不是春节旅游比较贵,就计划出去玩了。其他本地人也说,过年就是吃年饭,从前还可以盼新年穿新衣,现在也不急了,现在上海也不可以放炮仗,即使外环外可以放但是也没地方买。所以总结下来,对于本地人而言,春节是一个假期,总要或近或远的玩一玩才不算浪费了这个假期。

但对于我这种进城务工人员,春节就是一场迁徙,一场对于团聚和家乡的渴望。一年见一次爸妈心情显然是不同的。虽然在我的家乡,年味儿也没小时候那么浓,但是对于团聚,对于家,心里还很是渴望。从小家里就说,过年有习俗,有禁忌,牢牢的给我心里种上了一颗种子。即便是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富了,很多传统慢慢流失。即便是网络在吐槽过年没意思,春晚不好看。但是仪式感这东西,是每个家庭里的,是小圈子的,大范围的。即使大环境在淡化,只要小圈子,或是小家庭,甚至是自己想要,仪式感这个东西,都是可以自己给的。比如,从我很小很小时候起,每年过年都会拍张全家福,年年如此。现在翻翻看,除了感慨时间,还有心里温暖。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也会把这种家里的仪式感保持下去。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正是不同才有了这个不完美却美好的世界。就在刚刚,手机嘀了一下,回程分开的后半段买到了。虽然前半段还没着落,但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抱着这种期待,努力工作,求同存异,保持自我,期盼即将到来的团聚,春节你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节你回家吗?— 抢票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