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游戏 提升办园品质 (鄂尔多斯)

9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一日生活改革实践

江苏省——刘艳

图片发自App


一.背景

环境对孩子的支持、支撑

资源对课程游戏化的支持

教师学会观察(能力,分析,方法,解读)

围绕《指南》,我的反思:在实践中可以举出三个例子.

二.一日生活中的课程理念

图片发自App


儿童本位

新西兰:儿童本位

强调从课程的角度看待一日活动,一日活动更具有课程意识。

教师对课程和一日活动的敏感度更高

中国:教师本身

强调实施教学、课程。

图片发自App

低结构

低结构游戏  低结构活动  低结构课程

虞永平:一般根据材料的可改变程度来确定高结构和低结构。

王丽:所谓高低就是结构化水平而言,在多年前讨论方案教学时就已经普遍用了,相对于学科教学,方案教学就明显具有低结构化的特点。

思考:我们幼儿园如何进行低结构?

图片发自App


主动学习

提出:高宽课程

教师的四个职责:师幼关系,学习环境,一日常规,评价与制订计划

江苏目标

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图片发自App


深度学习

幼儿自己的特有的学习方式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

图片发自App

认知领域的目标: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

关键词

图片发自App

发现生活环节的教育力量

块面化的集体活动

餐点,午睡,晨间游戏等——被重视,在生活流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零散的生活体验

入园,离园,如厕,喝水,说话,散步,晨”间谈话,课间活动等——不受重视,在生活流程中匆匆清过

值得借鉴

点名(游戏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过渡环节(幼儿自己组织)

图片发自App

生活环节的一次性解决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生活与课程

《指南》重视生活教育

陈鹤琴“五指”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仓桥物三“生活教育”

推荐书目《幼儿园真谛》

图片发自App

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发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教师反思:先孩子一步研究,园本教研(孩子们研究什么,教师学习什么)

环境与课程

环境设计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课程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课程设计。

在课程游戏化中,教育者不是教育者,一般来说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不是受教育者,他是主题。

图片发自App


教师的作用:

1.观察多,更少做。

2.操控环境,不操纵孩子。

3.示范真实的世界里真实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假装的学习活动。

4.教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丰富真实的对话——很多很多的对话。

主题与课程实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经验本位的方式:体验,操作,亲身体验,直接操作,本体建构,自主发挥等。

主题活动的再思考

图片发自App

园本课程(固化——生成)

儿童视角的课程实施

从浅层学习转向推动深度学习

从设计表达转向鼓励幼儿自主表征(活动记录)

举例:从“籽”说起

自己班的芹菜结籽了,那其他班也结籽了吗?孩子发起问题。

图片发自App

自发的分组进行全园研究

图片发自App

研究组

分几组来研讨

图片发自App

到中大班观察

图片发自App

全园种植分布图,孩子的发现,童言稚语。

图片发自App

幼儿在发现

图片发自App

发现图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发现不同

图片发自App

汇总

图片发自App

不清楚的百度

图片发自App

从新汇总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儿童游戏 提升办园品质 (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