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4 in Love时隔16年合体的新闻上了热搜。
如果你对4 in Love这个组合完全不了解,没关系,你一定听过一首歌,零几年大火的《一千零一个愿望》。
如果这首歌你也没听过,那你一定知道曾经是这个组合里的成员之一的杨丞琳,那个说话嗲嗲的杨丞琳,唱歌却很有爆发力的杨丞琳,如今三十多岁了还有一副少女颜的杨丞琳。
在她的香港演唱会上,组合里的其他三名成员黄小柔,冷嘉琳,张棋惠均来到现场,四个人再次以组合形式合体,让台下粉丝尖叫连连。
我想,让粉丝尖叫的,并非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毕竟除了杨丞琳还有些名气在,其他几人早已经淡出娱乐圈结婚生子了,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他们尖叫的,是那一声“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响起的时候,把每个人都拉回到16年前,那个自己还年少还充满纯真的年代。
2.
《一千零一个愿望》大火的时候我正读初三,白衣飘飘的年代。这首歌对于我的意义,远不止随便听听放松心情这么简单。
那时候的我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性格却是文文静静中规中矩,用我们班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毫无个性。
谁都愿意跟你同桌,谁都愿意坐在你周围,因为你脾气实在太好了,几乎就是没脾气。
班主任对我如此说,这样的话并非表扬,因为,没脾气的我恰好是班长,而班长是不能没有脾气没有个性的。
我不愿意做个没有个性的人,可我没有小燕的漂亮和好文笔,没有小玲能和男生打成一片的好个性,也没有小月上台一点儿也不紧张滔滔不绝的好口才。
我似乎一无是处。所谓的好成绩,不过是因为不偏科,各科都比较平均而已。
除了学习之外,唯一的爱好就是唱歌,还是在空无一人的情况下自顾自地哼哼那种。
那时候上高一的哥哥用零用钱买了一个单放机,还买了一些流行歌曲的磁带,什么许绍洋的《花香》,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小刚的《黄昏》,国外的席琳·迪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很多经典的流行歌曲就是从那时开始喜欢的。
当然,也包括4 in Love 组合的《一千零一个愿望》,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我反复听反复听,早就把歌词和旋律烂熟于心。
我想,一定有那么个机会,我要证明自己并不是毫无特长毫无个性,我并不只是仅仅会做几张卷子。
于是,在五四青年节的庆祝大会上,我穿着一身红裙出现在了舞台上。
红裙是找班上的一位同学借的,丝绒的,样式很成熟,我现在仍记得当时用了好几个别针在里面才勉强穿着合身。我都怀疑那位同学是不是把她妈妈的裙子偷出来拿给我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惊讶于自己当时的勇气,不记得是如何鼓起勇气向老师报名,不记得走上舞台时的心情,不记得台下全校师生是怎样的目光,唯一记得的是,我唱《一千零一个愿望》跑调了!
对,烂熟于心的歌曲唱跑调了,原声消除之后,根本压不上拍子,等我把歌词唱完,音响里还有好长一段音乐仍在放着。
我只得尴尬地在台上故作深沉地走啊走啊,绕啊绕啊,绕啊,啊……
我还记得当时台下是有掌声的,稀稀拉拉的掌声,当然,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鼓励了,即使没有我想象中的在同学们面前惊艳一把的效果,但也无憾了。
所以至今,一旦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我都会回忆起年少时那个拼命想证明自己的自己,那个最后仍然没能成功仍然毫无个性的自己。
3.
一首歌,可能会代表着我们整个青春。
听周杰伦的《双截棍》时,我们正在闷热的午后打着盹,突如其来的歌曲风格让我们像打了一针鸡血,吐槽听不清歌词的同时却又听得津津有味。
听刘德华的《爱你一万年》《冰雨》时,想起那个把刘德华当成终极偶像的同学,正是他把自己买的磁带拿到教室里用来听英语听力的录音机里播放,我们才能感受到天王的魅力。
听SHE的《super star》和陈奕迅的《十年》时,我们正在高中的食堂里嚼着难吃的饭菜,就着音乐,一口一口地吞下去。
而当这些脍炙人口的老歌再次响起时,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泪奔了!”“满满的回忆杀。”“听哭了,一个时代的回忆!”
2010年央视春晚上,小虎队合体演唱了一组串烧歌曲《再聚首》,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节目获得歌舞类作品一等奖,支持率远高于其他节目。一个普通的歌曲节目,成为当年春晚最大的亮点。
你以为大家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偶像而激动?你以为大家是为唱到心坎儿里的歌词和旋律动容?
不,是因为他们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少不更事的自己,想到了年少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同时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逼的自己。
歌曲还是原来的歌曲,唱歌和听歌的人也还是原来的人,只是,眼神已经浑浊,皮肤已经粗糙,皱纹已爬上眼角眉梢。
我们都已回不去,只能在歌声中回忆青春。
“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怀念固然美好,但我们大可不必伤感,谁都逃不过岁月的残忍,我们虽然已没有年轻的模样,但我们的心依然可以是少男少女。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