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一场高效会议

image.png

在互联网项目中,会议是团队内保持良好沟通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完成实际工作的高效途径之一。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以下类似的经历:

  • 跟自己不相干的会议,硬是陪着开了几个小时的会议
  • 会议上很多人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事,跟自己无关的就玩玩手机、交头接耳
  • 会议上如果发生争论,必然是你来我往,舌剑唇枪,最后不了了之
  • 没有会议主题或事先准备,讨论到哪算哪
  • 没有明确会议时长,经常被主题之外的事情耽误
  • 为开会而开会

例如,我们之前有一个项目,是关于对接聚合支付的,整个流程是我们对接聚合支付,聚合支付对接银行。在一次聚合支付与银行的沟通会时,尽管明确这次会议与我们没有关联,却依旧被要求参会,一个多小时的会议,直到结束,我们团队参会人员也没有机会说上一句话。

由于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给予甲方足够的尊重),因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后只能在可控范围内尽量减少参会人员。

我是一个不喜欢开会的人,所以在开会的时候直奔主题,专注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也经常会思考,如何让会议高效,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各种类型的会议,比如日会、周会、月会、评审会、专题会、复盘会等。

日会

日会的目的主要是让团队的每个成员签到并同步当天要进行的工作,然后迅速开展工作。像Scrum的每日站立会。

日会的关键在于简短,重点在于信息同步。它不会实际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倡导暴露问题,从而会议后着重解决问题。

周会

周会一般是最常见的会议了。有的团队习惯每周初开周会,做上周的工作回顾以及本周的工作安排;有的团队习惯周五开周会,做本周的工作汇总和下周的工作安排。

无论是早开还是晚开,其主要目的有:

  • 检查本周或上周的工作情况
  • 安排下周的工作计划
  • 团队成员之前的工作协调

月会

月会,基本上受众人群范围更广,基本上部门级别或者公司级别,才会有这种类型的会议。而站在公司或部门的角度,每月一次会议,未免有些“劳民伤财”。所以,一般也会按季度或者每半年、每半去开。

这类会议的目的一般用于公司层面的决策或者动向同步,或者工作回顾,或者员工激励等等。例如,公司新出一个“爆款”产品,会面向全公司介绍一下;公司最新融资数亿美元,同步公司喜讯以及未来公司战略方向等。

评审会

这种会议一般适用于多个小组或者团队之间针对某方案进行评审,从而达成统一意见,输出大家一致认同的方案。即大家做的是“选择题”,从A/B/C中选择一个,或者根据讨论在某选项上重新整理成一个D方案。

所以,称为“决策会”可能会更加贴切一些。例如,技术评审会、需求评审会等。

专题会

专题会也是大家最频繁使用的一种会议。一般针对疑难问题发起的专项会,大家共同探讨,发表意见,得到一种解决方案。

这种会议的重点在于讨论,相关与会人员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只有思维碰撞才能产生新的火花。

复盘会

复盘会是在经过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个项目之后,管理者发起,团队全员参与,针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过程分析、问题解决以及总结。这种会议时长比较长,需要大家充分暴露问题,提出见解,每个都必须针对过往进行总结。

其目的在于,寻溯问题根源,总结过往经验,优化未来弱项,强化已知强项。从而在下一阶段或者项目中避免连续踩雷。

复盘会也是最有利于个人、团队成长的利器。

如何开一个高效的会议

在项目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会找相关的同事一起开个小会,如果涉及到团队会在团队内开会来沟通。那如何让会议高效,而避免大家无限发散思维而导致实际问题讨论困难重重。

所以,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我们大家都遵守,必然会提升我们的效率。

明确会议目的

会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明确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我们发起会议或者参与会议的原因。所以,在发起或者参与会议前,一定要清晰会议要达到的目的,想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坑位: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是随便开会,没有主题,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的人是为了开会而开会,只是觉得到时间应该开会了,或者好久没有开会了。

明确会议时间与时长

日会类型一般是在20分钟以内最适宜;周会类型一般在1小时以内最适宜;月会、季度会或年会一般在数个小时甚至半天、一天,这种类型会议一般会提前几天就会规划好的。

最主要的是我们日常沟通的会议。提前明确会议时间很多人都理解,而为什么一定要明确会议时长呢?明确会议时长主要目的提升会议效率,避免在同一问题讨论过长时间而导致大家懈怠、疲倦。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达成目的,则我们需要把本次会议讨论的进度及阶段性输入进行记录,还需要约定下一次的会议时间。否则会出现,下一次会议遥遥无期,半途而废的情况。

坑位:约定两点开会,结果等人都到齐了,已经两点半了才正式开始;约定会议时长是一个小时,结果有人发言拖拉,顾左右而言其他,一个小时还没看到曙光。

会议准备工作

会议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会前通知、资料准备、设备调试、会议流程等。

在团队内组织开会,一般最后提前一两小时通知,给团队内成员有准备的时间。我见过很多人通知开会都是在之前几分钟,“我们五分钟后开个会”,至于会议主题是什么,需要每个人提前准备什么一概不知,等到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是临时回忆、临时总结,效率自然低下。

如果跨团队或跨部门开会,最少提前一天把会议时间确认并发出,会议资料最少提前半天发到参会人员手中。因为跨团队与跨部门的会议涉及到的人员时间都需要提前协调好,避免出现说某某时间开会,结果参会人员因为时间原因无法参加。

而且跨团队或跨部门会议还需要提前调试设备,如投影仪,视频设备,语音设备等;提前将物料准备好,如笔、纸、周边的材料、水等;会议资料准备,如将重要资料提前打印。

坑位:会议设备未提前准备,导致会议开始了,投影仪还未准备好,视频设备无法使用等。

会议专注重点

坚持并专注于会议的目的,要保证在会议过程中,参会者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出现会议主题之外的其他主题,避免出现多任务处理。

会议讨论主题必然会牵涉到其他,或者产生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持专注,以当下的主题为主,避免出现“喧兵夺主”的情况,导致出现分歧,会议主题发生变化,导致会议目的未达成。

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其实有两种方式能够避免我们过多精力花在主题之外的事情:

  1. 适可而止。如果跟当前会议有关,那只讨论框架,不讨论细节;只讨论是否可行,不讨论具体执行方案。如果跟当前会议无关,则及时制止讨论,或者放到会议之后。
  2. 会后讨论。当前会议不讨论,会上说明该问题可以在约时间另行讨论,并指定人跟进。

以上四点是我认为高效会议的关键,当然,还有其他要点也需要注意,比如:

  • 指定会议负责人:用”主持人“来描述可能更确切些,主要目的是确认会议能够正确进行,专注会议目标并实现目标,确保会议准时开始和结束。
  • 明确会议制度:主要解决会议前、会议中的问题,比如拖拖拉拉,不按时到会;会议过程中,个别人发言过于啰嗦;边开会边玩手机等问题。
  •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的目的是,将会议讨论的过程、发言、结论,争议事项、分工、待解决事项以及一些关键想法进行记录和总结。避免出现会后无人关注的情况。

写在最后

会议本身是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但往往大多数企业都会遇到低效会议的痛点,提高会议效率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空话,更重要的是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开一场高效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