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东迁洛阳之后,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其实在周王室成员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东周西周之分。不管是定都镐京还是东迁洛阳,天下依然是我周氏一族的天下嘛!只是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分别,后人只好沿用了这种称呼。
东迁之后的周氏天下渐渐衰落,诸侯便有些不安分了。我们知道,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当年武王伐纣,胜利之后大封功臣和王室成员。封地就成了一个个小诸侯国。
后来的天子继续分封有功劳的臣子,于是诸侯国越来越多。据史学家初步统计,被分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差不多有两百六十多个。
曾经王室强大,各个诸侯国俯首听命。周天子一声令下,无有不从。然而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王室在诸侯国心里的形象大打折扣。等周氏东迁洛阳,周天子的威望几乎荡然无存。
既然王室衰微,诸侯国的国君们就要各显神通了。首先耍威风的是郑国国君郑庄公。
郑庄公机智过人阴险狡诈而且善于用兵。郑国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好生强大。郑国强大了,便四下攻打别的国家,而且都取得了胜利。一时间郑国有小霸主之名,四周邻国都对郑国敬畏有加。
郑庄公有些飘飘然了,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天子大怒之下率兵攻打郑国。郑庄公便带领本国军队迎战周天子。结果周室军队大败,连周天子都受了箭伤,幸好盔甲结实,伤势不重。
回朝之后的周天子暴怒,准备传檄天下令众诸侯国发兵灭郑。当年周室强盛时,诸侯国有纷争,周天子传檄可定。此时已经今非昔比了。
大臣们看着怒形于色的周天子,纷纷劝慰。大王呀,万万不可传檄四方,我们此次吃了败仗,已然遭到许多诸侯国的耻笑。若是此时传檄天下,万一没有诸侯国从命,大王您将颜面何存?
周天子一想也的确是这样,既然郑国敢反抗自己,其他的诸侯国又岂会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一声长叹,不再提伐郑之事。
实际上许多诸侯国都在等着周天子下一步动作,见周天子回朝之后根本对郑国没有一点办法,也就不在把周天子当一盘菜了。
以前各国就是有矛盾也不敢大动干戈,基本上就是请周天子调停。说白了就是由周天子做裁判,周天子看哪国舒服偏向哪国也很正常。即是裁判不公,诸侯国君也不敢说什么。谁叫人家是老大呢?
现在好了,周天已经成了摆设,那么我们有怨的抱怨有仇的报仇吧。天下诸侯数百,相互之间有矛盾的可不少,自行解决矛盾的时候来了。一些诸侯国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出手了。
首先出手报仇的是齐国。齐国的来历可不小。大家都知道姜子牙吧。就是《封神榜》里大封神仙的那个老头。就是到了八十岁还怀才不遇,天天坐在渭水拿着根竹竿给自己打广告的那个老家伙。
我常常在想,姜子牙真是命长呀!古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姜子牙居然活到八十岁的时候还是那么的精神。如果他活到六七十岁就死了,他就是再有才能又有谁认识他?
有一个成语叫大器晚成,用来形容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才发迹,成名的比较晚。但我想从古至今再没有谁比姜子牙出名更晚了。八十岁才出名,大家敢想吗?
现在的人如果四十还没有什么成就,大家就认为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作为了。而那人自己也会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我们的姜子牙老先生不一样,他简直是励志的超级代表。姜子牙有抱负,也有能耐。可他就是没有舞台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典型的怀才不遇。换做一般人常年怀才不遇就会变得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但姜子牙始终坚信自己必将大有作为,一直到头发胡子都白的时候,姜子牙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平台。于是乎姜子牙几乎成了一个笑柄,凡是认识或者听说过姜子牙的人,没有不笑话他的。
姜子牙当然知道别人在笑自己,不过他毫不在意。你们爱怎么笑就怎么笑吧,总有一天我姜子牙会让你们刮目相看。
岁月匆匆,转眼间姜子牙已经八十岁了。上天留给老先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没有平台让姜子牙发挥才能,他就只能抱憾终生了。好在这个时候天下局势终于发生了变化。
周文王四处招兵买马,准备反叛纣王。一个人想造反必须要有一批精英在旁边出谋划策才行。周文王四下打听有才能的人,收为己用。
姜子牙知道机会来了,等了大半辈子了,属于我的机会终于来了。牙齿都快掉光的姜子牙激动的热泪盈眶。老天爷啊,你中终究没有欺负我姜子牙一辈子。
当人们都以为姜子牙会直奔文王府投奔文王时,姜子牙确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只见这位老先生拿着鱼杆来到渭水边垂钓,而且一钓就是很多天。最奇怪的是钓杆上只有一小截鱼线,根本没有鱼钩,而且鱼线离水面还有一尺多高的距离。
人们都认为姜子牙疯了,这老头一辈子想做出大事业。现在有机会做事业了,他确疯了。
姜子牙当然知道大家在议论什么,但他根本不当回事。那些凡夫俗子又怎么能够看透姜子牙的用意。几十年都等过来了,何必在乎多等几个月?
若是直接投奔文王,文王对我这籍籍无名之辈必然不会重用。我姜子牙要让文王对我盛情相邀才行。我就不信我天天在这里无钩垂钓不会引起文王的主意。
文王的确主意到了姜子牙,不过那是在姜子牙垂钓半年以后的事情了。我个人是非常佩服姜子牙的忍耐和心机的。假如换做是我,听说文王招兵买马礼贤下士,直接过去投奔了。绝对不会想到给自己打广告。都已经八十岁了啊,还等什么呀。说不定哪天就被阎王爷叫走了。
这一日文王听属下汇报,在渭水之滨有个奇怪的老家伙,钓鱼不要鱼钩。而且在那里垂钓了大半年。文王一听来了精神,行为怪异的人,说不定就是奇人异士。我要马上去见见这位奇怪的钓着。
文王手下的人见文王要去见一个钓鱼的老头,都劝阻文王不要去。一个奇怪的老叟而已,何必亲自去见他。派人带回来可以了嘛。
文王不悦的说道,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尊贤吗?对待有能力的人要万分尊敬,士可杀不可辱,你们懂吗?
手下们一个个低头不语。
文王乘着轿子来到了姜子牙钓鱼的地方。姜子牙老远就感觉有人来了,而且来的不是一般的人物。姜子牙努力控制着心跳,不去看来人一眼。千万不要激动,一激动就自贬身价了。
文王下轿走到姜子牙旁边默默的看着姜子牙钓鱼。两人都不作声,都想看看谁先沉不住气。此时文王的年纪也不小了。姜子牙已经八十岁了,文王至少也是六十岁以上的年纪了。
那段时间的历史太遥远了,以至于历史没有详细记载两人的年纪。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已经是老家伙了。
年纪大的人是不能久站的。姜子牙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还不觉得什么,但文王长在那里就不行了。而且文王出生高贵,自幼养尊处优,哪里遭过什么罪。
大概两个时辰之后,文王终于站不住了。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先生钓鱼怎么不要鱼钩呀!”
姜子牙知道自己赢了,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说道:“我钓的是想大展宏图的国君,真龙天子。需要鱼钩吗?”
文王心里一动,认定这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觅的有识之士,当下对姜子牙行了礼数,说道:“我是西伯侯姬昌。纣王无道,姬昌欲兴兵伐之,恳请先生助姬昌一臂之力。”
姜子牙心中一阵狂喜,但他仍然极力克制,看都不看姬昌一眼,说道:“我只是一介村夫,哪里懂什么治国用兵之道,西伯侯还是另请高明吧!”
文王诚恳的说道:“纣王无道,乱杀忠臣欺辱百姓。天下受其荼毒已久,若不伐之,必将有更多的忠义之士要受其迫害。姬昌伐纣上顺天意,下的民心。请先生无论如何一定要相助姬昌,讨伐那无道昏君,换天下一个太平世道。”
姜子牙做沉思状,低头不语。姬昌接着说道:“先生莫不是嫌弃姬昌无能,不愿相助姬昌?”
姜子牙知道再装下去戏就演过了,连忙起身说道:“侯爷言重了。既然侯爷如此看重子牙,子牙只有竭尽所能回报侯爷的知遇之恩了。”
文王大喜,拉着姜子牙的手共同乘坐一轿而回。
为了回报文王的知遇之恩,也为了展示自己生平所学。姜子牙竭力辅佐文王商议伐纣大计。然而不久之后,文王操劳过度一病不起,就此归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