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靶归来

今天看到局网挂通知,下周开始打靶考核。

说起打靶,我内心并害怕。虽然不是科班出生,但是打靶成绩,印象当中除了有一次差点外,还过得去,成绩中上游,但不是最好的。

想起了入警培训,在省厅警训基地培训三个月的日子。每天3公里,每天擒拿格斗,一周一打靶,一月一考核。

起初几个星期,那个人累的,训练结束,每天吃完饭回寝室倒头就睡。

3月初穿毛衣外套去的,6月底结束穿短袖衬衣回来。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不懂打扮,也不晓得怎么护肤,不知道抹防晒霜、敷面膜什么的,回来整个人黑了一大圈。

那时年轻,新陈代谢快,到入秋的时候,皮肤基本上恢复正常,不是很白但至少没那么黑了。

现在打靶不紧张,都是练出来的。练着练着,你会发现打靶时不再紧张了,不再害怕了,莫名其妙的,还会喜欢上打靶。

一起参训学员绝大多数学员都没打过靶。站在同一起跑线,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当时还很担心考核不及格,影响毕业、入职什么的。

单位同事一起去的共有9个人,4女5男,全部都没打过靶。我得动后内心很平和,至少不用担心基础差,掉别人太多。

后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培训结束我的成绩还不错,比有些男同事成绩还好些。

打靶前先上理论课,枪支构成、拆解、动作要领规范,注意事项,很多细节。理论课上完再实操。

记得老师将课程安排告诉大家,要打靶时,内心那个激动,渴望啊,又怕又开心,怕的是担心打不好,开心的是我可以实弹打靶了。

我是昐星星盼月亮,结果一场空。当时是戸外打靶,风大雨雪什么的都不行。不过那是二十多年的打靶场,现在条件改善,可室内影像打靶了。

一等就是好几天。当时打靶条件有限,打靶场设在山坡一块平地上,全是泥土地,落点雨地面泥巴多,行动不方便,更别说打靶了。

只能等天晴路干。学习培训完之后就再也没到过培训基地,现在条件应该改善了。

第一次打靶很紧张。人还没到,老远就听到打靶场传来的声音。那是教官们在测试。

所有人分成5个人一个小组,不分地市州,原地等着。

打靶前方有5个靶位5张人像,每个靶位上有1名教官,教官负责安全,提示动作要领;1张板凳,板凳上枪支。

打靶人距打靶人像20米。

每一组5个人听到自己名字后,列队按次序走向靶场,依次站在板凳旁。此时教官还会再点一次名,确保打靶人和靶位号正确,便于考核统计成绩。

第一轮个人试弹5发,不计入成绩。第二轮5发子弹,正式测评,计入成绩。

每一轮打靶完,听到教官指令后,可以到人像前看自己成绩。每个人撕张小纸片,用浆糊贴在靶孔上,再进行第二轮打靶。

后来听同事说,考核时将打的八环九环留个把孔不贴,以防不测,提高成绩,谁个保证第二轮发挥不失常呢?

现在行不通了,影像打靶全感应式,打完是什么就是什么,作弊那没的机会。不得不说科技信息化推动了警务创新发展。

打靶场那个声音,振聋发聩,一声声的,振的头嗡嗡响。我当时心跳的厉害,不知是谁想的法,来靶场的时候还戴的耳塞。

我没有耳塞,我把手纸撕两小块,捏成两个小团塞进耳朵。这还有点效,没那么大声了,我心情平静了很多。

练到名字时,我列队走向靶场,近距离接触靶场,尽量让自己冷静,旁边有个教官,我可以问他。

平时训练时练的很好,真枪实弹考核就不一样了,我还是不应景,第一轮5发子弹下来,有脱靶的,有打三四环的,因为我只糊了两个弹孔,其他几发没上靶。

有了第一轮的打靶,第二轮我没有那么紧张,紧张没用,越紧张手臂手腕僵硬,打的越差,我真是深有体会。

整个人放松。三孔一线,瞄准后枪口略微下压,因为扳机一扣,子弹飞出去有惯性,习惯性枪口上抬。稳住、瞄准、放松、慢扣,上靶不成问题。

经历了第一次打靶后,后来打靶没有那么害怕,也很顺到。学习培训成功结业。

在打靶场,打靶结束后,我们几个学员商量捡弹壳。

征得教官同意后,我捡了三盒子弹壳,是记念,也是当妈妈的学习培训,带给孩子的礼物。

可能有点特别,但是非常有意义。

至今弹壳仍然在我的抽屉里,我偶尔拿出来看看。

弹壳没有了出膛的硝烟味,但拿在手中仍有弹壳的余温。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