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开始,从容不迫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因为一次上课迟到被批,鲁迅在桌子上刻下了一个“早”字,督促自己早早来到教室,而不是踩点才到。


绍兴鲁迅纪念馆


图片来自知乎问答: 鲁迅真的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吗?

鲁迅的“早”字,可不仅仅是上课不知道那么简单,更深的含义其实是做什么事情尽量提前,早一点到教室、早一点完成任务、早一点开始看书,提前为未来可能要做的事情做准备。

早一点做事情,看上去只是把时间向前平移了一点,但效果相比之下却相差极大,当别人临到截止日期才着急忙慌地赶工时,你会从容不迫地收拾东西准备提交;当别人想要批量处理文件,但却要从头开始学习一个软件的时候,你早已经学会,顺手就给做了;你会给人造成一种什么都早早做完的印象。

一步早、步步早。

早一点做事,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因为长期来看,意外是必然发生的,所以,总是临到截止日期才开始行动起来,就是在给自己创造遭遇意外的机会。

我过去总是对保险行业持以鄙视的态度,长期以来我把保险和推销归为一类,推销的电话直接挂断,毫不犹豫,但是当群里一位组长竟然跳槽去做保险行业,并说明了原因以及保险的好处之后,我才发现,我一直都想错了,保险是一个杠杆啊,既然未来意外无法避免,那么在现在画上一点小钱,等到未来那意外发生的时候,保险就会带来亲戚朋友都给不了的巨额资金。

但是更多人的情况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行不出来,开始做一件事情时热血澎湃,但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偃旗息鼓,心情几乎没有一点波动。

比如刚加入007不写就出局时,早早就能把文章写完,而且质量很高,但是过上一段时间之后,绝大部分战友都是临到快交作业时才开始写,好像应付作业一般。

比如七年之痒 / 结婚前和结婚后 / 选专业前和选专业后 / 得到前和得到后 / 一个道理明白时和明白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人的天性如此,进化论告诉我们,其实这是环境选择的结果,追求资源时当然要兴奋起来,以保证能够调动全身的细胞,参与此次追逐,这样可以极大的发挥人的潜质,也更容易追上目标,但如果面对已拥有的资源还是一直会兴奋的话,就会浪费能量了,而浪费能量越多的个体越不容易存活下来。

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会有人说: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因为它是天性,所以我们就对它没有办法了吗?不是的,我们至少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1.以彼之道还及彼身

既然源于天性,我们没办法根除,就不跟它硬碰硬,而是用天性来对抗天性,具体来说可以用损失厌恶、激励机制

2.粗暴一点的办法:用意志力强行让自己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做,过不了一会我们就会进入状态,有个阅读方法是每天读5页书,逼着自己读下去,但是只要开始读就不太可能只读5页,原理是一样的。

3.从外界寻找支援

前两种办法都是从内突破,而这种办法是从外界施加适当的压力,其实我们加入007不写就出局,又从007转到日更群,也可能是因为个人力量太过弱小,执行力不足以让自己在写作这件事上持续下去,但是有了一群人在身边,他们都做到了的时候,你会觉得做这件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哪还会想办法不做啊?其实,好的高校给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

007的环境还算是比较温和的,河北的衡水高中就粗暴多了,我听一个从哪里“活着”出来的同学提到,他们在哪里吃饭,基本没啥好吃的,但饭菜特别少,去晚了就没有了;上课的时候他们的班主任会拿着一个很粗的棒子,看到有谁不合规矩或者/完成任务/该对的题目没做对,就是狠狠一棒子,我的这个同学本来成绩不是很好,本来只能走个二本的,但因为在这里复读了一年,被这个老师打了一棒子之后,也对自己狠下了心,平时很努力,有一段时间竟然忘了吃中午饭,这是我头次遇到故事中头悬梁锥刺股的事情发生,很是震撼,高考结束后,他回到家,只带了做过的卷子和草纸,堆起来一人多高,他父亲一句话没说,最后成绩出来他考上了一本。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但因为有了这个暴力老师的外界压迫,学生只能认真学习,从这方面讲还是有益的。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这首《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你可能感兴趣的:(尽早开始,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