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日记12|心灵写作

水晶的黄人kin12

水晶:合作 风险 普及

灵性动物:兔

问句:我如何为众生奉献自己?

黄人:智慧 自由意志 影响

行星狗之月 第7天 等离子Silio

红色启动之周 知识使见解产生

左膝(水晶)-左手中指(黄人)-心轮(Silio)

——13月亮历共时导航

水晶的黄人kin12

1.

和球爸交流写作,他算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

2014年的时候,他才华横溢,却是钢铁直男,不咋会和女生聊天。

我写过一些日记和读后感的小短文,拿了一篇得意之作给他看。当时我们同是吴晓波读书会的书友,他的反应,比没反应还伤人。

他问我,你的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就想引起你的注意,你看不出来嘛。)

昨天闺蜜抱怨整天在家做饭,跟保姆一样,同样都是从小努力念书、读了大学,这样也太不公平了。

我就想起了,给球爸看的那篇小文,《做投资如同找男人》,也有以前我对性别不公的抱怨。

(后台回复1,查看此文,写于2014年8月)

虽然文笔青涩、语词激烈、抓不住重点,可很像年轻时我的风格,愤世嫉俗、又孤芳自赏。

2.

2016年刚生完球球,也萌生在家写作的愿望,定下3个月10万字的计划,就开始每晚挑灯夜战。

球爸被我的坚持感染了,也开始写一些与球球相关的日常,那时我们的公众号叫“球球日记本”。

我写不好的时候,请教他如何写,他给过两个生动的比喻。

一是如何驾驭素材,试着用一根线把珍珠串起来,给读者展现的是作品,整条珍珠项链。

另外一个是写作的目的,一篇文章中,你要送给读者的礼物是什么?

这些启蒙,至今还印象深刻。

那时我写完,他排版发公众号,他是编辑就时常改我的文章。我不乐意了,他改后,我觉得不是我的本意。

跟他抗议,“你不尊重原作者的表达”,他也觉得委屈,“好心帮你改,你还闹”。

两次下来,他就学精了,我再让他指导写作,他嘿嘿笑,指导不了,你写的都好。

3.

他不指导,我就去网上找,前前后后,报过4门写作课。

一门是线下教授、现场写作,我去了两次,同学们高手如云,我紧张到一点灵感也没有,吓得不敢再去。

一门是故事写作,看过几节线上的视频,纯干货的分享,老师说的都有理,就是太烧脑。

先构思框架、再列小标题,我写过几次,都是写到一半,就觉得自己原先的设计,压根不可行。我缺乏耐心,没有继续改、重新写。

还有一位是目前线上很火爆的写作老师,我认真跟了他的千元写作课,完成每一次的作业,还在北京跟他有过一次约见。

我请教他,有时候收集了一点素材,但是感觉当天写不成一篇文章,要怎么办呢?

他很年轻,冲冲地说,你对写作有执念。

(不执着,谁还来找你学呀。)

挺挫败的,就像小朋友,期待老师的鼓励,却碰了一鼻子灰。

后来有近一年的时间,因为执念于写出高品质的文章,就再也写不出来了。

写的不够多,光靠技巧的粘合剂,是垒不出城堡的。

4.

2019年5月,参加了赞羽的春季写作禅。她教授的,是自由写作、心灵写作,把写作当禅修,并不能写出10+的文章,但可以通过写作增加觉察。

放下包袱、随心所欲,我便开启了,持续写作的习惯。

她见我打卡勤奋,便让我在写作群里,分享写作经验。我憋了3个月,还是找不出什么拿得出手的心得。

如果说有技巧,可能对我来说,唯一有用的就是,娜塔莉《自由写作》提到的,从当下写起,尽量写细节。

1)

笔不要停,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比如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想到什么写什么,确保笔不要停。不知道写什么,就从当下写起。

“泡了一杯咖啡,冒着热气,手中握着三菱的中性笔,笔尖顺滑,我却不知道要写什么。”

2)

尽量写细节,不要只写,“我坐在电脑前写作”。

我会这样写,

“我坐在禅椅上,温润的榆木,在阴雨天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是球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眼前是球爸用了5年淘汰的苹果笔记本,我用酒精擦拭过,还和新的一样。”

3)

再接下来,就有很多点可以发散出去,不愁没得写。比如接着上面那段,我会想到:

“我本不需要电脑,之前10个月都用手写,厚厚的10大本读库Notebook。可让我整理手稿,输入电脑再发表,着实觉得费力。”

或者,

“下个月,我们结婚就满五年了。他看似粗枝大叶,却常常给我一些惊喜。”

或者,

“二十多岁时,我是购物狂,喜欢了就买回来,不喜欢了送人,用坏了就扔,从不爱惜物品。”

从细节写起,就会联想出许许多多,可写的方向。

6.

球爸转发了我最近写的两篇日记,说是被我的文字感动了,点赞打赏。

我就好奇地问,你觉得哪里写的好?有具体的点吗?

他分析了一段我记录日常吵架的文字,哪儿有戏剧冲突,哪儿情节有张力,这些都增加了可读性。

我有点惊讶,写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这些。只是经过十个月不间断的自由书写训练,我渐渐的跟文字有了一些亲近感。

球爸说,他在做价值2000元的生涯规划咨询时,主要的技术,就是戈登模式,P.E.T.父母效能训练的行为窗口。

只是把这一理论研究透,找到各种角度,在生活、工作中,坚持应用、持续实践,便磨成一条长板。

你可能感兴趣的:(玛雅日记12|心灵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