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出自:
[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高上玉皇胎息经
玉皇天尊曰:
胎从伏气中结,
气从有胎中息。
气入身来谓之生,
神去离形谓之死。
神气可以长生,
故守虚无以养神气。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
不出不入,自然常在。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释文
胎从伏气中结
胎者,神也,此专指元神,非言识神。盖此经专言炼气化神阶段事,不经炼精(元精,非指男女后天精液,经血)成功,入于炼神,难知此也。气言后天呼吸之气也。伏气指断绝呼吸之气于踵也。唯后天气,起于海,伏于踵。故,气不炼则不绝,体不纯阳,则真定不得。大定不得,元神不出也。故言“胎从伏气中结”,即,阳神必在后天气断绝后方可真凝。至于如何炼断后天之气,如何成就纯阳之体,此前阶炼精化气及七日过关服食阶段事,此不多论。
气从有胎中息
下句“气从有胎中息”,指元神显现,则后天气断,元神不凝则后天气必未断。故,此两句点明元神与后天气之关系也,后天呼吸气不断,神不出;神不出,则后天气未断。故而,那些后天呼吸尚存之人言已出阳神了,可以休矣。此皆后天识神作用罢了。
气入身来谓之生
前两句之“气”字皆言后天呼吸之气。此句之“气”指先天真一之气。故,经不得师传则不明,因经以字录,字同义不同之事,比比皆是,无有实证,难解经义也。先天真一之气,常镇身中,则不死,故言生。生者,生生不已也。人生之后,此先天气时有发动,然皆顺欲而散,不得凝而圆满。故人生老病死,无有已时。先天气存则命存,先天气散则命亡。故言“气入身来谓之生”。何以令气(先天真一之气)入身中呢?一静字而已矣。紫阳翁言“道自虚无生一气”也。
神去离形谓之死
前节言“气入身来谓之生”,此节言“神去离形谓之死”,欲解此句,必先明神气之关系也。盖常人之神,皆识神(阴神)用事,不得先天真一之气点化,阳神(元神)不出,则人之精力随识神用心外物而渐渐消散,散尽则死,死则魂飞魄散,故言“神去离形谓之死”也。故而,欲识神灭,元神出,转识成智,必得先天真一之气来点化,亦即丹经所谓“取坎填离”也。坎中一阳,乃太阳真气,此乃“点石成金”之金丹也。然此太阳真气,不炼则不全,不全则不足以点化识神而圆满阳神。故必有“炼精化气”一着功夫,先天未损者,可省去此一节功夫。然方今之世,能全真入道者,少之又少,此节功夫更不可少。故此句亦可解为“气(先天气)去离形谓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
此节言,元神元气乃修行之本,修行不明神气,即不明性命。不能和合元神元气,则不可得长生之效。
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神虚炁方凝,心虚心自平和,非如此,先天真一之炁不可久住。然欲要神虚,必先凝神,以神日日随外缘而散荡故。盖吾人平日运心动念,应理万事,神昏气浊,不凝神不足以断绝外缘,不凝神不足以调药开关。故神凝则神不驰于外物,而外物反为我所伏,自然清静自然,天地皆归。谷空方可容炁,所谓道自虚无生一炁也。故神气合自虚极静笃始。
此乃本经最要之诀。盖虚无者,即是致虚守静,更立玄牝之法。虚者虚其心,无者无其身,虚其心则神自清,无其身则气自静,能清能静,神气自养矣。然此非一赋可几者,必朝斯夕斯,动静一如,方能有成。故曰固守,言不可须臾相离,一刻怠忽也。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此节点明神炁关系也,神者,意也,性也。然性有本性,有气质之性。常人总一气质之性用事,妄想分别追逐外缘,先天之炁亦随之而化为后天运作之气而流失于外,如是则障碍本性,元神不得清矣。故欲炁住,复现圆满法相,必要神住,使气质之性消弭而本性湛然清虚,则先天之炁自然发生且坚固永镇。如是则未漏之体自然得生圣胎,而已漏之人可进入六侯炼丹矣。
此言神之与气,是一非二。无气则神无依,无神则气无主。神既为主,故神动即有气动,神不动,则气亦不动,如影之随形。经虽明言神气并举,阴阳两列,然修道之功,惟在阴阳合一,而固守虚无,即是致虚极,守静笃,又为合一之手段也。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注者,合也。修长生者,以及修金丹者,比要神气相抱,凝神入气,方达妙境。丹法总一凝神入气尔,别无他诀。炼精化气有炼精化气之凝神入气穴,炼气化神有炼气化神之神气相抱,炼神还虚有炼神还虚之大定真空,夫神气不离,仙道得矣。
神气合一而定,即是此节之旨。盖神行气行,气行精败,形因之衰矣。惟神凝气定,形随以泰,自然长生。 张三丰《道言浅说》曰:“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九,旋复降下绎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矣”。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在
此节点明神气想抱,炼气化神之火候也。练气化神乃用大周天,大周天者无间周天也,以其无断续处,浑然一圆。至此则神气来去俱泯,出入不惹,无内无外,混穆一真,自然常清静矣。护持不退,阳神自现,然无得炼精化气之果,只出阴神尔。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即是心定神凝之功。岂特无来无去,直须绝对待,离二边, 空三际,如如长住,住无所住方是。心不动则气不动,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是气无出入,息灭尽定,心气不二矣。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能知此守而不失,方得修真之真径,飞升之梯櫈。
《胎息经》自始至终不离神、气二字,有神有气则相守,忘神志气则入虚,功夫由浅入深,而效验则步步不同。学者如能恪守勿失,勤而行之,则柔气功之道尽在是矣。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