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把心留下的地方 梁家河红色之旅

早上八点,我们准时从圣地延安乘大巴前往此次“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学习之旅~梁家河。走进梁家河,就如同走进了一段如烟的往事,但对那15岁的懵懂少年才刚刚开始。走进梁家河,更如同走进了苦难人生筑就的一座精神的丰碑。
梁家河知青小院

“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我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我们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个新的工作的时候,我们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听了讲解员的述说,耳旁仿佛又想习总书记的回忆。

如今的梁家河已经看不到当年知青们艰苦的生活场面,眼前这碧波荡漾的水库,在黄土高原上绝对是难得一见的景观。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下越发亮眼,岸上杨柳依依装点着这一片湖光山色,恍惚间我仿佛是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之中,只有那半山坡上厚厚的黄土层和土窑洞告诉你,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落。

北京知青生活的地方

拿着手机拍摄着眼前的美景,微信里好友的回复让人乐开怀,是啊,如此一片青山绿水的世界,有谁能想到这就是黄土高原而不是苏杭!

炎炎的烈日下,班主任再次强调我们必须拿上“身份证、口罩、小板凳”,因为延安大学的教授要给我们亲自授课,顿时,那些曾经发生在这座小山村里的故事鲜活起来,教授生动的讲解就在这农家小院感动着每一个民革党员,也让人对当年人们的奋斗生活心生敬意。

梁家河村史馆
一个个小故事再现着当年他与村民们鱼水相依的亲情,他对当年的那个有些弱智女孩灵娃的照顾让人感慨,人性之美在那一刻显得异常珍贵。几十年的时光,物是人非,唯有这人间大爱才能温暖那段荒寒的时光和记忆吧。

想当年北京来的一群知青走进这片贫瘠荒凉的土地,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讲解员的娓娓道来让我们西安民革学习班同学重新走进了那段贫困却不乏激情的岁月,也走进了那段鲜为人知的知青生活,剥落了政宣的华丽外衣,这片曾经的穷乡僻壤,在老照片里复活了。

煤油灯下重温老三篇

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的贫困考验着这些知青的耐受力,习惯了大城市优越生活条件的这群年轻人,仿佛是一夜之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此时的他们经受的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当夜晚的煤油灯都成了一种奢侈品的时候,那样的年代是怎样的贫瘠可见一斑。在这个贫困山村七年的磨破滚打,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融入和奉献,我们看到了他的那段精神成长历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从这里走出了真正意义上人生的第一步,可以说七年的知青生活磨砺出了他强壮的精神骨骼,塑造了他独特的精神气质。

在南泥湾
因为下午还要赶赴南泥湾学习,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离开梁家河时我浮想联翩,如烟的往事一定会唤起我们对知青上山下乡历程的敬意。从现在来看这段苦难岁月是一种对身体和心智的锤炼,更是攀越精神世界高峰的绳索,但在当时谁也不会这样想,甚至觉得是天方夜谭!

行走在梁家河的土地上,碧水蓝天和青山绿水让人感叹着几十年的沧海桑田,让人感叹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里是怎样的惬意。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感谢民革市委会、王主委精彩的安排,虽只有短暂的两天,但收获是满满的,从宝塔山到枣园,从梁家河到南泥湾,紧张而又舒适的长途,却没有劳顿的辛苦。只是漫漫的回家路,虽晚点了两个小时,但也悠哉悠哉。

同时也感谢所有同行的我党优秀同志,感谢你们的陪伴,炎炎夏日,所有的途中故事都增加了一丝丝凉意。

开班议式

    何崇秋 2020,7,3,于延安回西安动车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把心留下的地方 梁家河红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