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薄荷,我想投过简历的人都知道,很多投出去的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水花。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你的简历,太弱了…【我投了七个网工有6个都给了我offer】比较幸运。然后我咨询了身边HR大佬得出以下结论:【个人看法,不要杠,杠就是不听】
一般来说,HR收到简历之后,会先经过第一轮筛选,然后交给业务部门第二轮筛选,两轮筛选都通过了才邀约面试。
曾经我也投递过很多份简历,无一回应,我一度以为是HR没有收到,但真相是,我的简历跟岗位并不匹配,后来我调整了方向,投递一些比较匹配的岗位,也得到了回应。
所以,投递的简历没有反应,不是HR没收到,而是你的简历不过关。
当然,还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那个岗位已经招到合适的人,只是招聘公告没有下架,你来晚啦;HR只是把招聘公告放上去,先收集简历储备人才;那个岗位不准备招人,挂上去只是为了了解一些行业信息。【套路你懂得吧!】
所以某些岗位挂了很久,但投了简历没有回应,大部分是这几种情况。
简历,可以说是招聘最难通过的一关。99%以上的人因为简历不过关,连面试机会都得不到。这一关,也是很考验运气的地方,因为你也不知道这个岗位是否真的在招人。但也不用慌,就投嘛,投得多了,曝光量增加,面试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渠道不外乎几个:智联、无忧、拉勾、Boss直聘、内推,还有官方招聘网站、公众号,实习生还可以投一投大街网,这些是主要的,也有其他,就不全部写了。
每个渠道HR都能看到,比如说众所周知有投无回的大厂,内部都有人力资源系统,所有渠道的简历都会汇集到系统上面,由HR筛选。所以,HR都是能看到的。
有人说,内推的通过率更高,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主要还是看简历,如果简历不匹配,即使是内推也得不到面试机会。
招聘渠道没太大差别,并不会说哪个通过率更高。
不过,通过率一样,但覆盖率可能不一样,比如,官网。我特意扒了一下各个大厂的官网,发现官网上发布的岗位比其他招聘网站多,网上发布的岗位是最全的,其他网站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会少一些岗位。我跟HR朋友确认过,官网确实是招聘岗位最全的。如果你要找匹配的岗位,有官网的尽量去官网。
说完投简历的渠道,第二个问题是,HR怎么筛选简历?首先看岗位招聘难度。
如果岗位极度稀缺,非常难招的那种,举个例子,葡萄牙语翻译,会葡萄牙语的人本来就少,所以你有相关方面的经历,那就有比较大的几率通过HR的筛选。
而对于不难的那种,换句话说,就是投简历的人多,有相应经验的人也多的,这时候就要拼点别的了。
拼什么呢?
一,学历。系统会自动筛选出学校,如果是专科,那可能就直接略过不看,本科以上的才拥有查看权。
二,最近的公司。小公司的,不看。什么叫小公司?非一二线互联网公司或独角兽。(这就是大厂的标准)
看到这个,伤心吗?难过吗?可以哭了,放心,我已经哭过了,不止你一个。
不过这个看岗位,看公司,并非所有都这样,有些公司,比如创业公司,本来招人不容易,条件会适当放宽一些。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HR不负责任,但是,你可能错怪HR了,不是他们不想看,而是,时间根本不允许。当简历非常多的时候,他们会设定一个门槛,把达不到要求的pass掉。
举个例子,比如Android或iOS开发,这个岗位一天可以收到200份简历,不是一周,是一天,一天200份,也就是说,5天就有1000份的简历。这是一个大厂的数据,但应该其他的也差不多。
如果你是HR,一定很想哭。
这只是一个岗位,一个岗位200份,但是,HR要招聘的岗位,可不止这一个,还有很多个,虽然不一定每个岗位都能收到200份,但也不会少。他们不可能为了公平就看完所有的简历,那样效率太低了,这样的HR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而且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得到机会,那才是对优秀的人最大的不公平。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学很重要,而且上一家公司很重要。心理学有一个现象叫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当你有了一段体面的工作经历,那下一份工作就容易得多,如果上一份工作不是太好,也会对你下一份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即使再不满现在的公司,即使再讨厌老板,即使钱给的不够,也不要敷衍你现在的工作,因为你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老板,而是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
HR筛经历,可以分为两关,第一关是我们上面说的,他会不会打开你的简历,第二关,就是他会不会通过你的简历。
这就涉及筛选标准的问题。
筛选标准主要由部门制定,有些负责人要求非常高,这样标准就很高,稍微差一点都入不了眼,有些部门比较缺人,那标准就正常一些,不会卡得很严。
所以这也是要看运气,看负责你那个部门的要求。而且,非常非常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投对岗位。
就是,你过去的经验值,要能匹配你申请的岗位。一般来说,完全不匹配的岗位我们都不会去申请,会去申请的,都是有一定匹配度的。这时候问题来了,你和那个岗位的匹配度是多少?30?50%?70%?或者90%?
可能很多人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然后就做了一个决定,多投。海投嘛,这样几率会高一点,毕竟招聘市场一直如此。如果你是这么做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海投,在不同公司里管用,但在同一个大厂,不同部门却不管用,匹配率低于70%的,你投的简历可以说作废了,投的再多也不会有反馈。
而且,大厂筛选简历,有“先来后到”之分。
举个例子,如果你投了两个岗位A和B,假设你幸运地,两个岗位都通过HR这关,这时候就要开始排队了。
如果HR先走A的流程,那简历就会先被推到A部门,由业务部门筛选,这时候简历就会卡在这里,如果A部门一直没有处理,那B部门不能操作你的简历。
什么时候B部门能操作你的简历呢?
等到A释放的时候,也就是说,当A明确知道你不适合他们,就会把你的简历放出来,然后B再捞起来。
细心的人可能就会想到,这个留存存在一个问题,从卡主到释放,需要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B会不会招到合适的人。如果到那个时候,就算你跟B匹配率高达99%,但也没机会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机会,如果你接到HR的电话,可以跟HR沟通,表示B是你的第一选择,这时候HR会帮你,毕竟他们比你更想招到合适的人啊。
可能这种情况是幸运的,还有一种更不幸的情况,就是A和B都不匹配,但C岗位却很适合你。
这种时候,HR会不会给你推荐到C岗位?
这就要看运气了,如果HR刚好知道C岗位的需求,那就会给你推荐,可是,他不一定知道呀,他可能不负责C岗位的招聘,这时候,你还要靠运气吗?
所以说,投简历,一定要挑选最适合你的岗位,匹配率越高,通过率就越高。如果连匹配的岗位都找不到,那就建议你放弃吧。
假设,你能通过HR的筛选,那下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跟你竞争的人有多少。用回刚刚的例子,Android或iOS开发,一天收到200份简历,而这个岗位,可能只招1-2个人…也就是说,你不仅要有相应的经验,你还要打败其他199个人,才能拿到offer…不对,确切的说,你得打败的,可能不止199个,而是999个…不过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最终能让HR推荐的,只有5-10份,还有一个很夸张的数据,收到200份简历里,可能只有1-2份合适,其他的都要HR自己去挖。所以,如果你不想那么麻烦自己找工作,可以考虑开放简历,让HR主动挖你,不过记得,先屏蔽现在的公司。
可以说,HR这关,其实才是最考验运气的关卡,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招聘流程,做了很多无用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层层漏斗,最终被推到业务部门面前的人,可以说运气相当好了。
当然,还有另一种不那么考验运气的方式,就是内推。
很多人说内推的通过率比较高,上面也解释了,其实这不是通过率的问题,而是合适率的问题,这个通过率也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公司。
内推,指的是大厂内部的人推荐,一般来说,能进大厂的人,身边肯定有几个靠谱的同行,所以对公司来说,内部人推到合适的人选概率比较高。
但对你来说,概率是一样的,如果你的经历完全不匹配那个岗位,就算有内推没用,HR不会推一个不匹配的人给业务部门,那是在砸自己的招牌。所以一切一切的前提是,你是合适的人选,是个靠谱的人。
至于内推的人去哪儿找,我只能说,好好经营自己的人脉吧,它比你想象中更强大。HR筛选之后,就会走流程,把简历交给业务部门,一般投简历到拿offer是2周,我也看到有人1个月才拿到offer,如果时间拖得太长,那很有可能是没戏了,不用再等。
一般运气到这里,就结束了,HR之后,主要看能力,虽然也有运气的成分,但能力占主要吧,毕竟在大佬面前,一切装X都将无所遁形。
有一个朋友,情况有点特殊,机缘巧合之下进了大厂。当时她写了一篇关于该大厂的文章,没想到被HR看到了,于是HR就把她挖了过去。我特意问了一下,这种情况多不多。很少。以前有看到帖子说,可以去知乎或豆瓣的相关话题留言,如果你答得好,就有机会被大厂的人看到。这算是一种曝光,但不是针对HR的曝光,而是针对用人部门的曝光。
HR找人主要在招聘网站,而且是公开了简历的人才能找得到,如果让他们在知乎豆瓣还有公众号一个个翻,迟早得累死…当然,如果你某篇文章或视频足够红,被传到HR那里,也是可以的。针对用人部门的曝光也是一种方式,不过我了解得比较少,就不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