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过“织网”人生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自律”这件事。

首先看,坚持做一件事,大概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打麻将--荷尔蒙主导,符合本性;第二,日更文章,劳经费神,但是兴趣盎然;第三,类似于小时候每日记日记,高中生公交上听英语,明知收获甚多但是难以为继。

这样,自律就成为非常珍贵的品质,比如李阳英语,每天读一千遍真的痛苦得很。此时最容易萌生两种想法:第一. 有没有什么办法将自律变为本性所为。第二. 自律是否真的有必要。

先说第一,逻辑是个好东西,理解本身就是一种高端的乐趣所在(哲学也因此而生,另有文章再论),所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能够深入其中,探赜索隐,曲径通幽的美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激励机制,将硬着头皮做变为本性所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高考生的学习,其实我的朋友圈里但凡高考成绩还算可以的同学,都不会觉得学习是负担,反而乐哉悠哉,因为在不断的学习中可以体会到一点点进步和如清泉一样的理解的快感。再者,我是资深篮球爱好者,不是爱球星,是爱这项运动,因为我用了很多年去探索,每一个动作可以进步的地方,或者哪些动作适合我,体会进步的快感。或者,学弹琴,每一次指法熟练度的增加,每一次纠正错误的成就感,都足以使耗费的心神物有所值。只是,这些美妙比较隐晦,有的需要入门,有的需要长期主动探索,有的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总之,自律的目标和目的理应都定位于发现乐趣所在。

再说第二,自律的必要性,我们常常寄希望于通过每日的精进,完成一项伟岸的任务,收获一项伟大的能力,所以,拼命给自己上枷锁,一份一份,一层一层,甚至安排到每天的具体某个时间,然后在对着鸡汤文,“985大学生的时间表--差距所在”这种,硬着头皮撑个几天。其实,应该大可不必如此,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人们的进步方式其实大同小异,不过类似蜘蛛,吐丝,打结,再吐丝,再打结,吐丝是顺意而为,打结是重点突破而已。

比如,再说考试,我相信大部分人是突击型,即使平时好好听课做作业的学霸们也要为了考试提前复习,这就是打结的重要性,阶段性进步就靠这个打结的目标过程。再比如,老板的任务,我相信给的一个月里,绝大部分人提前25天是混日子,美其名曰做准备,然后最后5天一气呵成。我也时常掉入这种拖延症的自责中。

往大一点点说,比如坚持了很久的健身,健美者和运动员为了比赛或者名誉,资深爱好者为了生活的自信感,胖子为了找对象,我们是抱着目的而来,为目的而为,很少有人单纯享受其中乐趣。再比如高考,即使深得学习乐趣的同学,也有很大一批高考过后放空自己,因为失去了目标,幸运的人打了结,想着打下一个结比如保研,比如各种,继续吐丝。

再往大点说,比如找对象,需要准备的可能会比较多,比如疯狂学习如何撩妹,比如疯狂健身让自己看起来还可以,比如疯狂工作让自己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诸多的事情,我们都在试图从各个方向吐丝,只为打结。

再大一点,人生不过几样事情,年轻时高考,青年时找对象,中年时挣钱,晚年培育子嗣。我们会在恰当的时间,选择一个目标,重点突破,吐丝,打结。重点突破式的打结,才是蛛网的关键,才是每一项行动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讲,枷锁式的自律真的没有必要,无论目标大小,我们不过在结一只网,节点位置不要出差错就好了,至于蛛丝的走势和长相,大可不必过分关注的。

不过,说回来,并不是自律是没有必要的,自律直至发现乐趣,再完成目的,生活就完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律?不过“织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