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

Linux基础

  • Centos7 的基础操作
  • root 用户下才能关机 init 0
  • root 用户下才能重启 init 6 或者 reboot
  • 查看ip 地址 :ip addr

一、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 属于 组 角色

1

组的信息保存在 /etc/group 文件中

# 创建组
groupadd 组名
# 删除组
groupdel 组名   

比如创建组 dba , 查看 /etc/group 文件即可看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 不用管, 1001 表示组的编号

2 创建用户

# 创建用户
useradd -n 用户名 -g 组名 -d 用户的主目录
# 删除用户
userdel 用户名

其中,用户的信息保存在文件 /etc/passwd 文件中。
其中,-n 表示指定用户名,-g 表示指定组名, -d 表示指定用户工作的主目录,主目录约定俗成的使用在 /home/用户名 目录

例如创建mysql 用户,创建好了后,查看/etc/password 就可看到一下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用户创建后暂时还不能使用的,需要设置用户密码,否则无法登录

    • 在 root 用户下可修改任何用户密码
passwd 用户名
会显示输入提示:
    • 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
passwd

用户的密码保存在文件 /etc/shadow

  • 创建好新用户后,就可以采用新用户来远程远程登录服务器了

  • 普通用户与管理员用户的切换

# root 免密切换到任何用户
su - 用户名
# 普通用户切换到其他用户
su - 或 su - 用户名 
提示输入密码:

# root 退出到普通用户
exit

二、管道

管道就是将一个命令输出的内容重定向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管道操作符是|,用它将命令连起来就行了。

ls -l | more
grep "2022-09-29 10:14:08" demo.log|wc

三、链接

  • Linux 链接分为 硬链接软链接(符号链接)
  • 硬链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文件的别名,只能为文件创建硬链接,不能为目录创建硬链接
  • 硬链接不能跨文件系统,但可以跨目录
  • 硬链接允许一个文件拥多个有效文件名,如果为重要文件建立硬链接,可以防止“误删除”,只有当删除最后一个链接的时候,文件才会被真正删除
  • 操作其中一个硬链接文件,其他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
ln 文件名 链接名
  • 软链接类似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可以为目录和文件创建软链接
  • 软链接可以跨文件系统
ln -s 目录或文件名 链接名
  • 注意
    ls -l 显示的详情,中第二列数字,如果对应是目录,则表示该目录下有多少个子目录,如是文件,则表示该文件有多少个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通过SSH上传和下载文件

  • 1 ) 在 xshell 上点击,下面的绿色图标,即进行sftp 连接,sftp 窗口下进行文件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现在 xshell 需要下载 xftp 软件
  • 2 )在 sftp 窗口下 查看 本地目录
lpwd
  • 3 ) 在 sftp 窗口下 查看 本地目录下的内容
lls
  • 4 ) 在 sftp 窗口下,可以使用命令切换本地目录
lcd
  • 5 ) 在 sftp 窗口下,上传当前文件到服务器
put 文件名
或传输多个文件,类似如下
put *.h 

四、软件包的安装和卸载

以前,Linux只能用rpm安装软件包,需要手工解决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软件包A -> 软件包B -> 软件包C

  • yum(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基于rpm的软件包管理器,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下载软件包并且安装,还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一次性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使用yum之前,必须保证Linux系统可以访问互联网(因为yum仓库在互联网上)。
  • 软件包的安装和卸载需要系统管理员权限
  • 1) 安装软件包
yum -y install 软件包名
  • 2) 删除软件包
yum -y remove 软件包名
  • 3) 升级软件包
yum update 软件包名

4、如何知道需要安装的软件包名
百度之。
5、yum仓库
互联网上有很多yum仓库,不需要任何配置就可以使用。
不允许访问互联网的企业用户可能自建yum仓库。

  • 6) 查找软件包
yum search 软件包名
  • 7)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清单
yum check-update
  • 8、更新所有软件包。
yum update
  • 9、列出所有可安装软件包的清单
yum list

五、打包和压缩

zip命令

  • 先安装zip的软件包:yum -y install zip unzip
  • 打包压缩:
zip -q -r -d -u 压缩包文件名 目录和文件名列表

-q:不显示命令执行的过程。
-r:递归处理,打包各级子目录和文件。
-u:把文件增加/替换到压缩包中。
-d:从压缩包中删除指定的文件。

  • 解包解压:
unzip 压缩包文件名
  • 解压到指定目录
unzip -d /temp test.zip

注意:zip是通用的压缩格式,Windows和Linux都支持。

  • tar命令

压缩打包:

tar zcvf 压缩包文件名 目录和文件名列表

解包解压:

tar zxvf 压缩包文件名

注意:tar压缩包文件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用winrar打开,但是,winrar不能生成tar压缩包文件。

五、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六、设置虚拟的静态IP

1 虚拟机的模式相关知识

  • 办公、家用电脑的IP地址一般是由交换机 或 路由器动态分配的
  • 但是服务器的 IP 地址应该设置为静态
  • 1)VM 安装后,会在网络适配器中产生两个虚拟网卡VMnet1 和 VMnet8
  • 2)VM 提供了三种网络模式,分别是:桥接模式、NAT模式(网络地址转换)、仅主机模式(Host Only)
    • 桥接模式(bridged):特点
    1. 虚拟机和宿主机是平等地位,其关系类似于链接用一交换机的两个主机
    1. 该模式 没有用到虚拟网卡,交换机会给虚拟机分配真实的网络地址,网关和子网掩码等。
    1. 虚拟机可以与局域网中的主机互相访问,也可以访问互联网。
    • NAT模式
      1. 该模式使用了 VMnet8 虚拟网卡,由虚拟网卡VMnet8 为虚拟机分配 IP 地址、网关和DNS。
      1. 该模式下,虚拟机可以和宿主机进行相互通讯,也可以访问局域网中其他的主机,同时也可以访问互联网,但是其他主机不能访问此虚拟机。
    • 仅主机模式
      1. 该模式使用 VMnet1 网卡,由虚拟网卡VMnet1 为虚拟机分配 IP 地址、网关和DNS。
      1. 该模式下,虚拟机只能喝宿主机进行相互通讯,不能访问局域网中其他主机,也不能访问互联网。

2 NAT模式下进行静态IP 配置

  • 需要进行四个部分的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域名解析DNS

  • 1) 进入 centos,root 用户下,cd 到网络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1. ls 查看当前目录,虚拟机的网卡的配置文件为 ifcfg-ens33 ,打开它
  • 3)注意,CentOS 启动后,默认是不启动网卡的,所有需要对该网卡配置文件中的ONBOOT 参数设为 yes ,即添加一行 ONBOOT=yes,参数相同时,配置文件以最后的参数值为准。

  • 4)最后添加 NAT 模式的静态IP配置参数: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50.128   # dhcp-动态IP(缺省时),static-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50.2    # 网关

DNS1=8.8.8.8             # 谷歌的DNS服务器
DNS2=114.114.114.114     # 中国电信的DNS服务器
  • 注意这里,IP 和 子网掩码,网关的选择需要到VMware的虚拟网络编辑器中,选择NAT模式下的,NAT设置中查看,确保给CentOS系统将要设置的静态IP 不能和 此处的IP一样(比如此处显示的192.168.150.2),也不能和 主机ipconfig查到VMnet8分配的一样(ipconfig查到的事192.168.150.1),但是必须保持网段一样(前三段是一样的),然后子网掩码和网关和NAT设置界面显示的一样就行。
  • 最后修改完保存退出后,需要重启虚拟机才能生效

3 桥接模式下设置静态IP

  • 前三不都和上面的一样,主要区别在于 桥接模式是局域网的交换机给虚拟机分配的IP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01.128   # dhcp-动态IP(缺省时),static-静态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01.1    # 网关

DNS1=8.8.8.8             # 谷歌的DNS服务器
DNS2=114.114.114.114     # 中国电信的DNS服务器
  • 此时就不要查看 虚拟机的虚拟网络编辑器了,只需要查看 主机的ipconfig 出来的,由局域网交换机给主机分配的ip地址即可(例如此时主机无线局域网ip为 192.168.101.25),只要不和此ip设置的一样即可,子网掩码和网关都参照主机现实设置即可。
  • 同样保存退出,并重启。

4 修改主机名称

比如原来的虚拟机主机名为 [root@localhost] 修改为 CentOS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CentOS
  • 重启,后可变为[root@CentOS]

七、网络调试工具 ping

  • ping 可以用来测试本机与目标主机是否连通、连通速度和网络的稳定性
ping -c 5 -s 1024 目标主机的IP地址(或)

-c 表示 ping 包的个数。Windows 平台的选项是 -n
-s 表示指定 ping 发送数据的字节数,默认是84个字节(56字节的数据+28字节的报头),最大不超过 65535 字节,Windows 平台的选项是 -l

  • ping 域名,会显示域名对应的ip,可以用于查询域名的ip

八、服务可用性调试 telnet

telnet ip地址 端口号

九、系统服务管理 systemctl

  • CentOS 采用 systemctl 命令管理系统服务,类似于 Windows 的 “计算机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的功能
  • 服务的配置文件存放在 /usr/lib/systemd/system 目录中
  • 重点关注 防火墙(firewalld.service)\远程登录(sshd.service,SSH协议)、文件传输(vsftpd.service, FTP协议)

1 systemctl 命令使用

systemctl 操作 服务名

系统的服务存放在 /usr/lib/systemd/system/ 文件下

  • 启动服务的操作
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service后缀可加可不加)
  • 查看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service后缀可加可不加)

其他操作有:

# 操作
stop
restart
is-active    # 查看是否已启动
enable       # 开机自启动开启
disable      # 开机自启动关闭
is-enable    # 查看是否自启动
try-restart  # 只重启正在运行中的服务

# 查看所有的服务状态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 service -all
# q 退出
# 查看启动成功的服务列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grep enabled
 

2 添加自定义系统服务

  • 1) 准备好一个demo代码,运行生成可执行文件 demo
  • 2)编写自定义的系统服务脚本
    例如:/home/lighthouse/start.sh , 内容下:
/home/lighthouse/demo

/home/lighthouse/restart.sh,内容如下:

killall demo
/home/lighthouse/demo

/home/lighthouse/stop.sh,内容如下:

killall demo
  • 3) 给这三个脚本服务可执行权限:
chmod +x /home/lighthouse/start.sh /home/lighthouse/restart.sh /home/lighthouse/stop.sh
  • 4 ) 编写自定义服务的配置文件
    系统服务的启动、重启、停止 由它的配置文件决定,把 demo 程序的服务命名为 demo.service
    创建服务配置文件 /usr/lib/systemd/system/demo.service,改文件内容如下:
[Unit]
Description=demo01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 指令意思是切换到普通用户wucz,-c是以这个用户身份执行“”的指令
ExecStart=/usr/bin/su - wucz -c "/home/wucz/start.sh" 
ExecReload=/usr/bin/su - wucz -c "/home/wucz/restart.sh"
ExecStop=/usr/bin/su - wucz -c "/home/wucz/stop.sh"
RemainAfterExit=yes
# 如果直接写 /home/wucz/start.sh 就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运行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对上述配置内容进行说明:

  • Unit 部分 是 启动顺序 与 依赖关系

    • Description 字段:给出当前服务的简单描述
    • Documentation 字段:给出文档位置
    • After 字段:表示本服务应该在某服务之后启动
    • Before 字段:表示本服务应该在某服务之前启动
    • After Before 只涉及启动顺序,不涉及依赖关系;依赖关系由WantsRequires字段负责
    • Wants 字段:表示本服务与某服务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如果被依赖的启动服务启动失败或停止运行,不影响本服务的继续运行
    • Requires 字段:表示本服务与某服务之间存在“强依赖”关系,如果被依赖的服务启动失败或停止运行,本服务业必须退出。
  • Service 部分 定义如何启动/重启/停止服务

    • Type 字段:定义启动类型。可以设置的值包括
Type值 说明
simple(默认值) 设置ExecStart字段启动的进程为主进程
forking ExecStart 字段将以 fork() 方式启动,此时父进程将会退出,子进程将成为主进程
oneshot 类似于 simple,但只执行一次,Systemd 会等它执行完,才启动启动服务
dbus 类似于 simple, 但会等待 D-Bus 信号启动
notify 类似于 simple, 启动结束后会发出通知信号,然后 Systemd 再启动其他服务
idle 类似于 simple,但是要等到其他任务都执行完,才会执行该服务
    • ExecStart 字段:启动服务时执行的命令,可以是可执行程序、系统命令、shell脚本
    • ExecReload字段:重启服务时执行的命令,可以是可执行程序、系统命令、shell脚本
    • ExecStop字段:停止服务时执行的命令,可以是可执行程序、系统命令、shell脚本
    • RemainAfterExit 字段:若为yes,表示进程退出以后,服务仍然保持执行。
  • Install部分:定义如何安装这个配置文件,即怎样做到开机启动。

    • WantedBy字段:表示该服务所在的Target
      Target的含义是 服务组,表示一组服务。WantedBy=multi-user.target指的是,demo所在的Targetmulti-user.target(多用户模式)。
      这个设置非常重要,因为执行systemctl enable demo01.service命令时,demo.service会被链接到/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目录之中,实现开机启动的功能

3 如何使用自定义服务

  • 1)重新加载服务配置文件
    • 每次修改了服务配置文件后,需要执行以下命令重新加载服务的配置文件。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2)启动/停止/启重demo服务
systemctl start demo 	# 启动demo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demo 	# 重启demo服务。
systemctl stop demo  	# 关闭demo服务。
  • 3)把demo服务设置为开机/关机自启动/停止
systemctl is-enabled demo	# 查看demo01服务是否是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demo01  	# 把demo01服务设置为开机自启动。

十、防火墙设置

1 查看防火墙的命令

1)查看防火墙服务状态(普通用户可执行),CentOS缺省启用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2)查看防火墙已开通的端口,CentOS缺省不开通任何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

3)查看防火墙已开通的服务(CentOS缺省开通ssh和dhcpv6-client服务)。

firewall-cmd --list-service

4)查看防火墙全部的信息。

firewall-cmd --list-all

5)查看防火墙支持的服务的列表(普通用户可执行)。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6)查看防火墙服务是否开机启动。

systemctl is-enabled firewalld

7)查看防火墙的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8)查看防火墙的版本。

firewall-cmd --version

2 配置防火墙的命令

1)启动、重启、关闭防火墙服务

  • 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 关闭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2)开通、移去端口
    • 例如: 开通80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 例如: 移去80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tcp --permanent

  • 3)开通、移去服务
    • 开通ftp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ftp --permanent
    • 移去http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service=http --permanent
  • 常用服务的端口:ssh(22)、HTTP(80、8080)、MySQL(3306)、Oracle(1521) 、ftp(21)、
    telnet(23)

  • 4)开通、移去范围端口
    • 开通5000-5500之间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5000-5500/tcp --permanent
    • 移去5000-5500之间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5000-5500/tcp --permanent

  • 5)重新加载防火墙配置参数(修改配置后要重新加载防火墙配置或重启防火墙服务)
firewall-cmd --reload

  • 6)设置开机时启用、禁用防火墙服务。
    • 启用服务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禁用服务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十一、环境变量*

1 查看环境变量

  • 1)env 命令
env
或
env | less
env | grep LANG
  • 2)echo 命令
echo $环境变量名

2 常用的环境变量

LANG (字符集变量)
  • 该变量存放了Linux 系统的语言 和 字符集,一般是中文字符 zh_CN.UTF-8,是主流
  • 如果出现乱码,即字符集不一致
PATH
LD_LIBRARY_PATH
  • C/C++语言的动态链接库文件搜索的目录,其不是 Linux 缺省的环境变量,但是对C/C++编译非常重要
其他不是很重要的环境变量
  • SHELL
    用户当前使用的shell(命令解析器,百度百科,了解基本概念即可)。
  • HOSTNAME
    服务器的主机名。
  • HISTSIZE
    保存历史命令的数目。
  • USER
    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名。
  • HOME
    当前登录用户的主目录。
  • PWD
    当前工作目录。

3 设置环境变量

变量名='值'
export 变量名
或
export 变量名='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环境变量的值没有空格等特殊符号,值可以不用单引号包含。
  • 环境变量在退出shell后就会失效,下次登录时需要重新设置。如果希望环境变量永久生效,需要在脚本文件中配置
  • 设置PATH环境变量要注意:
export PATH=$PATH:新增的目录1:新增的目录2:新增的目录n:.

1)$PATH表示包含原有PATH的值;
2)目录之间用:分隔;
3).表示当前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把当前目录添加到环境变变量中, 这样你不管这个操作窗口处于哪个目录都是可以操作可执行程序
[lighthouse@VM-0-9-centos ~]$ export PATH=$PATH:.

4 设置系统环境变量

  • 系统环境变量对全部的用户生效,设置系统环境变量有三种方法
  • 1)/etc/profile.d目录 中增加设置环境变量脚本文件,这是Linux推荐的方法。

在此目录中 创建 自己的 .sh 文件的,在个 .sh 中写入你需要设置的环境变量,即可一直生效

  • 2)/etc/profile文件中设置
    用户登录时执行/etc/profile文件中设置系统的环境变量。(Linux不推荐)

  • 3)/etc/bashrc文件中设置环境变量
    该文件配置的环境变量将会影响全部用户。(Linux不推荐)

5 设置用户环境变量(一般使用这个)

  • 用户环境变量只对当前用户生效,设置用户环境变量也有多种方法
  • 注意:用户的主目录下,有几个隐藏的特别文件,使用ls -l .bash*可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bash_profile推荐首选
    当用户登录时执行,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该文件来配置专属于自己的环境变量

第一步:打开.bash_profile文件【当前用户有效】

$ vim  ~/.bash_profile 

第二步:添加环境变量路径

// 这个环境变量$LD_LIBRARY_PATH就是专门正对于/lib的
LD_LIBRARY_PATH=/user/local/Anaconda3/lib:$LD_LIBRARY_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

第三步:执行下面命令更新或reboot重启电脑

//  修改完毕后必须执行下面命令更新或重启才能生效
$ source  ~/.bash_profile

第四步:查看是否设置成功

// 查看是否设置成功 
echo $LD_LIBRARY_PATH
  • 2).bashrc (有些影响效率)
    当用户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文件都将被读取,不推荐在里面配置用户专用的环境变量,因为每开一个shell,该文件都会被读取一次,效率肯定受影响。

  • 3).bash_logout
    当每次退出shell时执行该脚本文件

  • 4).bash_history
    保存了当前用户使用过的历史命令

十二、开机启动程序

  • 在 CentOS7 中,配置 /etc/rc.local 脚本文件,也可以实现开机启动程序
  • 其中, /etc/rc.local/etc/rc.d/rc.local 的软连接
  • 打开 /etc/rc.local 文件,内容中有提示,如何添加开机启动程序

Linux基础_第1张图片
例如:

# 添加
/usr/bin/date >> /tmp/date1.log # 把当前时间追加写入/tmp/date1.log文件中
/usr/bin/sleep 10               # 睡觉 10 秒
/usr/bin/date >> /tmp/date2.log # 把当前时间追加写入到/tmp/date2.log中
  • 保存后退出,
  • 在执行提示 给对于文件赋予可执行权限
chmod +x /etc/rc.d/rc.local
  • 此时重启服务器,就能开机自动执行上述添加的内容了。

  • 使用 rc.local 的注意事项
    (1)rc.local 脚本在操作系统启动时只启动一次
    (2)存在环境变量的问题
    在 rc.local 脚本执行程序时是没有环境变量的(或者说执行时能用到的环境变量很少),如果执行的程序需要环境变量,解决方法有两种:

    • 可以在脚本中设置环境变量
      即先写一个脚本A.sh,记住给A.sh赋可执行权限,该脚本专门提供 rc.local 执行需要的环境变量,再讲执行该脚本的语句放在rc.local
    • 也可以用 su 切换用户来执行
# 在放在 rc.local 中的执行语句前加:
/usr/bin/su - root -c "执行命令"
# 例如
/usr/bin/su - root -c "/usr/bin/env >> /tmp/env.log"

(3)不要让 rc.local 挂起

  • rc.local 中的内容是按顺序执行的,执行完一个程序后才会执行下一个程序,如果某程序不会后台程序,就应该 加 & 符号,让程序在后台运行,否则 rc.local 会挂起,导致开机缓慢。
# 一般让程序在后台运行的写法是 后面加 &
./demo&

十三、Linux 的计划任务

  • Linux 系统 用 crond 服务来提供计划服务,用于周期性的执行程序或脚本,计划任务分为 用户计划任务系统计划任务
  • 查看 crond 的状态
systemctl status crond

Linux基础_第2张图片

  • crond 服务每分钟都会检查是否有需要执行的任务,如果有则执行任务

1 用户计划任务

  • 每个用户都可以有自己的计划任务,用于周期性的执行程序或脚本,计划任务的内容存放在 crontab 文件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 crontab 文件
  • 1)查看 crontab 文件
crontab -l [-u 用户名]

root 用户可以 使用 -u 选项查看指定用户的计划任务,若没有 -u 选项,表示查看自己的计划任务。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自己的计划任务,不允许使用 -u 选项

  • 2)编辑 crontab 文件的内容
crontab -e [-u 用户名]

root用户可以用-u选项编辑指定用户的计划任务,如果没有-u选项,表示编辑自己的计划任务。普通用户只能编辑自己的计划任务,不允许使用-u选项。crontab缺省的编辑工具是vi。

  • 3)删除crontab文件
crontab -r [-u 用户名]

注意事项同上

    • crontab文件中的每个任务由两部分组成,执行时间(周期)执行命令
      执行时间有5个字段:
      字段1:分钟(minute),取值0-59。
      字段2:小时(hour),取值0-23。
      字段3:月当中的天(day of month),取值1-31,。
      字段4:月份(month),取值1-12,或采用月份单词的英文简写。
      字段5:星期中的天(day of week),取值0-6,或采用星期单词的英文简写。

      以上还可以使用特殊字符:
      星号(*):代表全部的值,例如day of month字段如果是星号,则表示在满足其它字段的制约条件后每天执行该任务。
      逗号(,):可以用逗号分隔开的值指定一个列表,例如,“1,2,5,7,8,9”。
      中杠(-):可以中杠表示一个范围,例如“2-6”表示“2,3,4,5,6”。
      正斜线(/):可以用正斜线指定时间的间隔频率,例如minute字段,“0-30/5”表示在0-30的范围内每5分钟执行一次;“*/5”表示每5分钟执行一次。
  • 5 crontab的示例

1)每两分钟执行一次date命令,结果输出到/tmp/date.log文件(下同)。

*/2 * * * * /usr/bin/date > /tmp/date.log

2)在每个小时的05、10、15分执行一次date命令。

5,10,15 * * * * /usr/bin/date > /tmp/date.log

3)在每个小时20-30分之间的每一分钟执行一次date命令。

20-30 * * * * /usr/bin/date > /tmp/date.log

4)在每天的10:30分执行一次date命令。

30 10 * * * /usr/bin/date > /tmp/date.log

5)在每个月1号的02:30分执行一次date命令。

30 02 1 * * /usr/bin/date > /tmp/date.log

6)在每星期天的02:30分执行一次date命令。

30 02 * * 0 /usr/bin/date > /tmp/date.log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linux,服务器,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