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蓝色情人节》:爱之尽头,不堪回首

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在谈及《蓝色情人节》(2010)的创作缘由时说道:“……我渐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兴趣。我想知道,经过时间的洗涤,人们的关系——爱情、亲情、友情——会怎样变质。为什么曾经的美好变成了不堪的回忆,曾经的甜言蜜语变成了恶语相向?”

基于这样一种疑问,当时24岁的他开始着手创作《蓝色情人节》的剧本。经过近12年的酝酿和反复删改,以及筹拍阶段的一波三折,影片在2010年终于得以上映。这部细腻真挚的作品并没有直截了当地给出上述疑问的确切答案,而是通过“呈现”与“对比”的手法,邀请观众去反思片中人物由相识到相爱、由结婚到分手的历程。

所谓“呈现”,即是采取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加粉饰和批判地关照两方各自的处境。就像材料分析题一般,导演将有助于探究思考的种种原始素材,完整地交代给了观众。影片尽量把关注的焦点平均分配到丈夫迪恩和妻子辛蒂身上,在感情破裂的问题上给予双方同等的辩护机会。

同时,“呈现”还意味着影片在整体印象上保持了一种真实质感。这种真实并不是对现实的呆板刻画和琐碎细节的罗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提炼和展现。比如迪恩手上斑斑点点的蓝色涂料,辛蒂起床后睡眼朦胧的刷牙,均是在向观众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结婚后的两人与满大街的中年夫妇并无两样,迪恩不修边幅,辛蒂魅力全无。

同时,演员细腻、自然而不做作的表演风格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导演在片中保留了大量即兴发挥的桥段,使得影片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情绪感染力。举个例子,当迪恩和辛蒂在医院办公室激烈争吵之际,迪恩一拳把前来劝架的男医生打倒。辛蒂歇斯底里地抽打迪恩的面部,迪恩一脸木然却并不回避,两位演员真实自然的反应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

所谓“对比”,则是叙事结构上,通过平行剪辑同时为观众呈现两段故事:其一,结婚六年的迪恩和辛蒂关系如何恶化到分手的地步;其二,恋爱之初的迪恩和辛蒂如何由素不相识走入婚姻殿堂。这两段故事均按照线性时间顺序向前推进,但各自被拆分成数个小节,在近120分钟的银幕时间中交织穿插成一个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段落不是简单的并列,它们在每个小节的主题上也暗中契合、相互匹配:身为人夫和人父的迪恩vs单身时期的迪恩;身为人母和人妻的辛蒂vs单身时期的辛蒂;两人在情人酒店的情形vs两人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情形;两人激烈争吵的情形vs两人游荡作乐的情形;两人在医院大吵一架后决定结束关系vs辛蒂将迪恩介绍给父母并正式确定两人关系;两人的关系走到尽头vs两人在牧师见证下结婚。

此外,还有另一层面的对比容易被忽略:两人的婚姻状况与各自父母婚姻状况的对比。无论是迪恩的父母还是辛蒂的父母,其婚姻最总都以不幸告终——迪恩的母亲在他十岁时与父亲离异;辛蒂的父母虽未离异但常年纷争不断。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辛蒂和迪恩都不想重蹈父母的覆辙,他们相信幼年的经历让自己有所领悟,他们相信自己的婚姻会有所不同。然而事与愿违,他们的婚姻同样以悲剧收场,在感情关系的尽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同样的选择:要么彻底决裂不再相见,要么咬牙将就相互忍耐。

通过“呈现”,观众了解了两人的过往和当下,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去;通过“对比”,辛蒂和迪恩各自的变化和感情方面的问题得到凸显,从而引导观众得出导向明确而选择有限的结论。那么,辛蒂和迪恩的感情为何会变质破裂呢?让我们从引发矛盾的三个维度说起。

一、动机

在分析人物时,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溯至童年(或者说早年)时期的经历。

由于在两人的矛盾中,迪恩往往是挑起争端和反应激烈的一方,所以我们先研究他的心理动机。如上文所述,迪恩从小成长在一个残缺的家庭环境中,母亲的离去在他心中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阴影。成年后的迪恩在爱情和婚姻中所寻觅的,是一种可以让他依赖和由他独占的母亲形象。

从这一层面上说,迪恩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在某些方面始终保持孩子般的特质。比如说,难以接受妻子向自己隐瞒遇到前男友的事,对心怀不轨的男同事发给辛蒂的邮件耿耿于怀,指责妻子“只将笑容留给工作的医院和不相干的外人”,他把这视为一种欺骗和背叛,即便辛蒂并不该为此负责。

又如,在对待女儿的问题上,迪恩只想做她童年的好玩伴,给予她自己未曾得到的温暖,而非充当启蒙者和教育者的父亲。他与女儿比赛吃燕麦粥里的葡萄干,弄得餐桌一片狼藉;教唆女儿疏远自己的祖父;在情人酒店与女儿通电话时像个孩子一样哇哇乱叫,模仿未来人类的笑声。

二、冲突

在未遇到彼此之前,迪恩和辛蒂对于爱情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憧憬。

迪恩是一个感性的浪漫主义者,他将爱情和婚姻过分的理想化,认为爱情先于现实。在谈到男女之间的差别时,他说:“我觉得男人比女人浪漫多了。男人认为结婚就是结婚,就是认定一个姑娘。因为男人都是很抗拒婚姻的,只有当我们遇到那个姑娘后才会想,‘要是不把她娶回家就是在犯傻’。可女人似乎却像买菜一样,跳来跳去捡最好的。女人们终其一生去寻找白马王子,最后却嫁给某些工作体面、生活稳定的人。”

与迪恩不同,辛蒂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父母失败的婚姻对辛蒂的情感经历产生了很大影响,自从13岁起,辛蒂前前后后换过不下25个男友,但没有一段感情关系是持久和满意的。这一切让她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她说:“我不想像我爸妈一样,或许他们曾经也爱过彼此,但或许在生我之前他们就已经不爱对方了。如果自己的感觉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消失不见了,你还如何能相信它?”

辛蒂向自己的祖母请教爱情的秘密:“当你坠入爱河时是什么感觉?”祖母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回答,因为她的婚姻同样是不幸的。祖母能做的,只有教导辛蒂做一个理性的人:“你一定要谨慎,你要确信你所爱的人是值得你去爱的……(要明白能否相信自己对爱情的感觉),唯一的方法,便是去尝试一段感情。”

婚后的两人,是各自理念的贯彻者。迪恩享受生活,满足于一份安逸清闲的工作,隔三岔五便突发奇想做一些自以为有情调的事,将一切家务琐事推给辛蒂——开车从来是妻子干的活,购物也是妻子干的活,整理杂物、接送孩子也是妻子干的活,自己只会远远地待在商场外闷头抽烟。

而辛蒂疲于奔命,她只想尽力维持自己的生活秩序,不至于全都乱了套。照料家中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让她身心俱疲,强打精神努力工作让她无暇分心。她没有精力再应付迪恩各种不合情理的要求,她不想为了去情人酒店而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哈欠连天的上班,也不想再和迪恩生一个孩子。

迪恩想要一个对他倾注全部精力的妻子,他要求妻子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他身上。而辛蒂想要一个尽责可靠的丈夫,她希望迪恩能有一份正当的工作,为她分担一些压力。两人就像背道而驰的平行线,沿着各自的目标前进,仅仅为了生活勉强维持着婚姻,他们的爱情早已在柴米油盐和激烈争吵中消磨殆尽。

三、沟通

如同其他感情面临危机的爱人一样,迪恩和辛蒂唯一的沟通方式,只剩下对过去时光的缅怀。迪恩人到中年,不再英俊潇洒,辛蒂身材走形,不复当年甜美。两人只能靠着往日情歌唤起的一点激情,在逼仄压抑、光怪陆离的“未来爱巢”中相拥起舞,过着没有未来的二人世界。

如同辛蒂所说,“我们很少坐下来像个成年人一样聊天,因为每次我试着这么做,你都会把我的话曲解成别的意思”。迪恩从未真的与辛蒂交谈过,他一方面像镜子般把辛蒂的话不加接收地全部反射回去,一方面喋喋不休地对着空气自说自话,把意志强硬灌输给妻子。

迪恩变得越来越顽固,他将自己封闭在个人世界中,切断了与辛蒂沟通的渠道。他不顾妻子反对,一厢情愿地认为辛蒂最后会喜欢上自己订的酒店房间;也不体谅妻子的难处,将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恐惧转化为恶毒的言语,齐齐发泄在辛蒂身上——他已经成了一触就炸的地雷、辛蒂避之不及的炸弹。

家庭原本该是纾解压力的最后一处避风港,如今却成了最大的压力来源。无处藏身的辛蒂只能躲在墨镜背后,路边的树林深处,“未来爱巢”的卫生间中,寻觅一方独处的空间,竭力压抑自己的委屈愤怒。迪恩不仅不体谅辛蒂回避争端的做法,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因爱人的疏远更加恼火,穷追不舍地对妻子施加压力。他口口声声所说的“你想要什么?”,背后的逻辑却是一种交换条件——“为了让你服从我的要求,我要付出什么?”

两人的婚姻以一场冲动开始,又因另一场冲动收尾。当迪恩将自己的戒指取下转身抛出后,他们的爱情就像那枚再也找不到的戒指一样,无法挽回了。

影片无意将婚姻塑造成洪水猛兽,迪恩和辛蒂的故事也代表不了全部,《蓝色情人节》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感情关系的机会。随着迪恩渐行渐远的背影,影片为观众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但爱情终究要以悲剧收场吗?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有自己做错了什么,并怀着一份期待开始新的生活,就像辛蒂的祖母说的那样——“只有去真正拥有一份感情,你才能得到答案”。

但愿如此吧。

附:题目取自艾小柯@豆瓣的短评。

本文完 | 作者E3F058@知乎

For Miao.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 |《蓝色情人节》:爱之尽头,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