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和幸福预期

说起来,我也应该算时中年人了。结合码农圈传的35岁危机,我想可以把35岁后的生活当成中年,把遇到的各种危机算成中年危机。听了一本书解说的,中年危机是由于幸福值的U型曲线,在中年到了最低点。幸运的是,我好像没有这种中年危机出现。

先说幸福预期,准确点说是对于幸福的期望值。以前看过知乎肥肥猫一条很著名的答复,其中提到了期望值管理,现在想来就是这个幸福预期了。其中他写了一个公式:幸福值=现实-期望值。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力量的提升,对于未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我想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人顶点就是大学毕业踏入工作的那一刻。那一会就好像有一种宝剑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踏入社会后很多人会跌得头破血流。也就是公式中的现实数值越来越低,幸福值不断下降,甚至变成了负数也就是很痛苦的活着。很多人是不甘于平凡的,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宿命,从而调低期望值。U型底部的那一段,就是中年危机的到来,是自我认知的必经之路了。用网络上很多人的说法,也就是到40左右终于认命了,不在折腾了。从这点上来说,要提升幸福值,不过就是早点认清自己的位置。但同时存在的危险,这种期望值的调低,会让我们过早认命,从而失去了突破的机会。

再来梳理一下为何我没有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我对自己的期望值一直非常低,加上一点好运气就可以让幸福值总是正的。加上中国时代的发展,我又是从农村来到了城市,现实值处于不断的上升中。在期望值不变的基础上,我就可以越来越幸福。来自农村的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去城里面看看,中学的梦想就是吃喝不愁。而大学时对于工作的预期,不过是1500一个月,是我老爸工资的5倍。低预期让我轻而易举的以超过预期很多的方式生活。以前常听说,知足常乐。但这个知足还是依赖于每个人对于足的定义。我有很多高中和大学的同学,自小就衣食无忧,自然对于自己有改变世界的预期。到了大学,有的人多少有一些天之骄子的感觉。这个从天上慢慢掉落回到人间的过程,可能也是他们的中年危机所在吧。

另外一个从身边朋友看到的现象,就是对于子女的教育非常焦虑。很多人对于孩子的预期是前几名,以至于常常失望。但我们的孩子,很可能是普通人,也有可能是不如我们那么幸运能上好大学的。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成绩不好的认识就是学得还不够,努力得还不够。更多的培训班,更多的学习时间,对于成绩是否真有用呢?一个班级,总是有很多人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群孩子,测智商也是有很多人低于平均值的。是不是很多人对于子女的期望值都太高了,所以导致了焦虑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年危机和幸福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