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宇宙超级无敌小甜心

如果在你一生的阅读体验中,能够拥有这样一本书,可以让你接纳生活的全部,包括快乐、幸福、恐惧、悲伤以及各种未知.那么维克多·弗兰克尔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当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以后,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会问:我靠,活下来的是些社么人?你是不是也会想:我进去能活多久?进去了生命还有意义吗?那些看管犯人的纳粹们,他们还是人吗?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说实话,两口气读完的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我无数次的反问我自己:活着为了什么?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

难道活着就是为了满足以上的一层层需求?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幻想过,在集中营里除了吃饱的需求还会有其他的需求吗?如果要去被毒气毒死,或者被打死,倒还不如自己把自己处理了?我刚问了小伙伴,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觉得你会活下来吗?她说,她愿意自杀,也不想要成为俘虏。

我试图在书中寻找答案,让我最震撼的是那一次死了80%的人。

1944年圣诞节前,奥特维新流传圣诞节时战争将结束,所有人都会被释放,然而圣诞节过去后,期盼已久的胜利并为到来,这直接导致集中营里死了80%的人,不是由于饥饿和寒冷,而是由于失去了希望。

这个案例告诉我,活着为的不是满足需求,而是有希望的活着。

这个希望是对自由的期盼

这个希望是对未来的幻想

这个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有句古话: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树活着是因为它有一张树皮,而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气,这个“气”说到就是骨气,人只有有骨气才能活出尊严,才能说是真正活着。在集中营的人们活下来是困难的,因为命运已经没有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只有心里的那口气了,如果那口气都丢了,距离死也就不远了。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心死了,人也就死了。

就好像很多癌症晚期的病人,他保持乐观心态依然活了几十年。可是一个人的心要是死了,即使他身强力壮,也会抑郁而死。

每个人都有对快乐、幸福、爱的需求,但是我们人类并没有对恐惧、悲伤、未知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对恐惧、悲伤、未知的都能接纳,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他真的是一个牛逼的人,我们来幻想一下:

我把我置身于集中营,我幻想我就是那个俘虏,我幻想我是纳粹,我幻想了一遍我有可能的一百种死法:我幻想我被毒气毒死,我幻想我杀死犯人,我幻想我放毒气,我幻想我被饿死,我幻想我病死,我幻想我被打死,我在寻找每一种死的可能;

我不知道我会变成哪一类人,我也许会像我的小伙伴一样,选择逃避,直接去自杀,我也许的无法接纳恐惧、悲伤、未知的未知。

因为自己不是当事人,一切都基于幻想。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心不死,只要有一丝希望,活着总比死了强,所以活一天就要活的淋漓尽致,活一天就要让自己有价值,活一天就要让自己没有白来,如果想要死,为何还要来到这个世界,因为不懂磨难是什么。

其实问题看到这,生命的意义很清晰了

答案不言而喻, 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困难、剥夺和死亡,尤其是当人能在生命的绝境甚至死亡中延展出生命的意义来,那么他内心的强大可想而知。

在我们整个的人生长河中,我们必须也必然会经受太多的苦难,这是无法逃避的任务。因此,要直面所有的苦难,不能软弱,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眼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知晓生命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