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心,为学之气

“你的天赋在于你有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大脑,还有一张非常善于提出好问题的嘴,但是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你必须要学会引用前人的学问,并学会如何让其为你所用。”

这是在美读硕士时导师给的最终评价。当时不解,现今倒有了些感悟。

读到René Descartes在Discourse on Method, Optics, Geometry, and Meteorology的DISCOURSE ON THE METHOD FOR RIGHTLY DIRECTING ONE'S REASON AND SEARCHING FOR TRUTH IN THE SCIENCES中的第二部分的一个例证,一下子得到了过去三年苦苦思考却不得结果的答案,“just as great roads, twisting between mountains, become gradually so even and convenient, through being much traveled, that it is much better to follow them than to go in a straighter path by climbing over rocks and descending to the bottom of precipices." (我的粗翻:就如同修得很好的山路一般,在重山之中蜿蜒盘旋,逐渐变得越发平坦,并因为人们使用的多了,变得十分便利起来。因此,与其以攀爬岩石而上或沿绝壁而下的方式在重山上下直行而走,不如沿着这已然平坦便利的山路奔赴你的求索之路。)

今人已经拥有的前提知识和思维方式,其实都是站在前人已经提供好的知识框架中得出的。在我国教育模式中,知识来源被默认是“书”、“师”(“老师”或者”师傅”)或者两者相结合。“尊师重道”,我们往往将两者并重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知识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只是狭义地指代着“道”和“业”。“道”是蕴藏在“经史”之中,是圣贤古言。而“业”者,则是特指“学业,读书、作文”,是个人对“道”的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但是在现代中国,“道”依然延循着古代的指代含义,但是“业”却更多地指代“事务、职业”。

因此,知识,形成了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累积的形态,但是其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无论范围如何,在这个形态中,作为为学者,必须对每一个知识点滴的来源怀抱着敬重之心,就如荀子说的“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为学者,敬重前人的智慧,才能“耳清目明、口诵心惟”。我扪心自问,仅仅为学,尚差之千里,勤勉为之。

有了上面说到的“为学之心”,还要有下面说的“为学之气”。

人不可以高傲,是因为你永远都有无法触及的边界。这个世界的人之所以多种多样,是因为每个人都在用一生的长度去丈量那些你一个人人生长度无法丈量到的边界。

你应该心怀感恩,而你的感恩程度,就是你的人生宽度。每个人的人生长度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生宽度是无限的。你遇到的人越多,看到的事物越多,体会到的事情越多,你心怀感恩的分量就越重,那么,你的人生宽度就越来越广,而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宽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这个人的胸怀。

伟人之所以为伟人,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长度比常人多,而是因为他们伟大的人格。而依据我现在的领悟程度,我认为这种伟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伟大的胸怀。古人曾说,“胸怀天下事”。这样的人,让人觉得浩然正气,豁达敞亮。这就是一种“为学之气”,也是一种气质人格。

注释:文中英文的粗翻,如有异议,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韩愈 “师说”

荀子 《荀子·劝学篇》

李运福 《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第1434页

René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Optics, Geometry, and Meteorology,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p 13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学之心,为学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