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灸疗法的变身史!

时代在变,灸疗法也在不断迭新。灸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演变,是构成灸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同疾病作斗争,总结出了几十种灸疗法,大致可以归纳为艾炷灸、艾卷灸、艾温灸(也称温灸)三大类。温灸的优良特点,我们可在梳理灸疗演变过程中可见一斑。

01

从着肤艾炷灸到隔物艾炷灸

着肤艾炷灸,自其被发明至近代,一直是灸疗的主要形式。

用艾绒搓成的锥形体称为艾炷,灸一炷为一壮。施灸时,置艾灸于体表的选定部位(一般为病位及穴位),点燃艾炷尖部,使其自然下燃,则热力、药力透入体内起到治疗作用。

划分

按施灸对皮肤致损与否及致损程度,着肤艾炷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①温热灸:灸至皮肤起红晕而不灼伤皮肤;

②发疱灸:灸至皮肤稍现黄斑,灸后渐起小水疱不挑破、任其自然吸收;

③化脓灸:或称瘢痕灸,须灸伤皮肤,使皮损处渐渐化脓并最终形成瘢痕。

化脓灸在古代盛行已久,有不少古代医家还曾探索过灸时引起剧烈疼痛的解痛方法。但由于化脓灸的施灸、护理未规范化,在近代已不十分流行。

《扁鹊心书》载:“如癫狂人不可灸,及膏粱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一服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隔物艾炷灸是在着肤艾炷灸之后兴起的,最早的记载见于《肘后方》。

其用意有二,一是为避免着肤艾炷灸之灼痛灸伤,二是为取隔物之药用所长,以隔蒜灸为例,古人主要是取大蒜拔毒、消肿、定痛之作用。

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云: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

02

艾卷实按灸到悬起灸

艾卷灸主要有实按灸和悬起灸。

艾卷实按灸,大概是受古代用火炭棒隔物按压、热熨患处方法的启发而发明。其特点在于,施灸时借助压力使热力更为深邃入里,优于治疗病位较深的疾患,但缺点是,由于压力作用,灸火易灭,须反复操作,比较麻烦。

艾卷悬起灸(一般是指有烟悬起灸)是继实按艾卷灸之后,大约于清代兴起。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附载的叶圭(清威丰年间人)的操作方法,是将艾卷提起来,离开铺在灸位上的布一寸多高,慢慢地熏烤,使热气隔布透入皮肤。这便将实按灸变成为悬起灸了。

悬起灸的优点在于,不像实按灸那样灸火易灭,故可以长时间连续施负,艾卷悬起灸在现代相当流行。这种灸法,一般在操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烟雾.

悬起灸的操作,一般是由医者或患者手持艾条,如长时间施灸,亦不甚方便。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中医学院周楣声先生研制出一种可以固定艾条位置的灸架,这样做悬起灸时不用手扶持艾条便可。

03

艾温灸分针上加灸法及温灸器灸

艾灸的第三种重要形式为艾温灸(简称温灸),主要有针上加灸法(亦称温针)及温灸器灸有两种。

针上加灸法,意在取针刺与艾灸各自之所长,合而用之。

温灸器灸,早见于《肘后方》,记载瓦甑灸法,瓦甑为古代蒸饭用器皿,底面有数孔,各孔粗如手指,可代用为灸器。

《肘后方》书卷三载:“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取干艾叶一斜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一时间愈矣。”

《千金方》载巧用苇管代为灸器的灸法(《千金方》载:“卒中风口喝,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差。”)。

明代龚信的《古今医鉴》及其子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均载有铜钱代为灸器的灸法。

清代李守先《针灸易学》卷上则载有制泥钱为灸器的施灸法。

叶圭于咸丰六年(1856年)提出“面碗”灸器的制作及施灸法。清代金治田传、雷少逸编《灸法秘传》(1883年)载有灸盏制作法。

面碗灸、灸盏灸较以前的灸器灸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构造与近代流行的温筒灸等无甚差别,标志着灸器灸进入了成熟时期。

近代的灸器见有温杯、温盒、温筒等。

温杯灸是将艾绒放在杯子中点燃,然后置患处于杯口上方做熏灸的方法(此法也可使用不扣盖的温盒、温筒)。

温盒施灸时,点燃艾卷,置于温盒内的铁纱上并对准穴位即可。

温筒是近代灸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施灸时,将艾药装入内筒并将内筒置入外筒内,点燃艾药,等外筒底面已足够热时便可使用。一法手持温筒,悬于灸位的上方做悬起灸,一法隔布置温筒于灸位上施灸。

灸器灸的特点是利用器具的可塑性,使灸疗更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施行,如利用苇管器,使施灸于耳道那样的狭小地方成为可能;温筒灸则可扩大施灸面,作用力大,又不致灼伤皮肤。显然,使用灸器是改进灸术的重要途径。

马少群先生对传统的日式温灸器加以改良,使之价廉效高,是对温灸器的一个创新和贡献。现今市面上的温筒多是参考其设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文看懂灸疗法的变身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