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学以致用

社会纷繁,快速发展,要想保持竞争力,终身学习已经快成为社会共识。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也被认为是基本法则。
今天则来谈谈如何学以致用的问题。

模仿和实践

一个典型的场景,小白同学买来一台电脑,旁边放着一本《Java编程基础》,照着书中的讲解和示例,一一模仿操作一遍。
模仿一遍之后,有了初步的体感,信心倍增,就跃跃欲试,开始运用所学的知识,给自己搭建一个个人网站,按照自己的设想,实现一些基本功能。
这是大部分初学编程的同学有过的经历,也是一个典型的,模仿到实践的过程。
不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有效的,大部分同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练习,打开了自己的职场之路。
但没过几年,大部分人就止步不前了,感觉自己没有进步,也试着努力去再学习,却无法取得有效的进步。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模仿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东西可以直接模仿,这是第一个要认识到的现实。
看过N个编程案例,模仿练习,可以把你变成一名优秀的Java工程师。
看过N个分布式架构案例,却很难通过模仿练习,把你变成一名优秀的架构师。
首先,你就很难模仿,从0开始,搭建一个分布式系统,成本是很高的,且没有场景的打磨,搭建出来,也只是一个空架子,也是无法学习到精髓的。因为架构的稳定性、适应性,是无法从表面模仿出来的。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纯学架构设计,那就只学到架子,无法掌握精髓;如果看精髓类的书,比如《面向失败的设计》《面向不确定的设计》,又会感觉,不明觉厉,无从下手。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有很多人,处于这样的境地中。一个熟悉了很久的系统,比如消息系统,要他谈一下大的架构,可以说得出一二三,但如果让做他做一些特性优化,要么无从下手,要么漏洞百出。

视野的限制

假如运气好,碰到了贵人,有人愿意手把手教你,使你有更多的机会去犯错去锻炼,你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架构师的,可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了。
但如果在思维层面上没有突破,人生也会止步于此。
因为纯粹模仿实践的更致命的弊端在于视野的限制。
在自己的领域,还可以模仿实践。
如果遇到了跨领域的问题呢,又该如何学习实践呢?
难以走出自己的领域,是模仿实践的最大弊端。
世界上那么多优秀的学科,那么多优秀的人,难道一跨出领域,就无法有效学习了吗?

借鉴优于模仿

模仿是人一出生就会技能,但借鉴不是。
借鉴是思路上的流通,而不是纯粹物理动作的拷贝。
有一次组内同学买车,我在旁边了解了一下。在众多文件中,我看到了一个称之为PDI的东西,全称是“Pre Delivery Inspection”,也即售前检测,用意是解决一个朴素的需求,买主如何确认他刚买的车是健康完好的?
很显然,这个PDI的具体内容,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这个文件的存在,却引发我的思考,云上软件的售卖,也可以加上这么一个流程啊。
用户新购了一个软件集群,我们部署好,交给用户,用户如何确认这个集群是正常健康的呢?
甚至更深入一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如何确认是使用问题,还是集群本身问题呢?
我们团队以最高优先级开发了一系列的“集群自证”功能,而后来的日志统计也证明,这些功能是被高频使用的,切实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正因为是思路上的流通,而不是物理动作的拷贝,这种借鉴是不限领域不限学科的,跨学科的意义在此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难的是整合

以输出为目标的输入是最有效的,这句话肯定没毛病。
现实的问题在于,有些东西不仅难以模仿,且不是立即可以借鉴。
这是学习的延迟效应。
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这样的境地。
书看了,会忘,且因为暂无用武之地,会对别人的说法,不以为然,难以深入理解。
事情到了这里,就进入学习的深水区了。
目前看起来,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整合。
简单来讲,就是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并运用逻辑和实践经验,对这座大厦不断完善修正。
讲一下学习三论的例子。
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里》为代表的旧三论兴起,到了70年代,又发展成《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为代表的新三论。
其核心都是研究系统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
整合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异同。
比如,控制论,其研究物理运动的,那么就要搞清楚它与同样研究物理运动的机械论有何区别。这样一区分,你不仅熟悉了控制论,也会对机械论有更深入的理解,至少知晓了其缺陷。
整合的第二步才是,联系自身。
比如,在软件质量中,如果采用机械论的思路,就是要找出所有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逻辑运算,以确保没有稳定性问题。但这是不可能的。而运用控制论的思路,那就不去尝试找出所有的因素,而是选择几个指标,判断当前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就告警或定时强制修正状态。这就软件巡检的底层逻辑。
也许,软件巡检,你早就见过了,但如果能从控制论的角度去加以理解,你的体感会大不一样。

整合的结果,是加强理解,对已有的理论,已有的事物,都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学习速度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如果长期有意识地整合,你的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强,学习速度会越来越快。
你会逐渐有一种体感,一排书过去,只有几本值得一读;一本书,只有那么几页值得一读。
一个事物到你这里,会很快的被你的知识大厦进行解构,可以参考下本人整合的阶段性成果《如何三步看透事物》。

最终是为了创新

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是创新。
本人经验有限,只有过一些类似于上述PDI的微创新,大的创新还在努力中。
但可以给你介绍一下某大神的Case,阿里业务中台,商业操作系统的设计者,玄难的大作《面向不确定性的软件设计几点思考》。
按我的理解,大神不一定看过《耗散结构论》原内容,但肯定看过类似的书或文章。
软件要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必须要把它当做生命体来看待。熵减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如果不能在软件架构模式上,避免熵增,必然难以达成这一目标。
深以为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理解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