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里是满的音乐:程璧 - 诗遇上歌
周六中午活动回来,去了常去的一家小饭店。
点好单,斜对面有一家三口菜已经上齐,小朋友啜着柠檬水的吸管,小手朝向我:
妈妈,这个姐姐怎么一个人吃饭呀,她好可怜。
咦,可怜吗?
我装作没有听见,专心看着手机,小朋友的妈妈小声制止了她。
已经过了看到好看的男生会脸红、当场出丑的时候想遁地的年纪了,我只是在口罩里会心一笑。
想起小时候的饭桌上,每当父母讨论要事、眉头紧锁,总想为他们分忧,以一个三岁孩子的见识发表意见。
结果往往是遭到排揎:小孩子不要插嘴,安静吃饭。
接下来长达十几分钟的安静进食时间,只听见碗筷叮当,不闻人声,咳嗽都要生生憋回嗓子眼里,极度难熬。
上大学时,系里有一个女生,喜欢特立独行,比如一个人在食堂吃饭,人缘却不怎么样,没什么人喜欢她。
我私下里很欣赏她:一个人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泡馆,去自习室学习。
可惜我没有做自己的勇气,因为害怕被其他人说是另类、怪胎,因为周围的同学都这么说她。
于是只能每次课程结束,等同伴收拾好书包,问完老师问题,再结伴去食堂。
结果往往是,要么已经排起长龙,要么想吃的菜见了底。
同伴有一次有事,我自己去了食堂,本想打包回宿舍,回头看见不远处的桌子上,一个人默默吃饭的她。
没有盯着手机划个不停,也没有无人对话的局促,她安静地看着眼前盘子里的咖喱牛腩饭,不时抬头望望四周,仿佛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拼桌,她笑着问我:“今天一个人呀?”
我们吃着聊着,我发现她并没有其他同学说的那样,是个怪胎,反而很健谈,懂很多。
“我好佩服你,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我一个人吃饭都尴尬得不行。”
我还是没忍住问了这个问题。
她看看我,神情就像是在北极看见了企鹅。
“怎么会尴尬呢,反而我觉得一个人吃饭才自在呀。”
我想到了平时和朋友吃饭,一定要互相等对方拿到餐品、筷子饭勺,然后要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两个相邻的位置才能坐下。
坐下来之后,聊天是一定要有的,我是个极其害怕冷场的人,于是不断地找话题,附和别人,必要的时候,微微一笑、哈哈大笑、挤眉弄眼,都是不可或缺的会话佐料。
以至于最终吃的饭是什么滋味都不记得,除非食堂师傅当天放多了盐。
如果你有个吃饭快的朋友,最后结果要么是你浪费粮食,要么是最后几口噎得难受。
在已经完成吃饭任务的同伴面前,细嚼慢咽是一种罪恶,而我刚好就是个吃饭慢吞吞的人。
这个传统,应该是从小学时代结伴上厕所就种下了。着急方便的要耐心憋着,等伙伴一起;肚里没货的也不得不丢下手里的作业,随同伴厕所一路游。
群体从来都对特殊群体和小众分子怀有天生的敌意。
他(她)为什么不和我们一样?
他(她)凭什么可以越过世俗做自己想做的?
也许很早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经失去了做自己的自由和勇气。
饭后走出餐馆,我冲好奇的小朋友做了个鬼脸。
外面阳光正好,我忽然不想原路返回了,沿着来时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于是我沿着一条素未谋面的小路,见到铺满紫荆花瓣的路面和水道、画满水墨画的粉墙,还有天天上班路上都能看见牌坊却一直没机会找到入口的园林地址。
不仅是吃饭,还是逛街、旅行、看电影,都开始习惯并且喜欢上一个人进行了。
我可以在走走停停的路上,想停就停,随手拍下漂亮的街景。
我可以扫开一辆路边的共享单车,在城市里漫无目的闲逛,发现一个个从前在车窗里、办公楼里见过的,不一样的街道和景点,抛开各种点评软件,放纵自己的味蕾开发街边小吃店。
以前会觉得自己很累,再加上讨好型人格助攻,总担心照顾不到身边人的感受,去哪里吃饭你定,吃什么你定,走哪条路也是你定,我都双手赞成,即使违拗了自己心意,也会笑脸相迎地一口答应。
为了合群,为了不让自己显得格格不入,我牺牲了很多快乐。
这世上,总是有个体愿意穿过人山人海,推来挡往,乐此不疲,也注定有些人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偏安一隅。
我们往往会忍不住遗憾,感叹时光从我们身上带走了许多曾经拥有的,但其实时光是公平的,因为它同时也赐予了我们许多之前所缺憾的。
希望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越来越多一个人吃饭的勇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