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渐进式Rehash

Redis 键值对的数据结构

为了实现从键到值的快速访问,Redis 使用了一个哈希表来保存所有键值对。

一个哈希表,其实是一个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称为一个哈希桶。

哈希桶中的 entry 元素中保存了 *key 和 *value 指针
Redis的渐进式Rehash_第1张图片

哈希表存在哈希冲突问题和 rehash 可能带来的操作阻塞

Redis 解决哈希冲突的方式,就是链式哈希。就是指同一个哈希桶中的多个元素用一个链表来保存,它们之间依次用指针连接(叫做哈希冲突链)。

Redis的渐进式Rehash_第2张图片

Redis 的 rehash

哈希冲突链上的元素只能通过指针逐一查找再操作。如果哈希表里写入的数据越来越多,哈希冲突可能也会越来越多,这就会导致某些哈希冲突链过长,进而导致这个链上的元素查找耗时长,效率降低。对于追求“快”的 Redis 来说,这是不太能接受的。

所以,Redis 会对哈希表做 rehash 操作。rehash 也就是增加现有的哈希桶数量,让逐渐增多的 entry 元素能在更多的桶之间分散保存,减少单个桶中的元素数量,从而减少单个桶中的冲突。

rehash 过程

为了使 rehash 操作更高效,Redis 默认使用了两个全局哈希表:哈希表 1 和哈希表 2。一开始,当你刚插入数据时,默认使用哈希表 1,此时的哈希表 2 并没有被分配空间。随着数据逐步增多,Redis 开始执行 rehash。

这个过程分为三步:

  • 给哈希表 2 分配更大的空间,例如是当前哈希表 1 大小的两倍;
  • 把哈希表 1 中的数据重新映射并拷贝到哈希表 2 中;
  • 释放哈希表 1 的空间。

到此,我们就可以从哈希表 1 切换到哈希表 2,用增大的哈希表 2 保存更多数据,而原来的哈希表 1 留作下一次 rehash 扩容备用。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第二步涉及大量的数据拷贝,如果一次性把哈希表 1 中的数据都迁移完,会造成 Redis 线程阻塞,无法服务其他请求。此时,Redis 就无法快速访问数据了。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Redis 采用了渐进式 rehash。

渐进式 rehash

简单来说就是在第二步拷贝数据时,Redis 仍然正常处理客户端请求,每处理一个请求时,从哈希表 1 中的第一个索引位置开始,顺带着将这个索引位置上的所有 entries 拷贝到哈希表 2 中;等处理下一个请求时,再顺带拷贝哈希表 1 中的下一个索引位置的 entries。如下图所示:

Redis的渐进式Rehash_第3张图片

这样就巧妙地把一次性大量拷贝的开销,分摊到了多次处理请求的过程中,避免了耗时操作,保证了数据的快速访问。

在进行渐进式 rehash 的过程中, 会同时使用 哈希表1 和 哈希表2 两个哈希表, 所以在渐进式 rehash 进行期间, 字典的删除(delete)、查找(find)、更新(update)等操作会在两个哈希表上进行: 比如说, 要在Redis 里面查找一个键的话, 程序会先在 哈希表1 里面进行查找, 如果没找到的话, 就会继续到 哈希表2 里面进行查找, 诸如此类。
另外, 在渐进式 rehash 执行期间, 新添加到字典的键值对一律会被保存到 哈希表2 里面, 而 哈希表1 则不再进行任何添加操作: 这一措施保证了 哈希表1 包含的键值对数量会只减不增, 并随着 rehash 操作的执行而最终变成空表。

渐进式rehash执行时,除了根据键值对的操作来进行数据迁移,Redis本身还会有一个定时任务在执行rehash,如果没有键值对操作时,这个定时任务会周期性地(例如每100ms一次)搬移一些数据到新的哈希表中,这样可以缩短整个rehash的过程。

极客时间《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