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释梦》梦是一份加密的文本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梦旅小栈


弗洛伊德《释梦》-梦是一份加密的文本

弗洛伊德通过对于梦境的研究意在制造一个观察心灵幽暗角落的“工具”,就像是生物研究引入了显微镜一样,通过对梦境的透视与放大,我们找到了窥见无意识的捷径。对于看不到之物的描述就需要构建理论模型,《释梦》构建了两个模型,其一是光学镜片模型,其二是地形模型。前者把人对于信息处理的过程比喻为感受-处理-运动的过滤装置,像是神经元传递的过程。后者将心理过程区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的力量占据了各自领地,比如审查机制作为一个“过道”将“无意识的内室”与“意识的大厅”连接起来,此三个区域的信息是流动与交互的。这两个模型带有经典物理学色彩,弗洛伊德的思路在于把心理机制进行拆解与还原以揭示其结构与运行法则。模型的构建是为了更清晰的把握心理运行的规律,也可以让实践活动更具备指导性。

《释梦》的核心观点认为梦境在其难以理解的表面内容之下隐藏着深刻而有价值的心理含义,梦境背后的精神价值围绕着“愿望的满足”而运作。梦通过其独特的编码模式将多个不被允许的“梦思”进行压缩与变形,最终绕过自我审查的隐梦得以在显梦中“委婉表达”,你可以把梦境理解为一种“阴阳怪气的诉说方式”。弗洛伊德曾说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依赖他人的人不得不以变相的方式表达自己不被允许的观点一般,“有话直说”被别人的“一票否决”压制了,所以想要说的话经此压力后就变得扭曲了。此比喻中说话者表示隐梦中的梦思,有否决权者表示心理审查,变了形的话表示显梦。梦境加工的各种加密手段意在处理此二者间的矛盾,这就是梦境形态呈现出混乱却不乏深意的原因。满足愿望的冲动与审查作用的禁止力量之间导致梦思(梦念)遭受了挤压,此二者的存在又像是气象场域中的高压区与低压区的相互作用,“气压差”让水气(梦思)聚齐起来(梦的工作)构成了云(显梦),整个起云的经过可以类比为做梦。

释梦是将梦境进行还原的过程,而梦的形成则是逆向的构建过程。弗洛伊德通过对自己梦境的拆解与还原发现了梦境在组装原材料过程所遵循的一些重要规律,他发现梦中的每一个情景都集结了多条独立的梦思,这意味着对于每个梦的解读都将大大的拓展其真实内涵,梦境是一个压缩文件。弗洛伊德区分了梦境的表面部分(显梦)与内在部分(隐梦),显梦短小凌乱,令人费解。隐梦则内容丰富,是梦境真正的精神内核所在,它被显梦所掩盖。

隐梦是如何被构建为显梦的呢?弗洛伊德认为多个独立的梦思需要经过压缩处理,通过相似的中介物将不同的被压缩过的思想进行拼接。(梦思:隐梦部分的各个具体思想材料,比如伊尔马打针梦中的一个梦思是“因为病人是器质性病变所以治疗失败的责任不在我”)在“伊尔马打针梦”中药物名称“丙基”背后融合了行医用药的以及朋友送酒两个想法,这两个思想借用“丙基”各自表达了自己。这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房车”,“房车”既被当做房又被当做车。

梦境的这种独特思维方式在语言学上被称为隐喻,弗洛伊德称其为凝缩。凝缩导致隐梦在显梦中的体量变小了。为了理解梦境过程,笔者再造一个比喻来说明它:梦中的单一元素就像是帮别人代购的人,代购者(单一的梦境意象)代理了很多未露面的买家(各个买家可以比喻为多个梦思,他们各自购买不同的东西表示不同的欲求,多个买家可以找同一个代购,一个买家也可以同时寻找多个代购,梦境的意象与含义是复杂交织的。),在梦中此代购者属于多个想法的交汇处,就像是刚刚提到的“丙基”。

继续延伸这个比喻,这个代购者被告知有一种“限购”的禁令(审查机制),比如限购令是针对某地或者某身份,某地某些人被认为是敏感的不受欢迎的,在这里,不被允许购买的情景就是因为审查机制而导致梦思不允许被表达的情形。那该如何完成购买任务呢?此时代购者就需要作出一些操作(梦工作)以躲避审查,比如他需要伪装成另一身份去购买货物,有时还需要用声东击西的方式本来买a却扬言是买b。梦将原本的目的a转移到b上就可以躲避稽查而获得表达,这个过程是无意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此转移重点的方式被弗洛伊德称为“移置”,在语言学上此机制被称为转喻,转喻是通过相似点以及逻辑关系来连接的。(可以说,无意识的运作就是语言的运作。)梦境的凝缩与移置让梦的表达都隐藏到了“弦外之音”里,梦总是在“借题发挥”。

对于凝缩与移置,弗洛伊德认为其二者共同促成了“伪装”效果,因为梦境越是变形越是可以躲避审查。但是“审查机制”何以发生呢?在没有提出“三我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以前,弗洛伊德认为审查的意义在于它阻挡“意识层面不受欢迎的想法”,尤其性与攻击等“不像话的念头”往往被压制住。从这一点看,人似乎注定要成为一种“道德动物”,文明不允许人肆意展现内心的狂野。内心一方面存在严苛的自我控制,一方面又存在着幼稚而原始的享乐主义,此二者被弗洛伊德归入两种思维过程中,前者被称为次级思维过程,后者被称为初级思维过程。婴儿看到别人的食物本能的想要争夺过来吃到自己嘴里,这是一种对于缓解食欲的直接冲动,饥饿与馋嘴的刺激需要被立即解除,快乐需要立刻获取。及时满足的冲动就是初级思维过程,这里容不得思考与判断。而次级过程则是在痛苦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我克制,它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次级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记忆。次级过程的任务是控制住婴儿思维的莽撞,把求取满足的心理能量束缚起来并且将其引导到合理目标之上,这是成长的任务。古典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思路就是让患者重新获得延迟满足的能力,将原初过程的冲动引导到思想序列之中。

原初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原始而有力,它对于人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神经症的病理根源总是还原到此处,而且梦境的最深根基也总是潜藏它的身影。前意识中各种想要获得满足的愿望虽然具备了想法却经常缺乏足够的能量支持,无意识中的幼年欲望虽然不被允许露面却拥有巨大的心理能量,所以此“幼儿资本家”可以给前意识中被忽略的想法进行“投资”(注入能量)。梦境的构成材料总是采用“边角料”比如日间记忆的残余物,这些残余物就被深层的压抑欲求所选中的合伙人,二者合谋之下完成了梦思的表达。所以梦思中总是包含了早年愿望,甚至早年的记忆材料会直接参与到梦境构成之中,这种情况被弗洛伊德称为“自下而上的梦”。对于早年愿望与梦境关系的思考连接着弗洛伊德对于神经症的研究,弗洛伊德说过他不仅用梦境来研究神经症,有时也用神经症来研究梦境。梦境的构成方式在本质上与神经症的结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梦境是一个症状。

凝缩与移置是至关重要的梦境构造过程,除此以外,梦境还涉及到提高“表现效果”的机制。就像是ps修图一样,梦境需要考虑到表现力以及合理性的问题,它至少要努力让梦境“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心理与日常心理中的“寻求合理性”类似,比如一个人在远方看到一个模糊的东西,他会用猜测的方式将其合理化,或许觉得那是一头牛,再靠近些观察后或许又猜测那是一匹马。梦境的表现效果对于梦境原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备选材料需要考虑是否“上镜”。就像是一个导演拍摄电影过程中选演员一样,他想要更好的把故事传递出来不仅要编好剧本还需要选择“更有画面表现力”的演员。有些构思巧妙的梦境能够留下鲜明而睿智的显梦内容,而构思不成熟的、仓促的梦则会显得凌乱不整。

做梦就像是拍电影,开拍以前需要有剧本编写等大量准备工作。梦的构建工作从“入睡以前”就已经开始了,白天的时候在前意识里梦境雏形在秘密的规划着,等到夜间显得仿佛是一蹴而就。这是梦境精巧而睿智的原因所在,因为它是经历了筹备与思考,其筹备过程发生在意识之外。梦境的这种“提前准备”表明很多,梦中的言语和思考并不是当下发生的,它只是一种“念台词”的效果,梦中的算数行为以及言语对话等“理智过程”都属于隐梦成分的“复现”,是从录像带里放出来的既成影像。

结语:梦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人的内心真相编织成加密文本,弗洛伊德对解读此文本的伟大发现让无意识的庐山真面目得以浮现。《释梦》成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根基,释梦也一直被作为精神分析疗法的基本技术之一,它依然活跃于后古典精神分析的各个流派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弗洛伊德《释梦》梦是一份加密的文本)